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定量包装机或定量散装秤上的给料机构。它设有导料器、给料器、及控制阀,所述导料器为管状并倾斜放置,导料器下端与给料器连通,所述导料器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给料器为管状,给料器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将给料器分为两个空腔,每个空腔上都设有喉口,所述控制阀置于给料器下部并与给料器铰接。本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生产制造成本较低,生产效率和计量精度较高,运行可靠,环保低耗的给料机构,较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外力推动物料带来的物料状态改变的缺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料机构,具体地说是应用在定量包装机或定量散装秤上的一种给料机构。
技术介绍
定量包装机是实现商品计量和包装的必备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化工、粮食、饲料、冶金、建材等行业中进行商品的定量包装。定量包装机主要由储料仓、给料机构、 称重计量装置、夹袋机构运行控制系统等组成。由于定量包装物料的品种、状态、化学性能和定量包装要求等不同,定量包装机的结构形式和给料方式也不相同。现有技术中,对于自然状态下流动性好的固体物料,如大米、小麦、食盐等物料,依靠重力式给料方式或振动式给料方式来实现定量包装机的自动给料;对于在自然状态下,流动性较差的散状蓬松固体物料,如、豆粕、麸皮、饲料等物料,大多采用螺旋式或皮带拖动式这两种强制型给料机构来实现定量包装机的给料。对于皮带拖动机构,计量精度控制与工作效率之间矛盾较为突出,且在皮带机的运行中,易造成物料的抛撒,对比重较轻的物料还易造成粉尘飞扬,操作现场环境较差。对于螺旋式送料机构,螺旋搅拢输送物料的过程当中,由于物料被强行挤压推进, 容易造成物料原始形状的破坏或破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给料机构,替代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螺旋式或皮带拖动式这两种强制型给料机构。使流动性较差的散状蓬松固体物料进行自动给料,并且能方便地解决局部维护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给料机构,它设有导料器、给料器、及控制阀,所述导料器为管状并倾斜放置,导料器下端与给料器连通,所述导料器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给料器为管状,给料器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将给料器分为两个空腔,每个空腔上都设有喉口,所述控制阀置于给料器下部并与给料器铰接。上述控制阀底面大于给料器下出口,并可将给料器下出口遮蔽,所述控制阀由气缸驱动。上述控制阀底面一侧设有漏口。上述给料器的截面外轮廓为长方形。上述导料器轴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75度。采用上述方案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生产制造成本较低,安装调试简便,生产效率和计量精度较高,安全运行可靠,环保低耗的给料机构,较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外力推动物料带来的物料状态改变的缺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给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给料机构中给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4为控制阀底面的仰视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给料机构,它设有导料器6、给料器 10、及控制阀8,所述导料器6为管状并倾斜放置,导料器6上部与储料仓1相连通,导料器 6下端与给料器10连通,所述导料器6 —侧设有排气管7,所述给料器10为管状,给料器10 内设有隔板11,该隔板11将给料器10分为两个空腔,每个空腔上都设有喉口 12,所述控制阀8置于给料器10下部并与给料器10铰接。储料仓1的结构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述。喉口 12是安装在给料器10内壁上的突起,置于给料器10内壁上部为宜,它构成一种类似瓶颈的通道。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及实践测试,喉口 12可以防止松散物料在通道中的挤压,保障了物料的顺利传输。控制阀8底面大于给料器10下出口,并可将给料器10下出口遮蔽,控制阀8的侧面可以为一扇形,该扇形的顶点处与给料器10铰接。控制阀8可由气缸驱动。控制阀8底面一侧可以设有漏口 13。给料器10的截面大小及形状根据具体需要而定,截面外轮廓可以为长方形。 导料器6轴向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它的作用是缓冲储料仓1内的物料,在进入差压式给料器10的过程中所造成的冲击压力,同时防止物料在给料过程中的架拱现象。导料器轴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以45-75度为宜。排气管7的作用是将进入导料器内的空气压力迅速地排放出去,保证导料器6内物料的正常给料。 使用时,物料有储料仓1经过导料器6,然后进入给料器10,在给料器10下部受控制阀8控制,当控制阀8旋转,完全开启,物料顺利通过,当控制阀8完全关闭,将给料器 10下口完全遮蔽,则物料停止输送,当控制阀8处于半开启状态,给料器10下口大部分被遮蔽,只有控制阀8底面的漏口 13可以通过,此时物料可以小流量通过。物料通过控制阀 8后落入称重计量装置3,控制阀8处于半开启状态时可以与称重计量装置3配合对物料进行微调。由于称重计量装置3部分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述,本技术讲述重点在于控制阀8及其以上的部件。权利要求1.一种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导料器(6)、给料器(10)、及控制阀(8),所述导料器(6)为管状并倾斜放置,导料器(6)下端与给料器(10)连通,所述导料器(6) —侧设有排气管(7),所述给料器(10)为管状,给料器(10)内设有隔板(11),该隔板(11)将给料器 (10)分为两个空腔,每个空腔上都设有喉口(12),所述控制阀(8)置于给料器(10)下部并与给料器(10)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8)底面大于给料器(10) 下出口,并可将给料器(10 )下出口遮蔽,所述控制阀(8 )由气缸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8)底面一侧设有漏口 (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器(10)的截面外轮廓为长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器(6)轴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75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定量包装机或定量散装秤上的给料机构。它设有导料器、给料器、及控制阀,所述导料器为管状并倾斜放置,导料器下端与给料器连通,所述导料器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给料器为管状,给料器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将给料器分为两个空腔,每个空腔上都设有喉口,所述控制阀置于给料器下部并与给料器铰接。本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生产制造成本较低,生产效率和计量精度较高,运行可靠,环保低耗的给料机构,较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外力推动物料带来的物料状态改变的缺点。文档编号B65B37/02GK202098574SQ20112015229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荣轩 申请人:山西长治维特衡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导料器(6)、给料器(10)、及控制阀(8),所述导料器(6)为管状并倾斜放置,导料器(6)下端与给料器(10)连通,所述导料器(6)一侧设有排气管(7),所述给料器(10)为管状,给料器(10)内设有隔板(11),该隔板(11)将给料器(10)分为两个空腔,每个空腔上都设有喉口(12),所述控制阀(8)置于给料器(10)下部并与给料器(10)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轩,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长治维特衡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