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多功能喷雾器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0145 阅读:9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多功能喷雾器喷头。该喷头喷嘴座外形呈“T”字形或“7”字形,喷嘴座右臂、喷嘴座左臂中的一臂连接喷杆,另一臂连接喷嘴,下臂连接喷嘴。“T”字形喷嘴座的左臂或右臂装连圆锥喷嘴或扇形喷嘴,下臂装连扇形喷嘴或圆锥喷嘴,组成一个单喷头或双扇形喷嘴喷头、双圆锥喷嘴喷头、或圆锥喷嘴、扇形喷嘴混合型双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喷头的喷嘴座呈“T”字形或“7”字形结构,加长了下臂长度并装连扇形喷嘴或圆锥喷嘴,增强雾滴穿透作物叶层的能力,对作物基部喷雾具有独特效果,能配于各型手动喷雾器,广泛用于水稻、小麦、花生、棉花、大豆、玉米、蔬菜、药材、果树等农作物进行针对性叶面喷施和作物基部喷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器具,尤其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喷雾器喷头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农机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用于农作物药物液肥等喷施,更需要雾化好又能结合病虫害为害特点和作物生长特性进行雾滴定位喷施的高效喷雾器具,而喷头喷出的雾滴能否击中防治目标主要取决喷头的结构及其雾滴行走特性。在已知技术中,现有喷雾器的喷头主要由喷杆、喷嘴座、喷帽、喷片和雾化器组成,它由喷杆底端的螺扣配连于喷雾器的输出联管。但由于现有的喷雾器喷头多为直杆式的“一” 字形喷头,构造单一、应用受到限制,尤其是对农作物基部有害生物进行喷雾防治时,雾滴显抛物线下沉,下降速度低,沉降率低,特别是在为害部位的作物单位面积有效沉积雾滴数少,药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喷雾器喷头,增强喷头对作物的穿透性能, 提高雾滴穿越作物叶层到达作物基部或卷苞等隐蔽部位的雾滴沉积率,并使其结构合理、 有效击中防治目标、使用方便。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喷雾器喷头包括喷嘴座、喷帽、喷片和雾化器,其特征是喷嘴座1外形呈“T”字形,喷嘴座右臂L1、喷嘴座左臂1_2中的一臂连接喷杆2,另一臂连接喷嘴,下臂1_3连接喷嘴。喷嘴座还可以设计成“7”字形喷嘴座6,喷嘴座上臂、喷嘴座下臂6_2中的一臂连接喷杆2,另一臂连接扇形喷嘴5或圆锥喷嘴4,下臂6_2长度为4 40cm,上臂h与下臂6_2 之间的角度为50° 115°。“T”字形喷嘴座的左臂1_2或右臂L1装连圆锥喷嘴4或扇形喷嘴5,下臂1_3装连扇形喷嘴5或圆锥喷嘴4,组成一个双扇形喷嘴喷头、或一个双圆锥喷嘴喷头、或一个圆锥喷嘴、扇形喷嘴混合型双喷头。“T”字形喷嘴座的下臂1_3长度长于另一个装连喷嘴的左臂长度,下臂L3长度为 4 40cm,下臂1_3与喷杆2之间的角度为60° 140°,左臂1_2、右臂L1为直或弯曲,左臂1-2、右臂L1各弯曲夹角均设计为110° 180°。由于本技术设计采用了新式结构的“T”字形或“7”字形喷嘴座,并装配雾滴集中、流速快、定向喷雾的扇形喷嘴,组成一座单喷头或双扇形喷雾高效多功能喷头、双圆锥喷雾高效多功能喷头、或圆锥喷雾扇形喷雾混合型喷雾的高效多功能喷头。经数次试验表明,该喷头喷射雾化均勻,流速快,定向性好,雾滴直径在80微米左右,较现有喷雾器在农作物基部单位面积沉积雾滴数提高4 6倍,能防治叶面上的有害生物,对在农作物基部、卷叶类等隐蔽性有害生物的防治更高效,具有省药节水、高效多功能、适应范围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防治隐蔽性有害生物以及裸露性隐蔽性有害生物混生的农作物喷施,其结3构新颖、设计独特,不用油、电能源,使用方便,能配于各种手动喷雾器,适用于水稻、小麦、 