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谦益专利>正文

一种地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335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板连接结构,在地板右侧边缘至少设有一个榫面朝上的第一斜榫和第一斜榫槽;地板左侧边缘至少设有一个榫面朝下的第二斜榫和第二斜榫槽;第一斜榫和第一斜榫槽分别与第二斜榫槽和第二斜榫相适配,本地板第一斜榫的外侧与另一地板的第二斜榫槽的内侧竖壁上设有锁扣配合结构;另一地板的第二斜榫的外侧与本地板第一斜榫槽的内侧竖壁上设有锁扣配合结构;本地板通过第一斜榫和第一斜榫槽与另一地板的第二斜榫槽和第二斜榫相匹配挤紧并通过第一斜榫槽的内侧竖壁和另一地板第二斜榫外侧边缘上设有的锁扣配合结构以及本地板的第一斜榫外侧边缘和另一地板的第二榫槽的内侧竖壁设有的锁扣配合结构锁紧拼接为一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是一种木质地板或复合地板之间的拼接结构。
技术介绍
木质地板或复合地板装饰不仅高档豪华,而且具有干净环保、冬天保暖等优点,因此现代家居、商场和办公室等场所都喜欢使用木质地板或复合地板来装饰地面。现有的地板拼接结构主要为两地板对接面的边缘分别设有圆形凸榫和圆形凹榫,或者矩形凸榫和矩形凹榫,对于前种圆形凸榫和圆形凹榫结构的地板拼接,安装时把先转动圆形凸榫使其放进圆形凹榫中,然后把地板旋转放平,使圆形凸榫和圆形凹榫扣紧,但该结构的接缝上面可以密封防水,而地面误差缝不能密封,安装后使用时底部不能防水防潮,底部进水会膨胀变形,只有单面防水防潮效果;后种矩形凸榫和矩形凹榫的结构,安装时先从矩形凹榫处斜向下打钉固定一块地板,预留伸缩缝插片安装,安装工序繁多,工艺复杂,组装效率不高,不能拆卸重复利用已经属于快淘汰的结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拼接简便、连接牢靠、不易脱落、上下连接位双面防水防潮、整体结构力更强的地板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板连接结构,相拼接的地板和地板之间设有斜榫连接结构,其中,一种地板连接结构,包括地板,地板右侧边缘大致在地板一半高度的位置至少设有一个榫面朝上的第一斜榫,第一斜榫的内侧设有槽面朝上的第一斜榫槽;地板左侧边缘大致在地板一半高度的位置至少设有一个榫面朝下的第二斜榫,第二斜榫的内侧设有槽面朝下的第二斜榫槽;所述右侧的第一斜榫与左侧的第二斜榫槽相适配,所述左侧的第二斜榫与右侧的第一斜榫槽相适配,所述本地板第一斜榫的外侧与另一块地板的第二斜榫槽的内侧竖壁上设有锁扣配合结构;所述另一块地板的第二斜榫的外侧与本地板第一斜榫槽的内侧竖壁上设有锁扣配合结构;拼接时,本地板通过侧边的第一斜榫和第一斜榫槽与另一块地板的第二斜榫槽和第二斜榫相匹配挤紧并通过本地板的第一斜榫槽的内侧竖壁和另一块地板的第二斜榫外侧边缘上设有的锁扣配合结构以及本地板的第一斜榫外侧边缘和另一块地板的第二斜榫槽的内侧竖壁设有的锁扣配合结构锁紧拼接为一体。其中,上述锁扣配合结构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锁扣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本地板对接面第一斜榫外侧边缘设有的齿形榫和第一斜榫槽的内侧竖壁上的齿形榫分别与另一块地板对接面第二斜榫槽的内侧竖壁上的齿形榫和第二斜榫外侧边缘设有的齿形榫的配合,所述俩齿形榫的齿顶线和齿底线均与地板的上平面平行,地板拼接时两地板的俩齿形榫的齿错开可啮合。锁扣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本地板对接面第一斜榫外侧边缘设有的梯形凸榫和第一斜榫槽的内侧竖壁上的梯形凹榫分别与另一块地板对接面第二斜榫槽的内侧竖壁上的梯形凹榫和第二斜榫外侧边缘设有的梯形凸榫的配合,地板拼接时两地板的梯形凹榫和梯形凸榫可匹配。为保证梯形凸榫和梯形凹榫配合结构在实木地板组装使用后地板不出现膨胀起拱现象,在第一斜榫和第二斜榫外侧边缘的梯形凸榫与地板侧边的过渡位设有挤压变形结构,所述挤压变形结构包括设置在梯形凸榫与地板侧边过渡位的三棱凸条或四棱凸条,所述三棱凸条或四棱凸条的尖角棱抵着梯形凹榫的斜角线形成线接触,组装后三棱凸条的其它两面或四棱凸条的其它三面与梯形凹榫的面之间留有伸缩缝而不接触。在实木地板应用上通过在梯形凸榫上增加三棱形挤压变形区可做到安装时,预留伸缩缝,无需夹片状物安装的步骤,节省安装时间。同时由于斜榫安装的整体结构性强可免去打钉固定,进一步节省安装时间和耗材,通过两块地板自然膨胀来挤压变形区变形解决木地板的自然收缩膨胀问题。锁扣配合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是矩形凸榫和矩形凹榫的配合,还可以是尖角凸榫和矩形尖角的配合。上述地板的前侧边缘上部设有直凸榫,下部设有直凹榫;后侧边缘上部设有直凹榫,下部设有直凸榫。实木拼板中,为了提高实木拼板垂直于木纹方向的受力水平,在与斜榫相交的两端加入各上下两条燕尾榫条的工艺基础上形成垂直于木纹方向的受力结构骨架,在地板前后两侧边缘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燕尾凹榫,燕尾凹榫中装有燕尾榫条。所述两地板各同侧斜榫的斜率均相同。