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瘢痕修复的可降解高分子载药纤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086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瘢痕修复的可降解高分子载药纤维膜,净重0.01-5份的瘢痕修复药物溶液分散于100份重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溶液中得到混合体系,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喷射储液器中,通过改变静电纺丝参数制备无规或者定向排布的目标纤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静电纺丝膜具有高的孔隙率,透气性好,可以解决由于封闭性贴膜不透气所引起的副作用。膜基体材料为可降解高分子,一方面将药物包封到纤维内部可保护药物结构的稳定,另一方面通过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控制药物缓慢释放,可起到比传统的瘢痕修复制剂或者药膏更长的药物作用时间,并可根据瘢痕处尺寸大小修剪成需要的形状,具有很好的定制性和易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康复材料,尤其是用于瘢痕修复的可降解高分子载药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瘢痕是人体皮肤损伤(如外伤、烧伤、手术切口、感染等)修复的正常过程。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胶原过度沉积于真皮和皮下组织。瘢痕形成后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常常在伤口愈合后还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如瘢痕发生在关节部位或者跨过关节生长还会进一步影响其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瘢痕理论上共分九类,但常见的一般就五类萎缩性瘢痕、挛缩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和瘢痕的恶性变。萎缩性瘢痕、挛缩性瘢痕对美观和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较小, 所以一般没有治疗的需要;而瘢痕的恶性变即瘢痕癌,在各种瘢痕类病里面属较严重的类型,其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切除是公认的理想治疗方法,所以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辅之以药物治疗。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比较常见的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两类使用。通常认为瘢痕的形成机制主要是由于部分创伤部位真皮组织过度增生,即胶原纤维、细胞外基质、成纤维细胞及局部粘多糖大量沉积所致。此外还与修复细胞如肥大细胞、 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等以及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相互调控有关。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a)手术切除,但是单纯的手术治疗现在大都不被推荐,因为容易复发,而且给患者带来痛苦;b)加压治疗,此法主要适用于不宜放疗或者局部药物治疗的大面积瘢痕;c)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预防瘢痕复发的比较有效的手段,但是放射治疗可能会引发许多副作用如红斑、皮肤萎缩、皮肤溃疡、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切口愈合延迟等,更可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d)激光治疗;e)药物治疗(包括外用药物治疗和注射药物治疗),目前报道的用于瘢痕治疗的药物主要有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胺药物、钙离子拮抗剂、抗肿瘤药物、维甲酸、细胞生长因子、免疫制剂和中药等等;f)硅凝胶制品;g)综合治疗,即综合上面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手段的治疗方法。目前见报道的关于瘢痕治疗的研究主要有a)瘢痕修复制剂或者药膏,如中国专利200910173805. 5报道了一种可涂抹于瘢痕处的中药制剂;b)壳聚糖药膜,如中国专利 200320122286. 8报道的壳聚糖药膜,其主要的起效膜为流延法制备,并且需要其他的无纺布等织物作为支撑体基材;c)硅凝胶及硅凝胶的组合物贴膜,如中国专利200880109515. 8 用于伤口愈合和减少瘢痕的基于硅凝胶的组合物,200910266687. 2药物储库式除疤硅凝胶贴片及其制备方法,201010577079. 6瘢痕修复材料。但是总体来说它们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这些贴膜大都是通过流延膜法制备的,它们都是致密的,透气性不好。2.基于直接涂抹药物的方法,必须每天涂抹,对于瘢痕这种需要周期比较长的治疗,治疗过程需繁琐地重复,还有可能被其他事情干扰而忘记涂药,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3.基于硅凝胶的贴膜大都具有一定的黏性,而且这种载药膜部分需要底部有支撑基材,直接阻止了药物与瘢痕部位的接触,降低了药物的疗效。临床上还有通过手术切除和注射等方法治疗的,这样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同时多次注射也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陈述的已有方案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瘢痕修复的可降解高分子载药纤维膜材料。