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2713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此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多个第二像素区与多个第三像素区。此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上配置有分别在这些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与第三像素区的多个第一绝缘膜、多个第二绝缘膜与多个第三绝缘膜。其中,第一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大于第二绝缘膜的介电常数,且第二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大于第三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不同介电常数的像素区可获得较为一致的穿透率,以解决因不同波长的光线的穿透率不同而导致的色彩失真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基板,且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及其基板。
技术介绍
由于多媒体社会的快速进步,对于显示装置的需求与日俱增,企业界亦积极投入相关显示装置的发展。已知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因技术成熟与优异的显示品质,一直独占显示装置的市场,但其存在着能源消耗较大以及辐射量较大等缺点。近年来随着各种光电半导体相关技术的飞跃进步,带动了平面显示装置(Flat Panel display) 的蓬勃发展,其中具有高画质、低电压操作、低消耗功率、空间利用效率佳、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薄膜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已逐渐成为显示装置产品的主流。图IA绘示已知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A,液晶显示装置100 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100B、多个第二像素区100G与多个第三像素区100R。此外,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20、第二基板110、配置于第一基板120与第二基板110之间的液晶层130以及背光模块140。背光模块140可提供光源至第一像素区100B、第二像素区100G与第三像素区 100R,以使液晶显示装置100显示画面。此外,背光模块140的光线分别通过第一像素区 100B、第二像素区100G与第三像素区100R时可形成蓝光、绿光与红光。图IB为根据图IA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压与光线穿透率的特征曲线图(V-T curve)。请参照图1B,横轴所表示的是电压,而纵轴所表示的为光线穿透率。曲线CB、曲线 CG与曲线CR分别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驱动电压与蓝光、绿光及红光的光线穿透率的特征曲线。由图IB可知,背光模块140的光线分别通过第一、第二与第三像素区100BU00G 与100R后所形成的蓝光、绿光与红光的穿透率并不相同。其中,在相同的驱动电压的下,蓝光的穿透率大于绿光的穿透率,且绿光的穿透率大于红光的穿透率。亦即,波长较短的光线具有较高的穿透率。然而,不同色光的穿透率差异性会导致液晶显示装置100在显示画面时发生的色偏(color shift)情形,进而影响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其有助于降低不同色光的穿透率差异性。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因而显示画面时所发生的色彩失真现象可获得改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其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多个第二像素区与多个第三像素区。此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上配置有分别在这些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与第三像素区的多个第一绝缘膜、多个第二绝缘膜与多个第三绝缘膜。其中,第一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实质上大于第二绝缘膜的介电常数,且第二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实质上大于第三绝缘膜的介电常数。本专利技术再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其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多个第二像素区与多个第三像素区。此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在第一像素区的介电常数实质上大于在第二像素区的介电常数,且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在第二像素区的介电常数实质上大于在第三像素区的介电常数。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多个第二像素区与多个第三像素像素区。此外,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上配置有分别在这些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与第三像素区的多个第一绝缘膜、多个第二绝缘膜与多个第三绝缘膜。其中,第一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实质上大于第二绝缘膜的介电常数,且第二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实质上大于第三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膜为第一彩色滤光膜,第二绝缘膜为第二彩色滤光膜,第三绝缘膜为第三彩色滤光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绝缘膜包括第一彩色滤光膜与第一介电常数调整膜,每个第二绝缘膜包括第二彩色滤光膜与第二介电常数调整膜,第三绝缘膜为第三彩色滤光膜。其中,第一介电常数调整膜的介电常数实质上大于第二介电常数调整膜的介电常数。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绝缘膜包括第一彩色滤光膜与第一介电常数调整膜,每个第二绝缘膜包括第二彩色滤光膜与第二介电常数调整膜,每个第三绝缘膜包括第三彩色滤光膜与第三介电常数调整膜。其中,第一介电常数调整膜的介电常数实质上大于第二介电常数调整膜的介电常数,第二介电常数调整膜的介电常数实质上大于第三介电常数调整膜的介电常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彩色滤光膜例如是蓝色滤光膜,第二彩色滤光膜例如是绿色滤光膜,第三彩色滤光膜例如是红色滤光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上更配置有多个像素电极、多条扫描配线、多条数据配线与多个有源元件。扫描配线沿第一方向互相平行排列,数据配线沿第二方向互相平行排列,且数据配线与扫描配线定义出第一、第二与第三像素区。各有源元件位于对应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像素区内且由对应的扫描配线驱动,而各像素电极位于对应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像素区内且电性连接对应的有源元件以接收对应的数据配线所传输的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上更配置有共用电极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其中之一上更配置有多个像素电极、 多条扫描配线、多条数据配线与多个有源元件。扫描配线沿第一方向互相平行排列,数据配线沿第二方向互相平行排列,且数据配线与扫描配线定义出第一、第二与第三像素区。各有源元件位于对应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像素区内且由对应的扫描配线驱动,而各像素电极位于对应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像素区内且电性连接对应的有源元件以接收对应的数据配线所传输的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基板上更配置有多个像素电极、多条扫描配线、多条数据配线与多个有源元件。扫描配线沿第一方向互相平行排列,数据配线沿第二方向互相平行排列,且数据配线与扫描配线定义出第一、第二与第三像素区。各有源元件位于对应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像素区内且由对应的扫描配线驱动,而各像素电极位于对应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像素区内且电性连接对应的有源元件以接收对应的数据配线所传输的信号。此外,第一基板上更配置有共用电极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像素区的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一狭缝,位于第二像素区的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二狭缝,位于第三像素区的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三狭缝。其中,第一狭缝的宽度实质上大于第二狭缝的宽度,而第二狭缝的宽度实质上大于第三狭缝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共用电极层具有位于第一像素区的多个第一狭缝、位于第二像素区的多个第二狭缝与位于第三像素区的多个第三狭缝。其中,第一狭缝的宽度实质上大于第二狭缝的宽度,而第二狭缝的宽度实质上大于第三狭缝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上更配置有分别在第一像素区、 第二像素区与第三像素区的多个第一凸起、多个第二凸起与多个第三凸起。此外,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与第三凸起配置于像素电极上。其中,第一凸起的宽度实质上大于第二凸起的宽度,而第二凸起的宽度实质上大于第三凸起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上更配置有分别在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与第三像素区的多个第一凸起、多个第二凸起与多个第三凸起。此外,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与第三凸起配置于共用电极层上。其中,第一凸起的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多个第二像素区与多个第三像素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其上配置有在该多个第一像素区的多个第一绝缘膜、在该多个第二像素区的多个第二绝缘膜与在该多个第三像素区的多个第三绝缘膜,该多个第一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大于该多个第二绝缘膜的介电常数,且该多个第二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大于该多个第三绝缘膜的介电常数;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宏谢志勇陈英仁王诠中陈儒贤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