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双电源误操作的无锁闭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542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双电源误操作的无锁闭锁装置,是在双电源供电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安装架上,将两把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的闭锁装置中的实体锁具取消,设置一摆动式杠杆机构,通过每把隔离开关合闸时连杆对相应侧摆板的推压,反向阻止另一隔离开关的连杆向合闸方向运动,进而实现防止双电源误操作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力学杠杆原理分析了两把隔离开关合闸时的静态保持力和连杆动态运动轨迹,通过推动一侧摆板旋转改变另一侧摆板与连杆间的间隙,限制该侧隔离开关连杆向合闸方向运动,进而阻止两把隔离开关同时处于合闸状态,达到防止双电源供电误操作无锁闭锁的目的,其实施方法简单,具有创新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闭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双电源误操作的无锁闭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具有防止双电源误操作功能的闭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开关设备领域。这样的装置通常是利用一组相互关联的元件,设定成一定操作顺序(程序)的方式达到闭锁目的,实现这一过程的关联元件一般采用纯机械装置、机械装置+电气控制、气动控制及液压控制等。因电力系统中运行要求和负荷性质各不相同,许多场合为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必需采用双电源供电,但这其中绝大部分是非调度用户,因两路电源存在相角、频率等方面的差异,为保障电网运行安全,不允许两路电源同时供电,这样如何避免工作人员的误操作问题十分迫切。通常的方法是采取分别设置挂锁、程序锁或采用电气闭锁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些方式有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电气闭锁故障率高、可靠性低等缺点,这是因为电气元件或线路老化以及触点接触不良导致的。2、挂锁虽然可靠,但时常发生钥匙丢失及损坏现象,钥匙管理是限制闭锁可靠性提高的难题。3、程序锁除了存在钥匙管理问题,还存在程序失灵问题,由于是机械闭锁,当其中的零部件损坏时,其闭锁功能要么失灵,要么整个锁无法操作,影响正常使用。4、采用气动元件或液压元件的闭锁其环节更多,而且密封不良导致的闭锁失灵是这类闭锁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采用最简洁方法实现强制闭锁,防止双电源供电时误操作,保障双电源供电安全可靠是困扰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未能有效解决。在这方面前人已进行了不懈努力,先后研发出了各种双电源闭锁装置,已公开的专利有:CN200730193509. 3 和 CN200920230446. 8 等。不管上述专利中闭锁装置采用何种结构,机械、电气、气动液压或这些方式的组合,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存在实体的锁具挂锁、机械防误程序锁、电磁锁及执行元件如电机、电磁阀、辅助开关、行程开关、微动开关、继电器、线圈、衔铁等等。它们共同的缺点就是容易失灵和管理困难。对装置的加工精度和运行管理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设计一种既具有高的安全可靠性,又不需要实体锁具和繁杂的执行元件的防止双电源误操作的无锁闭锁装置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双电源误操作的无锁闭锁装置,取消了各种实体锁具,且实现了防止双电源误操作的功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双电源误操作的无锁闭锁装置,所述双电源包括安装架、 双电源隔离开关和连杆;所述双电源隔离开关与连杆连接;所述安装架的纵截面呈P字形, 所述P字形的长边为其与墙贴合的边,与其相对的短边为安装双电源隔离开关的边;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P字形上边垂直设置有摆板固定轴,所述摆板固定轴与所述P字形上边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摆板固定轴由轴心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圆柱体组成,半径小的圆柱体位于大圆柱体上方;所述摆板固定轴大圆柱体轴向上设有和所述大圆柱体等长的可旋转的钢套;所述钢套轴向上部垂直设有与所述钢套构成十字形结构的摆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优选方案的无锁闭锁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钢套与通过焊接方式与摆板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优选方案的无锁闭锁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摆板固定轴的所述半径小的圆柱体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大圆柱体轴向的长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优选方案的无锁闭锁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摆板固定轴大圆柱体通过支撑板与墙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四优选方案的无锁闭锁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摆板固定轴半径小的圆柱体的轴向上部设置有限位挡圈和锁紧螺母,所述限位挡圈的内径等于所述半径小的圆柱体的外径,所述限位挡圈的外径小于所述钢套的外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五优选方案的无锁闭锁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