通过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控制药物缓慢释放,起到比传统的瘢痕修复制剂或者药膏更长的药物作用时间和更为方便的使用条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手段来实现。一种用于瘢痕修复的可降解高分子载药纤维膜,采用包含如下方法的工艺制得 净重0. 01-5份的瘢痕修复药物溶液分散于100份重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溶液中得到混合体系,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喷射储液器中,经静电纺丝处理制备无规或者定向排布的目标纤维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1)这些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用于人体皮肤,特别是瘢痕处时对皮肤无毒无刺激,且可以完全生物降解,产物对人体也是无毒无害,对环境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所制成的可降解高分子载药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和降解速度可以方便地通过改变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来调整。( 可降解高分子载药纤维膜中的药物被包裹到高分子材料内部,一方面可以保护药物结构的稳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控制药物缓慢释放,这样可以起到比传统的瘢痕修复制剂或者药膏更长的药物作用时间。药物以地塞米松为例,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于瘢痕的治疗有显著疗效;且地塞米松添加进高分子材料后,在其发挥疗效前相对比较稳定。可降解高分子载药纤维膜在附于瘢痕表面时会随时间慢慢降解,同时释放出地塞米松于瘢痕处。这期间瘢痕处总是保持着有效的药物浓度,有利于瘢痕的治疗。此外,本专利技术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制得,具有高孔隙率、透气性好的优点,药物均勻分布于纤维内部。静电纺丝装置较简单,操作简便,可用于制备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纤维,通过改变静电纺丝参数可使纤维无规或者有序排列堆积成膜,可形成二维尺度上的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纤维膜。膜的厚度通过静电纺丝的时间来控制;纤维的取向通过改变滚筒转速和滚筒直径进行控制;在滚筒转速小于200rpm时得到无规排布的目标纤维膜,在高转速时且速度越高或者滚筒直径越大得到取向度越高的定向排布的目标纤维膜。本专利技术方法也可以用于制备厚度较均一,面积较大的膜,也易于批量生产。所制备静电纺丝膜具有高的孔隙率,透气性好,可以解决由于封闭性贴膜不透气所引起的副作用。此外纤维膜可根据瘢痕处尺寸大小修剪成需要的形状,具有很好的定制性和易用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方案,可施用的瘢痕修复药物比较广泛,可为曲安奈德、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维拉帕米、异搏定等钙离子拮抗剂,曲尼司特等抗组胺药物,维甲酸,丹参提取物等其中的一种或者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可施用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可为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乳酸和聚乙醇酸的共聚物、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聚ε-己内酯与聚乳酸或聚乙二醇的共聚物、聚二氧六环酮、聚酸酐中的一种。实施例1将10质量份的平均分子量为140000的聚乳酸溶解于50份二氯甲烷和50份N, N-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将5%。聚乳酸质量份的地塞米松加入到溶液中,搅拌使其溶解及混合均勻,即制得药物/高分子复合体系。将混合溶液转移到注射器储液器中,保持在电压20KV,接收距离为15cm,环境温度而25°C,溶液推速为2mL/ h,利用平板接受装置收集,静电纺丝4小时得到无规排布的可降解高分子载药纤维膜。实施例2本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加入的可降解高分子为15质量份的平均分子量为80000的聚ε -己内酯。实施例3本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加入的可降解高分子为15质量份的平均分子量为80000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的共聚物。实施例4本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加入的可降解高分子为16质量份的平均分子量为60000的聚乳酸与聚乙二醇的共聚物。实施例5本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加入的可降解高分子为16质量份的平均分子量为60000的聚ε-己内酯与聚乳酸共聚物。实施例6本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加入的可降解高分子为16质量份的平均分子量为60000的聚ε-己内酯与聚乙二醇的共聚物。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瘢痕修复的可降解高分子载药纤维膜,采用包含如下方法的工艺制得:净重0.01-5份的瘢痕修复药物溶液分散于100份重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溶液中得到混合体系,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喷射储液器中,经静电纺丝处理制备无规或者定向排布的目标纤维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绍兵李龙李金绒杨光罗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