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空轻烃燃气辊道窑的热冷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1418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混空轻烃燃料辊道窑的热冷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箱、热冷交换管、冷气输入管、热气输出管,热交换箱内安装有多级热冷交换管,热交换箱的外部设有冷气输入管和两根热气输出管,热冷交换管分别与冷气输入管、热气输出管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烧制中产生的余热将取自室内冷的助燃风加热,然后再与燃料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烧制产品,整个过程热能交换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地利用了烧制产品时所产生的余热,有利于能源的节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气体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混空轻烃燃气辊道窑上的热冷交换器,属窑炉热交换

技术介绍
目前,烧制卫生洁具的窑炉的助燃风直接取自厂房内的空气,其温度和当时的天气温度基本一致,全年平均温度大约在20度,通过风机将其送入窑体内,和燃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生的热量用来烧制卫生洁具。这种直接打入冷空气的方法会造成燃料的燃烧时需要的温度提高,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热量的充分和合理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混空轻烃燃气辊道窑的热冷交换器,充分解决直接向窑体内打入冷空气所造成的热能交换不稳定及余热浪费等问题。混空轻烃燃料辊道窑的热冷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箱、热冷交换管、冷气输入管、热气输出管,热交换箱内安装有多级热冷交换管,热交换箱的外部设有冷气输入管和两根热气输出管,热冷交换管分别与冷气输入管、热气输出管相通。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利用烧制中产生的余热将取自室内冷的助燃风加热,然后再与燃料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烧制产品,整个过程热能交换稳定,燃料燃烧充分;本技术充分地利用了烧制产品时所产生的余热,有利于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混空轻烃燃料辊道窑的热冷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箱1、热冷交换管2、冷气输入管3、热气输出管4,热交换箱1内安装装有多级热冷交换管2,热交换箱1的外部设有两根热气输出管4和冷气输入管3,热冷交换管2分别与热气输出管4、冷气输入管3相通。鼓风机将外界的冷空气通过冷气输入管3输入到热交换箱1内,经过多级热冷交换管2时,与辊道窑炉过道中的烧制产品时的余热进行热交换,冷空气得到了加热,然后充分加热后的空气混合后通过热气输出管4输出,再与燃料混合进行燃烧。权利要求1.混空轻烃燃气辊道窑的热冷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箱(1)、热冷交换管(2)、冷气输入管(3)、热气输出管(4),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箱(1)内安装有多级热冷交换管(2),热交换箱 (1)的外部设有冷气输入管(3 )和两根热气输出管(4 ),热冷交换管(2 )分别与冷气输入管 (3)、热气输出管(4)相通。专利摘要混空轻烃燃料辊道窑的热冷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箱、热冷交换管、冷气输入管、热气输出管,热交换箱内安装有多级热冷交换管,热交换箱的外部设有冷气输入管和两根热气输出管,热冷交换管分别与冷气输入管、热气输出管相通。本技术利用烧制中产生的余热将取自室内冷的助燃风加热,然后再与燃料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烧制产品,整个过程热能交换稳定;本技术充分地利用了烧制产品时所产生的余热,有利于能源的节约。文档编号F27D17/00GK202092455SQ20112017009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章祖贵 申请人:临澧恒璋瓷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空轻烃燃气辊道窑的热冷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箱(1)、热冷交换管(2)、冷气输入管(3)、热气输出管(4),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箱(1)内安装有多级热冷交换管(2),热交换箱(1)的外部设有冷气输入管(3)和两根热气输出管(4),热冷交换管(2)分别与冷气输入管(3)、热气输出管(4)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祖贵
申请(专利权)人:临澧恒璋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