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复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3952 阅读:7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其包括动模及与该动模相适配的定模,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模上的复位杆,该复位杆的底部设有一缓冲装置,顶部略穿出所述定模,且对正所述动模的合模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采用机械式的缓冲装置,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大大减小了动模与定模之间的冲击力,即在合模时,由于动模与定模在合模过程中不再是刚性碰撞,避免动模或定模在合模过程中受到碰撞而损伤,延长了模具的寿命,稳定性高,不仅降低模具的维护及使用成本,而且保证产品质量;另外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复位机构
技术介绍
模具是注塑成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注塑成型是将热熔状态的塑胶材料高速的注入到模具内具有所需形状的密闭成型空间中,等塑胶材料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将固化的塑胶加工物顶出,以获得成型品的方法。由于注塑成型方法具有成型费用低、成型周期短、成型过程简单及易于成型形状复杂的塑胶产品等特点,因此在塑胶产品制造领域应用极为普遍。注塑模具一般包括构成模具型腔的动模座和定模座,注塑时两模座合拢,原料通过入料孔进入模具型腔内,然后两模座分开,将成型后的产品由型腔内取出。该结构设计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在模具合模过程中,动模座和定模座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容易碰伤、撞坏动模座或定模座,不但大大增加了模具的维护及使用成本,还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减小动模与定模之间的冲击力的模具复位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其包括动模及与该动模相适配的定模,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模上的复位杆,该复位杆的底部设有一缓冲装置,顶部略穿出所述定模,且对正所述动模的合模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其包括动模及与该动模相适配的定模,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模上的复位杆,该复位杆的底部设有一缓冲装置,顶部略穿出所述定模,且对正所述动模的合模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庆陈旭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旭通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深圳康佳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