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丽霞专利>正文

新型放油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690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放油阀,包括形成纵向容置空间的阀体,阀体底端设有定位座,定位座内形成有纵向的顶掣孔,顶掣孔顶端与容置空间相通,底端与外界相通,定位座的外壁设有齿纹,阀体的外壁的下部形成有螺牙,容置空间顶端与外界相通,其顶端设有密封后盖,密封后盖上形成有另一进油孔和凹槽,容置空间内设有可沿其向下运动的阀芯,阀芯的顶端设有导向杆,弹簧一端套设在导向杆上,另一端插接于凹槽中,容置空间的底端内壁形成有止挡件,阀体内壁与阀芯之间形成有泄油通道,阀体的侧壁上形成数个与容置空间相通的进油孔,密封环呈圆柱形,阀芯包括卡挡件,卡挡件内成形有定位孔,定位孔内套设有定位柱,密封环卡在卡挡件与定位柱之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体内油泄除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新型放油阀
技术介绍
车内的机油使用一端时间后必须更换新的机油,以往是在邮箱底部配置一供泄油的螺栓,当更换机油时,必须将该螺栓拆下将机油泄出,再灌入新的机油到油箱中,而该螺栓在长时间试用下,则会产生以下问题1、长时间的使用下,螺牙部分会因为反复旋转而造成损坏,可能导致无法螺紧或螺松的情况发生。2、螺牙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可能沾上堆积已经难以去除的油渍,易造成螺栓拆卸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放油阀,它包括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的阀体,所述容置空间呈纵向设置,容置空间的两端分别与外界相通, 容置空间的顶端设有密封后盖,容置空间内设有可沿其向下运动的阀芯,阀芯与密封后盖之间设有弹性组件,容置空间的底端内壁形成有阻止阀芯继续向下滑动的止挡件,阀体内壁与阀芯之间形成有泄油通道,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的进油孔,每一所述进油孔均位于止挡件与密封后盖之间。所述密封后盖中间形成有另一进油孔,所述另一进油孔呈纵向设置,该另一进油孔的顶端与外界相通,其底端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所述阀芯的顶端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呈纵向设置,弹性组件套设在导向杆的外部,导向杆的横截面内径小于容置空间的内径。所述阀芯与止挡件接触的部位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部轮廓和内部轮廓皆为圆柱形,所述阀芯包括呈纵向设置的卡挡件,所述卡挡件的内部成形有纵向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套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部轮廓呈阶梯状,其大端朝下,所述密封环卡在卡挡件的底表面部与定位柱的大端之间。所述密封后盖的底端形成有凹槽,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密封后盖的底端设有连接端,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套接。所述阀体的底端设有定位座,该定位座内形成有顶掣孔,所述顶掣孔呈纵向设置, 顶掣孔的顶端与容置空间相通,其底端与外界相通,定位座的外壁设有齿纹。所述阀体的外壁的下部形成有螺牙。所述阀体的外部轮廓呈阶梯状,容置空间为圆柱体,阀芯的横截面为圆形,止挡件的横截面为圆环形,阀芯的最大横截面的半径小于止挡件的外圆的半径,而大于止挡件的3内圆的半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阀体内形成有纵向设置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的两端分别与外界相通,容置空间的顶端设有密封后盖,容置空间内设有可沿其向下运动的阀芯,阀芯与密封后盖之间设有弹性组件弹簧,容置空间的底端内壁形成有阻止阀芯继续向下滑动的止挡件,阀体内壁与阀芯之间形成有泄油通道,阀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与容置空间相通的进油孔,每一进油孔均位于止挡件与密封后盖之间。当处于正常状态时,弹簧的张力下,阀芯卡在止挡件部位,通过密封环实现密封效果,从而保证机油不会漏出来,当需要更换机油时,通过工具伸入到顶掣孔内,向上挤压阀芯,在外力的作用下, 弹簧收缩,阀芯可以向上滑动,容置空间的底端、容置空间的内壁、进油孔与阀芯外壁之间形成了漏油通道,机油可以顺着漏油通道流出,达到实现泄油的目的,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另外,密封后盖上另一进油孔,可以在其它进油孔出现阻塞状况时,保证泄油通道的畅通,同时也能减轻其它进油孔的进油压力,达到更好的泄油效果;还有,阀芯上设有导向杆,可以防止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形变,而不能恢复到密封状态,导致出现漏油现象,同时也能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再有,密封环外部轮廓和内部轮廓皆采用圆柱形, 