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磁共振成像
,尤其是。
技术介绍
在核磁共振系统成像过程中,梯度线圈中的电流随时间快速切换,会在周围导体结构中产生涡流,涡流会产生一个空间和时间上都不断变化的磁场,使成像区域内的梯度场产生畸变,进而影响成像质量。因此需要对脉冲序列发出的梯度波形进行预加重校正,使得实际产生的梯度场更接近理想形状,该过程被称为“涡流补偿”。涡流补偿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首先测量并采集涡流的相位信息,然后建立涡流的数学物理模型,最后依据该模型对梯度波形进行预加重校正。普遍公认的模型是多指数函数模型,相应的幅度和时间常数作为校正梯度波形的参数。测量涡流的序列及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不相同,多指数函数的具体形式也各异。但是现有的测量以及补偿方法不能高效率地采集完整的涡流相位信息,并且不能实现补偿效果的最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精确地拟合出涡流曲线,实现补偿效果的最优化的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涡流测量及补偿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对样品施加一个梯度脉冲,然后用90°脉冲激发样品,采集90°脉冲之后样品产生的自由衰减(FID)信号。该信号的相位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涡流测量及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样品施加一个梯度脉冲;(2)使用90°脉冲激发样品并采集90°脉冲激发之后样品产生的自由衰减信号;(3)用多指数函数拟合所述自由衰减信号的时间序列,得到所需的校正参数;(4)将所述校正参数输出到谱仪中实现涡流补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昕,王涛,姜忠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