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2~3段布料和出料的转底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9325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2~3段布料和出料的转底炉,包括环形炉体和可转动环形炉底,环形炉体由2~3段弧形炉膛构成,每段弧形炉膛由弧形炉墙、弧形炉顶、进料端墙和出料端墙构成半密封结构,炉膛内设有活动挡墙,沿环形炉底的转动方向上依次设定位预热区、还原一区、还原二区、均热一区和均热二区,预热区和还原一区的交界线±5°区域内设有排烟口,炉膛的两端设加料机和出料机,弧形炉膛还设有设置热工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转底炉大型化(生产能力≥50万t/a金属化球团)后的一些列系统问题,降低了运行速度和炉膛高度,减小烟道尺寸,增加热效率,简化炉压控制,满足同种原料生产不同质量要求,或同时采用不同原料进行差异化生产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行业采用铁精粉或含铁、锌等粉尘生产金属化球团(或直接还原铁)领域,以及有色行业采用钒钛磁铁矿、红土镍矿等生产金属化球团领域的工艺方法和设备。具体内容涉及在转底炉上采用2 3段布料及出料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大型转底炉(中径1) > 50m)运行稳定性差,热工控制复杂等问题,2 3段布料及出料方式的转底炉适用于生产能力大于40万t/a金属化球团的生产规模。
技术介绍
采用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生产金属化球团是最近三十年间发展起来的炼铁和处理特殊有色金属矿石等的新工艺。由于此项工艺对原料和燃料的要求较低,同时能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而受到冶金和有色行业的高度关注。转底炉生产工艺流程是将粉矿与还原剂(一般指煤粉)加入粘结剂后造球,将生球团通过布料机均勻布置在转底炉炉底,在炉底上的生球随炉底转动一圈的过程中完成直接还原,还原后的金属化球团再通过出料机排出转底炉,得到的金属化根据质量和工艺要求等参数,然后对金属化球团进行相应的后续利用,例如作为高炉原料、转炉冷却剂或将金属化球团装入熔分炉内熔分获得金属等利用方法。转底炉本体主要设备构成为可独立转动的炉底部分,固定炉墙和固定炉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2~3段布料和出料的转底炉,该转底炉包括环形炉体和可转动环形炉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环形炉体由2~3段弧形炉膛构成,每段所述弧形炉膛由弧形炉墙(17)、弧形炉顶(18)、进料端墙(4)和出料端墙(5)构成,每段所述弧形炉膛沿所述环形炉底的转动方向上依次设有预热区(12)、还原一区(13)、还原二区(14)、均热一区(15)和均热二区(16);所述预热区和所述还原一区的交界线±5°区域上设有用于将引出的烟气进入沉降室烟道的排烟口(11),所述预热区(12)内靠近所述排烟口(11)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炉压的挡墙(3);每段所述弧形炉膛都的两端设有用加料的加料机(1)和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庆国佘雪峰王静松姜雷曾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