斜榫和斜榫槽既可以做一个,还可以设置成多个斜榫和斜榫槽配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的结构,地板与地板的对接边采用斜榫和斜榫槽拼接结构,并使用齿形榫或梯形凸凹榫作为锁紧结构,配合时,只要把斜榫放进斜榫槽中,再从较宽榫槽位向较窄榫槽位推动斜榫,使斜榫挤紧在斜榫槽中,同时使地板拼接双方的榫槽内侧竖壁上的齿形榫和对方的斜榫侧边的齿形榫相啮合或梯形凸凹榫相锁紧,在竖向上有效防止了地板连接处翘开。由于连接位的底部相叠合,使底部有效防潮。本技术组装后可形成牢靠的整体结构,使用时不会脱落,上下连接位均为密缝,上下均防潮。使用长时间不会产生膨胀,收缩现象少,结构简单巧妙,组装方便,适合用于木质地板和复合地板上使用。本技术还适用任何其它固体材料的拼接工艺1.如双面装饰墙板的工艺,可以做到一个拼接步骤快速安装完成即完全成品的效果,大量节省工时,没有任何钉眼或外露螺丝,拼接缝完全密封,整体结构强,不会出现收缩爆缝的现象。2.轻质建筑隔墙应用,可节省大量的内部拼接位固定的龙骨。3.木质建筑的外墙避水墙板应用,可大大提高气密性(节能)和整体结构力(提高抗风压性及抗震性)。4.接缝处油漆处理可在简化工艺的基础上不会产生爆缝现象。5.实木拼接板工艺可做到无胶无榫拼接,同时可将尺寸面积大的板材分拆成需要的小尺寸,大量节省包装材料和运输空间,非常符合高标准的环保理念。6.在两条木条方料榫接处工艺方面可减少销钉配件及安装步骤,同时做到免胶安装。7.在家具拼接组装工艺方面可节省大量连接五金配件,整体拼接结构受力由传统五金的点受力变为线受力结构,可整体提高家具的耐用性,同时也可以免去一般卯榫家具的榫涂胶粘接工艺,可多次拆装组合,更符合环保。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俩地板的组合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俩地板的组合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采用硬木地板具有多个斜榫和榫槽结构的安装轴测示意图;图4为图3硬木地板拼装时的防挤压变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采用软木地板具有多个斜榫和榫槽结构的安装轴测示意图;图6为图5软木地板拼装时的防挤压变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地板安装轴测示意图;图8为地板安装侧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底直凸榫和上直凹榫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底直凹榫和上直凸榫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地板安装侧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地板一种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复合地板铺装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斜榫锁扣薄木板的轴测示意图(安装前);图15为本技术斜榫锁扣拼厚木板的示意图(安装前);图16为本技术斜榫锁扣拼厚木板的示意图(安装后);图17为本技术斜榫锁扣拼厚木板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本技术的图式以及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地板连接结构,包括地板1,地板1右侧边缘大致在地板1 一半高度的位置至少设有一个榫面朝上的第一斜榫11,第一斜榫11的内侧设有槽面朝上的第一榫槽12 ;地板1左侧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板连接结构,包括地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1)右侧边缘大致在地板(1)一半高度的位置至少设有一个榫面朝上的第一斜榫(11),第一斜榫(11)的内侧设有槽面朝上的第一斜榫槽(12);所述地板(1)左侧边缘大致在地板(1)一半高度的位置至少设有一个榫面朝下的第二斜榫(13),第二斜榫(13)的内侧设有槽面朝下的第二斜榫槽(14);所述右侧的第一斜榫(11)与左侧的第二斜榫槽(14)相适配,所述左侧的第二斜榫(13)与右侧的第一斜榫槽(12)相适配,所述第一斜榫(11)的外侧与第二斜榫槽(14)的内侧竖壁上设有锁扣配合结构;所述第二斜榫(13)的外侧与第一斜榫槽(12)的内侧竖壁上设有锁扣配合结构;拼接时,地板(1)通过侧边的第一斜榫(11)和第一斜榫槽(12)与另一块地板(2)的第二斜榫槽(14)和第二斜榫(13)相匹配挤紧并通过地板(1)的第一斜榫槽(12)的内侧竖壁和另一块地板(2)的第二斜榫(13)外侧边缘上设有的锁扣配合结构以及地板(1)的第一斜榫(11)外侧边缘和另一块地板(2)的第二斜榫槽(14)的内侧竖壁设有的锁扣配合结构锁紧拼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谦益
申请(专利权)人:刘谦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