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0177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设计领域,针对降低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均压屏蔽环电晕噪声和电晕损耗设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包括环体和支撑架,环体包括大头侧、小头侧和两段长直管,环体上各处管径均匀相等,大头侧与小头侧通过两段直管连接,大头侧包括两段相同弧形管及一段短直管,两段弧形管之间通过短直管连接,连接方式为圆弧连接,小头侧为半圆弧形管,支撑架设置在环体的长直管上;环体的管径Φ不小于42mm。本均压屏蔽环在管径和曲率半径两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其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的电晕可听噪声和电晕损耗,对改善线路的电磁环境起到显著的成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设计领域,针对降低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均压屏蔽环电晕噪声和电晕损耗设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技术背景带电金具的设计和适用条件与其表面供工作场强有关,当表面工作场强高于起晕场强,将会在金具表面产生电晕放电,导致出现电晕噪声和电能损耗,不利于节能环保。通过对大量330kV输电线路电晕及噪声现场实测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均勻屏蔽环起晕的概率也随之增大,表面海拔高度是影响均勻屏蔽环起晕的重要因素。当海拔高度超过1500米时,常规型式的均勻屏蔽环已不能完全满足防晕要求。根据运行、设计经验和计算分析,管径和环体的曲率半径是影响均压屏蔽环表面场强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对均压屏蔽环的优化设计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优化均压屏蔽环的管径,另一方面是优化均压屏蔽环的曲率半径,确定环体的关键尺寸和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 在管径和曲率半径两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其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的电晕可听噪声和电晕损耗,对改善线路的电磁环境起到显著的成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包括环体和支撑架,所述环体包括大头侧、小头侧和两段长直管,所述环体上各处管径均勻相等, 所述大头侧与小头侧通过两段直管连接,所述大头侧包括两段相同弧形管及一段短直管, 所述两段弧形管之间通过短直管连接,连接方式为圆弧连接,所述小头侧为半圆弧形管,所述支撑架设置在环体的长直管上;所述环体的管径Φ不小于42mm。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技术方案中,所述环体的环长L不小于1010mm,宽D不小于520mm,所述大头侧短直管的长h不小于50mm,所述大头侧弧形管的内圆半径Rl不小于150mm,所述小头侧半圆弧形管的内圆半径R不小于120mm。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优选的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技术方案中,所述环体和支撑架一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再一优选的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绝缘子串的连接金具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得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运用三维有限元建立均勻屏蔽环仿真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均压屏蔽环表面电场分布,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降噪节能均压环屏蔽环,经实验室高压电晕试验和输电线路上的实际应用效果验证,该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防晕性能,可以降低线路运行时耐张绝缘子串高压端金具表面最大工作场强,适用于海拔高度不超过3500米地区的330kV输电线路,从而抑制高海拔地区金具电晕的发生,实现降噪节能,对改善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起到显著的成效,从而进一步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输电线路的建设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主视图;图2为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侧视图;图3为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A向剖面图;其中,1-环体,2-支撑架,L-环体的长,D-环体的宽,Φ-环体的管径,h_大头侧短直管的长,Rl-大头侧弧形管的内圆半径,R2-小头侧半圆弧形管的内圆半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例的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包括环体1和支撑架2,环体1包括大头侧、小头侧和两段长直管,此处的大小是限于两者进行的比较,环体1上各处管径均勻相等,大头侧与小头侧通过两段直管连接,两段直管不相交,大头侧包括两段相同弧形管及一段短直管,两段弧形管之间通过短直管连接,连接方式为圆弧连接,小头侧为半圆弧形管,小头侧平分线与大头侧平分线重合,支撑架2设置在环体1的长直管上,环体1和支撑架2 —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支撑架2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绝缘子串的连接金具上。环体1的环长L不小于1010mm,宽D不小于520mm,如图1所示的环体1的长L指的是在小头侧与大头侧的平分线上小头侧到大头侧的最大垂直长度,环体1的宽D指的是大头侧上两段相同弧形管外圆管壁之间最大垂直长度,环体1上管的管径相同,管径Φ不小于42mm,本例中取42mm,大头侧短直管的长h不小于50mm,大头侧弧形管的内圆半径Rl 不小于150mm,小头侧半圆弧形管的内圆半径R2不小于120mm。本技术通过对均勻屏蔽环在结构上的优化设计,降低线路运行时耐张绝缘子串高压端金具表面最大工作场强,从而抑制高海拔地区金具电晕的发生,实现降噪节能。根据运行、设计经验和计算分析,管径和环体1的曲率半径是影响均压屏蔽环表面场强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对均压屏蔽环的优化设计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优化均压屏蔽环的管径,另一方面是优化均压屏蔽环的曲率半径,确定环体的关键尺寸和连接方式。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包括环体(1)和支撑架0), 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1)包括大头侧、小头侧和两段长直管,所述环体上(1)各处管径均勻相等,所述大头侧与小头侧通过两段直管连接,所述大头侧包括两段相同弧形管及一段短直管,所述两段弧形管之间通过短直管连接,连接方式为圆弧连接,所述小头侧为半圆弧形管,所述支撑架( 设置在环体(1)的长直管上;所述环体(1)的管径Φ不小于42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1)的环长L不小于1010mm,宽D不小于520mm,所述大头侧短直管的长h 不小于50mm,所述大头侧弧形管的内圆半径Rl不小于150mm,所述小头侧半圆弧形管的内圆半径R不小于12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1)和支撑架( 一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 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绝缘子串的连接金具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设计领域,针对降低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均压屏蔽环电晕噪声和电晕损耗设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包括环体和支撑架,环体包括大头侧、小头侧和两段长直管,环体上各处管径均匀相等,大头侧与小头侧通过两段直管连接,大头侧包括两段相同弧形管及一段短直管,两段弧形管之间通过短直管连接,连接方式为圆弧连接,小头侧为半圆弧形管,支撑架设置在环体的长直管上;环体的管径Φ不小于42mm。本均压屏蔽环在管径和曲率半径两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其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的电晕可听噪声和电晕损耗,对改善线路的电磁环境起到显著的成效。文档编号H01B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方环型均压屏蔽环,包括环体(1)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1)包括大头侧、小头侧和两段长直管,所述环体上(1)各处管径均匀相等,所述大头侧与小头侧通过两段直管连接,所述大头侧包括两段相同弧形管及一段短直管,所述两段弧形管之间通过短直管连接,连接方式为圆弧连接,所述小头侧为半圆弧形管,所述支撑架(2)设置在环体(1)的长直管上;所述环体(1)的管径Φ不小于42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廷政莫娟黄彭段舒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