花生、棉花、大豆、玉米、蔬菜、药材、果树等农作物的喷施农药、液肥等进行针对性叶面喷施和作物基部喷施,系一种新型的喷雾器喷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T”字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T”字形结构另一实施例喷嘴座右臂弯曲的喷头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T”字形结构又一实施例喷嘴座左臂装连扇形喷嘴下臂装连圆锥喷嘴的喷头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T”字形结构又一实施例喷嘴座左臂装连扇形喷嘴下臂装连扇形喷嘴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T”字形结构又一实施例喷嘴座左臂装连圆锥喷嘴下臂装连圆锥喷嘴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7”字形喷嘴座下臂装连扇形喷嘴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7”字形喷嘴座另一实施例喷嘴座下臂装连圆锥喷嘴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由喷杆2、喷嘴座1、喷嘴座右臂L1、喷嘴座左臂1_2、喷嘴座下臂1-3、喷帽3、圆锥喷嘴4、扇形喷嘴5组合成一个“T”字形喷嘴座的高效功能型喷头;本技术还可以设计成由喷杆2、喷嘴座6、喷嘴座上臂、喷嘴座下臂6_2、喷帽3、圆锥喷嘴4、扇形喷嘴5组合成一个“7”字形喷嘴座的高效功能型喷头。将喷头的喷嘴座设计成“T”字形或“7”字形的喷嘴座结构,下臂伸长4 40cm,并装配雾滴集中、流速快、定向喷雾的扇形喷头。本技术的喷嘴座“T”字形结构的左臂、右臂还可设计成各弯曲成110° 180°的形状,所组成一座相似“T”字形结构的喷嘴座。本技术还可在“T”字形的左臂和下臂均装连扇形喷雾喷嘴,组成一座双扇形喷雾高效多功能喷头。本技术还可在“T”字形的左臂和下臂均装连圆锥喷雾喷嘴,组成一座双圆锥喷雾高效多功能喷头。本技术还可在“T”字形的左臂装连圆锥喷雾喷嘴下臂装连扇形喷雾喷嘴或左臂装连扇形喷雾喷嘴下臂装配圆锥喷雾喷嘴,组成一座圆锥喷雾扇形喷雾混合型喷雾的高效多功能喷头。本技术“7”字形喷嘴座的上臂h装连喷杆和下臂6_2装连扇形喷雾喷嘴,组成一座单扇形喷雾高效多功能喷头。本技术还可在“7”字形喷嘴座的上臂h装连喷杆和下臂6_2装连圆锥喷雾喷嘴,组成一座单圆锥喷雾高效多功能喷头。“T”字形喷嘴座喷头,喷杆2与喷嘴座下臂1_3之间形成的夹角是a为60。 140° (图1、图2、图3、图4、图5实施例a为85°角),喷嘴座右臂L1是折角b为110° 180° (图1、图3、图4、图5实施例的折角b为180°,即为一直线;图2实施例的折角b为 150° ),喷嘴座下臂1_3长度是4 40cm (图1、图2、图3、图4、图5实施例的喷嘴座下臂 1-3长度是12cm)。“Τ”字形喷嘴座喷头,喷嘴座左臂1_2装连圆锥喷嘴4或扇形喷嘴5,图1实施例装连圆锥喷嘴4,图2实施例装连圆锥喷嘴4,图3实施例装连扇形喷嘴5,图4实施例装连扇形喷嘴5,图5实施例装连圆锥喷嘴4。喷嘴座下臂L3装连圆锥喷嘴4或扇形喷嘴5,图1 实施例装连扇形喷嘴5,图2实施例装连扇形喷嘴5,图3实施例装连圆锥喷嘴4,图4实施例装连扇形喷嘴5,图5实施例装连圆锥喷嘴4。“7”字形喷嘴座喷头,喷嘴座上臂与喷嘴座下臂6_2之间形成的夹角是c为 50° 115° (图6、图7实施例c为90°角),喷嘴座下臂6_2安装圆锥喷嘴4或扇形喷嘴 5,图6实施例安装扇形喷嘴5,图7实施例安装圆锥喷嘴4。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多功能喷雾器喷头,包括喷嘴座、喷帽、喷片和雾化器,其特征是喷嘴座 (1)外形呈“T”字形,喷嘴座右臂(L1)、喷嘴座左臂(1_2)中的一臂连接喷杆O),另一臂连接喷嘴,下臂(1_3)连接喷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喷头,其特征是“T”字形喷嘴座的左臂(1_2)或右臂 (L1)装连圆锥喷嘴⑷或扇形喷嘴(5),下臂(1_3)装连扇形喷嘴(5)或圆锥喷嘴,组成一个双扇形喷嘴喷头、或一个双圆锥喷嘴喷头、或一个圆锥喷嘴、扇形喷嘴混合型双喷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雾器喷头,其特征是“T”字形喷嘴座的下臂(1_3)长度长于另一个装连喷嘴的左臂长度,下臂(1_3)长度为4 40cm,下臂(1_3)与喷杆(2)之间的角度为60° 140°,左臂(1_2)、右臂(L1)为直或弯曲,左臂(1-2)、右臂(L1)各弯曲夹角均设计为110° 1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喷头,其特征是喷嘴座还可以设计成“7”字形喷嘴座 (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多功能喷雾器喷头,包括喷嘴座、喷帽、喷片和雾化器,其特征是:喷嘴座(1)外形呈“T”字形,喷嘴座右臂(1-1)、喷嘴座左臂(1-2)中的一臂连接喷杆(2),另一臂连接喷嘴,下臂(1-3)连接喷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奕强唐进斌高波宋洪允零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农喜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