阀芯包括呈纵向设置的卡挡件,卡挡件的内部成形有纵向设置的定位孔,定位孔内套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外部轮廓呈阶梯状,其大端朝下,密封环卡在卡挡件的底表面部与定位柱的大端之间,这种结构不但可以保证更好的密封效果,同时还能防止密封环因为长时间的拉扯而出现弹力不足,而从阀芯滑落的现象,从而导致影响新型放油阀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放油阀的实施方式一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放油阀的实施方式二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新型放油阀的实施方式三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新型放油阀的实施方式四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新型放油阀的实施方式四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阀芯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技术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新型放油阀包括内部形成容置空间11的阀体1,所述容置空间11呈纵向设置,容置空间11的两端分别与外界相通,容置空间11的顶端设有密封后盖2,容置空间11内设有可沿其向下运动的阀芯3,阀芯3与密封后盖2之间设有弹性组件4,一般情况为弹簧,本技术所有方案优先采用此方式,容置空间11的底端内壁形成有阻止阀芯3继续向下滑动的止挡件12,阀体1内壁与阀芯3之间形成有泄油通道,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容置空间11相通的进油孔13,每一所述进油孔13均位于止挡件12与密封后盖2之间。另外,所述阀体1的底端设有定位座7,该定位座7内形成有顶掣孔71,所述顶掣孔71呈纵向设置,顶掣孔71的顶端与容置空间11相通,其底端与外界相通,定位座7的外壁设有齿纹72,所述阀体1的外壁的下部形成有螺牙14。其中,本技术的轮廓形状优先采用下述方案阀体1的外部轮廓呈阶梯状,容置空间11为圆柱体,阀芯3的横截面为圆形,止挡件12的横截面为圆环形,阀芯3的最大横截面的半径小于止挡件12的外圆的半径,而大于止挡件12的内圆的半径,同样,本方案适合于下述所有的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新型放油阀包括内部形成容置空间11的阀体1,所述容置空间11呈纵向设置,容置空间11的两端分别与外界相通,容置空间11的顶端设有密封后盖2,容置空间11内设有可沿其向下运动的阀芯3,阀芯3与密封后盖2之间设有弹性组件4,容置空间11的底端内壁形成有阻止阀芯3继续向下滑动的止挡件12, 阀体1内壁与阀芯3之间形成有泄油通道,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容置空间11相通的进油孔13,每一所述进油孔13均位于止挡件12与密封后盖2之间。另夕卜,所述阀体1的底端设有定位座7,该定位座7内形成有顶掣孔71,所述顶掣孔71呈纵向设置,顶掣孔71的顶端与容置空间11相通,其底端与外界相通,定位座7的外壁设有齿纹 72,所述阀体1的外壁的下部形成有螺牙14。另外,密封后盖2中间形成有另一进油孔21, 所述另一进油孔21呈纵向设置,该另一进油孔21的顶端与外界相通,其底端与所述容置空间11相通。且密封后盖2和阀芯3与弹性组件4接触的部位分别成形有凹槽22,弹性组件 4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凹槽22中。本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新型放油阀包括内部形成容置空间11的阀体1,所述容置空间11呈纵向设置,容置空间11的两端分别与外界相通,容置空间11的顶端设有密封后盖2,容置空间11内设有可沿其向下运动的阀芯3,阀芯3与密封后盖2之间设有弹性组件4,容置空间11的底端内壁形成有阻止阀芯3继续向下滑动的止挡件12, 阀体1内壁与阀芯3之间形成有泄油通道,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容置空间11相通的进油孔13,每一所述进油孔13均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放油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部形成容置空间(11)的阀体(1),所述容置空间(11)呈纵向设置,容置空间(11)的两端分别与外界相通,容置空间(11)的顶端设有密封后盖(2),容置空间(11)内设有可沿其向下运动的阀芯(3),阀芯(3)与密封后盖(2)之间设有弹性组件(4),容置空间(11)的底端内壁形成有阻止阀芯(3)继续向下滑动的止挡件(12),阀体(1)内壁与阀芯(3)之间形成有泄油通道,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容置空间(11)相通的进油孔(13),每一所述进油孔(13)均位于止挡件(12)与密封后盖(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覃丽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