在双电源隔离开关均处于分间时,所述摆板与墙平行,且距所述连杆的垂直距离为5-8c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六优选方案的无锁闭锁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双电源隔离开关其中一个合闸时,连杆将相应侧摆板的推压,反向阻止另一隔离开关的连杆向合闸方向运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七优选方案的无锁闭锁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摆板的纵截面形状为圆柱形、圆管形、正方形、矩形、半圆形、多边形、V形、梯形或T型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形状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八优选方案的无锁闭锁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安装架的所述P字形上边分别与所述P字形短边和所述P字形长边垂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九优选方案的无锁闭锁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安装架采用角钢或低碳钢板制作;所述摆板固定轴采用中、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所述限位挡圈和所述锁紧螺母采用中、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所述支撑板采用中、低碳钢板制作。与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运用力学杠杆原理分析了两把隔离开关合闸时的静态保持力和连杆动态运动轨迹,通过推动一侧摆板旋转改变另一侧摆板与连杆间的间隙,限制该侧隔离开关连杆向合闸方向运动,进而阻止两把隔离开关同时处于合闸状态,达到防止双电源供电误操作无锁闭锁的目的,其实施方法简单,具有创新和实用价值。2、本专利技术在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的安装架上进行结构改进,取消了实体锁具,结构和实施上更加简单。3、本专利技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不同的使用要求,对两把隔离开关间的闭锁关系进行相同的和不同的结构设计,且实施方便、应用面广、经济性好。4、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双电源供电就地控制的隔离开关闭锁中,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电源隔离开关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闭锁装置整体的侧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电源隔离开关1处于合闸,双电源隔离开关8处于分闸时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电源隔离开关1处于合闸,双电源隔离开关8处于分闸时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摆板3运动轨迹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摆板3侧视纵截面图。其中1、8为双电源隔离开关;2、7为对应1、8开关的连杆;3为摆板;4为摆板固定轴;5为限位挡圈;6为锁紧螺母;9为支撑板;10为支撑板连接到墙上的螺栓;11为安装架;12为钢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双电源,所述双电源包括安装架,双电源隔离开关和连杆。其双电源隔离开关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安装架11的纵截面呈P字形,P字形的长边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上,其相对的短边为安装双电源隔离开关1、8的边,双电源隔离开关1与连杆2连接,双电源隔离开关8与连杆7连接,P字形上边分别与P字形短边和P字形长边垂直。本实施例在此基础处上在P字形上边垂直设置一个摆板固定轴4,摆板固定轴4与安装架11可以采用螺纹连接、铆接、焊接方式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的组合,本实施例采用螺纹连接。摆板固定轴4由轴心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圆柱体焊接而成,半径小的圆柱体位于大圆柱体上方且半径小的圆柱体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大圆柱体轴向的长度。在大圆柱体轴向上设有和大圆柱体等长的可旋转的钢套12,钢套12轴向上部垂直设有与钢套12构成十字形结构的摆板3,它们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在双电源隔离开关1、8均处于分闸的时候,摆板3与墙平行,且距连杆2、7的垂直距离为5-8cm。摆板固定轴4半径小的圆柱体的轴向上部还设置有限位挡圈5和锁紧螺母6,限位挡圈5的内径等于半径小的圆柱体的外径,限位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双电源误操作的无锁闭锁装置,所述双电源包括安装架(11)、双电源隔离开关(1、8)和连杆(2、7);所述双电源隔离开关(1、8)与连杆(2、7)连接;所述安装架(11)的纵截面呈P字形,所述P字形的长边为其与墙贴合的边,与其相对板固定轴(4)大圆柱体轴向上设有和所述大圆柱体等长的可旋转的钢套(12);所述钢套(12)轴向上部垂直设有与所述钢套(12)构成十字形结构的摆板(3)。的短边为安装双电源隔离开关(1、8)的边;其特征在于,所述P字形上边垂直设置有摆板固定轴(4),所述摆板固定轴(4)与所述P字形上边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摆板固定轴(4)由轴心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圆柱体组成,半径小的圆柱体位于大圆柱体上方;所述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筛根邓宏芬李柏奎白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