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手术台用液压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317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战手术台用液压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内导柱、外导柱、偏心滑轮单元、安装盘、液压泵、液压泵开关,外导柱和内导柱呈正方形结构,外导柱通过偏心滑轮单元与内导柱滑动配合,外导柱四个面上固定四组偏心滑轮组,每组滑轮组至少三个偏心滑轮单元,内导柱四面侧壁上纵向设有四个轨道槽,所述偏心滑轮单元由轴承、小轴、偏心阶梯轴套构成,轴承与轨道槽滚动配合,轴承内圈与小轴固定连接,小轴与偏心阶梯轴套滑动连接,偏心阶梯轴套与外导柱滑动连接,小轴与偏心阶梯轴套紧固在外导柱上。有益效果:采用偏心滑轮单元构成S形偏心滑轮组结构,可以与轨道槽紧密接触,使外导柱在升降时既能平稳运动,又不会出现卡滞现象,床面的摆动量很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术台,尤其涉及一种野战手术台用液压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手术台作为手术救治平台,为了满足伤员不同体位手术的需要,按照医疗器械标准手术台要有250MM以上的升降调整量。工作升降时床面的纵向摆动量、横向摆动量越小越好。因此对升降机构有很高的要求。而野战手术台作为医疗救援机构必备的机动医疗设备,与固定医院手术室用的手术台不同之处在于需要反复装卸与运输,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床面的摆动量,这样要求设计的液压升级机构需具备重量轻、摆动量小、摆动量容易修复等特点。目前有的轻便手术台采用的机械机构来调节手术台的体位,结构复杂、功能较单一,不能完全满足战地急救手术的需要,且操作复杂,可靠性低。目前应用在野战手术台的升降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内方管、外方管和尼龙板构成,内方管与底座连接,外方管内四侧放上尼龙板并用螺丝固定,外方管套在内方管的外侧。液压泵放在内方管内与底座固定,活塞杆与外方管固定,推动外方管升降运动。一种是套筒式结构,内套筒有V型导轨,外套筒固定塑料或铜材质的V型导芯。液压泵放在内套筒内与底座固定,活塞杆与外套筒固定,推动外套筒升降运动。缺点在于升降运动时精度差,摆动量大,快速运动是会出现卡滞现象,突然加速或停止时振幅较大、平稳性较低。运行时间越长磨损越厉害,精度也随之改变。同时,内方管、外方管或内套筒、外套筒均采用钢材质,重量大,不利于野战条件下的频繁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野战手术台用液压升降机构,采用偏心滑轮单元组合成S形偏心滑轮组结构,可以与轨道槽紧密接触,使外导柱在升降时既能平稳运动,又不会出现卡滞现象且床面的摆动量很小。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野战手术台用液压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内导柱、外导柱、偏心滑轮单元、安装盘、液压泵、液压泵开关,所述外导柱和内导柱呈正方形结构,上端固定安装盘的外导柱通过偏心滑轮单元与底端固定有底座的内导柱滑动配合,所述外导柱四个面上固定四组偏心滑轮组,每组滑轮组至少三个偏心滑轮单元,所述内导柱四面侧壁上纵向设有宽度一致的四个轨道槽,所述偏心滑轮单元由轴承、小轴、偏心阶梯轴套构成,所述轴承与轨道槽滚动配合,轴承内圈与小轴固定连接,所述小轴与偏心阶梯轴套滑动连接,所述偏心阶梯轴套与外导柱滑动连接,所述小轴与偏心阶梯轴套紧固在外导柱上,所述液压泵置于内导柱内,与底座固定。所述内导柱四面侧壁上的四个轨道槽,其中相对一对轨道槽偏离中心设置。所述外导柱上固接的偏心滑轮单元相对内导柱轨道槽中心呈左偏心和右偏心间隔设置,即,相邻两个偏心滑轮单元的安装方向相反设置,每个轨道槽上至少配合有三个偏心滑轮单元,呈S形偏心滑轮组结构。所述置于内导柱内的液压泵,其一端与底座固定,另一端活塞杆与外导柱连接,液压泵开关与液压泵连接。所述偏心阶梯轴套偏心量等于轨道槽宽度与轴承直径之差,偏心阶梯轴套的挡片上设有偏心方向豁孔标记。有益效果采用偏心滑轮单元组合成S型偏心滑轮组结构,可以与轨道槽紧密接触,使外导柱在升降时既能平稳运动,又不会出现卡滞现象且床面的摆动量很小。由于长期使用床面摆动量增大后,可通过转动偏心阶梯轴套,微调偏心阶梯轴套的偏心位置,消除床面的摆动量。内导柱一对轨道槽偏离中心设置,可以消除由于病人重量主要在背部、臀部引起的摆量。