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主控制室及高压室环境温湿度综合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15312 阅读:1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主控制室及高压室环境温湿度综合控制系统,由数据传输模块、智能控制模块、红外发射模块构成;数据传输模块由电源模块、数据传输单片机、第一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第三数据接口、第四数据接口、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第三温湿度传感器构成;智能控制模块由第一电源转换器、第二电源转换器,控制单片机、电量采集单片机、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三电流互感器组成;红外发射模块由第一红外控制器、第二红外控制器、第三红外控制器及对应发光二极管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远程环境温湿度监测与操控、变电站主控室、高压室的温湿度自动控制,并具有远程诊断、维护、监视、操作与设置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力行业的变电站主控制室、高压室环境温湿度综合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整个电力系统正向著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变电站也在逐步实现无人值守、远方监控,目前变电站的测控、保护装置采用的电子元件要求工作环境温度在一 5至45°C之间,湿度小于80%,然而我们在变电站环境温湿度的采集与监控方面尚无有效手段,单纯依靠值班人员进行巡视,特别是在无人值班变电站,由于运行人员巡视周期大约在一星期左右,将无法及时掌握现场温湿度情况。为了确保现场运行环境符合要求,目前只有将空调等温控设备置于M小时运行状态,这同样存在有一个很大的弊端若是在正常气候下,空调不能及时关停,将造成空调长期运行,浪费能源,降低空调的使用寿命;然而在气候突变时, 若不能及时开启,又将造成设备的运行环境恶劣,影响电子设备的寿命和精度。因此,目前变电站环境温湿度监控存在着两大主要问题1、缺乏对温湿度的监控手段,无法及时掌握现场情况。2、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及时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改善目前环境温度监控缺乏有效手段的实际情况,针对上面所提到的两大主要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主控制室及高压室环境温湿度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数据传输模块、智能控制模块、红外发射模块构成;数据传输模块由电源模块、数据传输单片机、第一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第三数据接口、第四数据接口、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第三温湿度传感器构成;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数据传输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脚1、2、第一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第三数据接口、第四数据接口的GND脚及+5V脚、温湿度传感器的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第三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引脚1、4脚;数据传输单片机上引出一20P接口经20P排线至20口转接口,20口转接口的9-14脚接入红色指示灯,19脚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迪李荣军殷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南昌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