设计内、外导柱为承载比大的异型截面铝合金型材,重量轻,易于搬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S型偏心滑轮组结构示意图;图4是偏心滑轮单元与内外导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内导柱2-1、轨道槽3、偏心滑轮单元3-1、向右偏心安装方式 3-2、向左偏心安装方式4、外导柱5、安装盘6、螺栓7、液压泵8、液压泵开关9、S型偏心滑轮组10、轴承11、小轴12、平垫圈13、偏心阶梯轴套14、弹簧垫圈15、六角螺母16、豁孑L标记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野战手术台用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底座1、内导柱2、外导柱4、偏心滑轮单元3、安装盘5、液压泵7、液压泵开关8,所述外导柱和内导柱呈正方形结构,上端固定安装盘的外导柱通过偏心滑轮单元与底端固定有底座的内导柱滑动配合,所述外导柱四个面上固定四组S型偏心滑轮组9, 每组滑轮组至少三个偏心滑轮单元,所述内导柱四面侧壁上纵向设有宽度一致的四个轨道槽2-1,轨道槽宽度稍大于轴承直径,所述偏心滑轮单元由轴承10、小轴11、偏心阶梯轴套 13、平垫圈12、弹簧垫圈14及六角螺母15构成,所述轴承与轨道槽滚动配合,轴承内圈与小轴固定连接,所述小轴与偏心阶梯轴套滑动连接,所述偏心阶梯轴套与外导柱滑动连接,通过六角螺母将小轴与偏心阶梯轴套紧固在外导住上,所述液压泵置于内导柱内,与底座固定。所述内导柱四面侧壁上的四个轨道槽,其中相对一对轨道槽偏离中心设置,偏心距离为 a。所述外导柱上固接的偏心滑轮单元相对内导柱轨道槽中心呈左偏心3-2和右偏心3-1 间隔设置,即,相邻两个偏心滑轮单元的安装方向相反设置,每个轨道槽上至少配合有三个偏心滑轮单元,呈S型偏心滑轮组结构。所述置于内导柱内的液压泵,其一端与底座固定, 另一端活塞杆与外导柱通过螺栓6连接,液压泵开关8控制液压泵7,带动外导柱升降运动。 所述偏心阶梯轴套偏心量b等于轨道槽宽度与轴承直径之差,所述偏心阶梯轴套偏心量等于轨道槽宽度与轴承直径之差,偏心阶梯轴套的挡片上设有偏心方向豁孔标记16。工作原理工作时踩踏液压泵开关,液压泵活塞杆带动外导柱相对于内导柱上下滑动,实现与安装盘固定的手术台面根据手术体位需要升降。外导柱四个面上在与内导柱轨道槽中心相对位置开多个孔,偏心滑轮单元穿过孔紧固在四个面上,每个面上至少三个偏心滑轮单元,形成四组S形偏心滑轮组,每组S形偏心滑轮组的轴承均在内导柱相应轨道槽中滑动。 由于内导柱的轨道槽宽度稍大于轴承直径,偏心滑轮单元相对内导柱轨道槽中心呈左偏心和右偏心间隔设置,即,相邻两个偏心滑轮单元的安装方向相反设置,向左偏心安装方式的偏心滑轮单元轴承与轨道槽左壁紧密接触,向右偏心安装方式的偏心滑轮单元轴承与轨道槽右壁紧密接触,通过偏心阶梯轴套的挡片上的豁孔标记表示出偏心方向,偏心阶梯轴套偏心量b等于轨道槽宽度与轴承直径之差。采用此结构,使外导柱在升降时既能平稳运动, 可以与轨道槽紧密结合,床面的摆动量很小,又不会出现卡滞现象。偏心阶梯轴套置于外导柱侧壁孔中,可相对转动,小轴与偏心阶梯轴套滑动连接, 轴承内圈与小轴固定连接,通过六角螺母将小轴与偏心阶梯轴套紧固在外导柱上。由于长期使用床面摆动量增大后,可通过转动偏心阶梯轴套,微调偏心阶梯轴套的偏心位置,消除床面的摆动量。内导柱四面侧壁上的四个轨道槽,其中相对一对轨道槽偏离中心设置,偏心距离为a,致使由内导柱、S形偏心滑轮组、外导柱组成的升降机构相对液压泵偏心为a,可以消除由于病人重量主要在背部、臀部引起的摆量。内、外导柱采用异型截面铝合金型材,重量轻,承载比大。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战手术台用液压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内导柱、外导柱、偏心滑轮单元、安装盘、液压泵、液压泵开关,所述外导柱和内导柱呈正方形结构,上端固定安装盘的外导柱通过偏心滑轮单元与底端固定有底座的内导柱滑动配合,所述外导柱四个面上固定四组偏心滑轮组,每组滑轮组至少三个偏心滑轮单元,所述内导柱四面侧壁上纵向设有宽度一致的四个轨道槽,所述偏心滑轮单元由轴承、小轴、偏心阶梯轴套构成,所述轴承与轨道槽滚动配合,轴承内圈与小轴固定连接,所述小轴与偏心阶梯轴套滑动连接,所述偏心阶梯轴套与外导柱滑动连接,所述小轴与偏心阶梯轴套紧固在外导柱上,所述液压泵置于内导柱内,与底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名玺田丰杜振杰张彦军刘圣军高万玉陈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