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包膜控释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1340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包膜控释复混肥料,它是由以下化肥原料组成的,尿素30-60、磷酸一铵10-30、钾盐10-36、活性有机质10,微量元素0.02-0.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包膜控释复合肥具有改善土壤质量,植物更有效地利用肥料,促进各营养元素素的代谢,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产量。具有速效,长效双重作用。能够降低农田投资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能够增根壮苗,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化肥
,具体的说是一种有机包膜缓控释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发展可持续高效农业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控释肥料为解决这些问题开辟了新路,这种肥料可以较好控制肥料养分释放速度,使氮素利用率由30% -35%提高到60% -70%,它不但具有缓释长效的作用,而且不受土壤类型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被称为是“21世纪的肥料”,包膜型控释肥料就是其一。包膜肥料的研究主要考虑的是涂覆材料,它对肥料的养分释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材料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无机包膜和有机包膜两大类。无机物包膜肥料主要是通过黏结剂将无机材料涂覆于肥料颗粒上,这些无机材料对土壤不构成危害,同时能为植物提供多种盐基离子。用作膜材料的无机物原料主要有硫、 MgNH4P04 ·3Η20、硅酸盐、磷酸钙、玻璃体、金属盐等,以及石膏、滑石粉、黏土、粉煤灰等一些矿粉。用无机物作为包膜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对肥料养分的释放起到了控制作用,但其包膜量一般都偏大,因此目前对无机物包膜肥料的研究开发相对较少。有机物包膜肥料是采用有机物作为包膜材料,用相应的烃类等溶剂溶解涂于肥料的表面,可以有效地控制膜层的厚度,制备出具有良好缓释性的包膜产品。国外的有机包膜技术开发较早,相对成熟。1964年,美国ADM公司开发了包膜尿素,包膜的主要成分为二聚环戊二烯与乙二醇酯的共聚物,这种类型的膜层薄而均勻、韧弹性较好,也适合于机械化施肥,196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生产的醇酸树脂包膜肥料,膜层是双环戊二烯和甘油酯的共聚物,养分的释放可以通过改变膜的成分或膜的厚度来控制,从而控制养分释放率和释放曲线,这种树脂膜可以用到各种颗粒肥料产品上;日本的控释肥在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 他们的基础专利是以聚烯烃为主体的包膜肥,简称POCF工艺。POCF包膜剂是由聚乙烯(PE) 和乙酸乙酰乙烯的共聚物(EVA)和无机填充料滑石粉所组成。将PE与EVA按不同比例掺合便能控制氮的释放速率。除此之外,其他国家对有机包膜肥料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的控释肥料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73年,辽宁盘锦农科所研制了浙青石蜡包膜碳铵;1986年,广州氮肥厂研制了涂层尿素,它是在尿素颗粒表面喷涂一层含有微量元素的胶状有机物,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和北京化工大学利用废旧农用塑料的包膜肥料等都使肥料价格接近传统肥料,使其能够应用于大田作物,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研究的利用有机物作为包膜材料的研究比较多,其优点是包膜量少,而且控释效果好,但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不仅仅是成本的问题,还需要解决肥料释放后,残留物的降解问题,否则其在土壤中的大量积累将对环境和农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开发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有机包膜控释肥显得及其重要,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化肥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肥料的养分释放符合农作物的需肥规律,提高养分利用率,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机包膜控释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化肥原料制成的,尿素30-60、磷酸一铵10-30、钾盐10-36、活性有机质10,微量元素0. 02-0. 1。所述的钾盐为硫酸钾。所述的活性有机质为活性腐殖酸、活性氨基酸;活性腐殖酸为5、活性氨基酸5。所述的微量元素为铁、锰、锌、铜;铁、锰、锌、铜分别为0. 004-0. 05,0. 005-0· 04、 0.006-0. 01,0. 005-0. 01。所述的油包膜剂由石蜡18、烷基胺5、S_80 3、矿物油65组成。所用油包膜剂的重量份为2本专利技术的各肥料的作用如下所述的尿素为含氮46%的,氮素主要生理作用它在作物体内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的组成元素,氮素也是多种酶的组成元素。氮素还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此外,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i、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生物碱(烟碱,茶碱等)的组成也需要氮素。氮素充足不仅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对作物品质的改善也很有利。氮素缺乏症状最明显的是叶色淡绿甚至发黄,作物出现早衰,其次是叶片薄而小,作物穗小,子粒不饱满,植株矮小。叶片柔软多汁、易感病、茎秆细弱、秕粒多、贪青晚熟、 易倒伏;磷酸一铵含氮素11%,含磷素44%的。磷它对作物的生长、产量的提高、品质的优劣起着显著的作用。磷素能促进作物体内的物质合成和代谢。增施磷肥可防止植株因磷肥不足造成碳水化合物转移受阻。磷素充足,种子中的植物素含量高、质量好,出芽生根的速度就快。磷素不足,薯类作物的产品耐储藏性差,薯类作物的薯块变小。玉米穗秃顶增长; 油菜脱荚;果树花果脱落;禾谷类作物缺磷时植株分蘖、抽穗、开花和成熟延缓,水稻叶片直立,叶色浓绿,下部叶尖枯萎呈黄褐色。硫酸钾为含钾素50 %的,钾能促进淀粉和糖分的合成,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对氮的吸收。可以使薯类、纤维类、糖料等作物的淀粉和糖分含量提高。增加油脂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作物的抗逆性。作物缺钾症状一般在生长中后期才逐渐表现出来,首先叶开始向上扩展,如果新叶也表现缺钾症状,表明缺钾的程度已相当严重。果树类缺钾,叶片呈蓝绿色,中部叶缘焦枯,叶片皱卷,甚至全叶焦枯而不脱落,果实小、着色差。小麦缺钾,初期全部叶片呈绿色或蓝绿色,叶质柔弱,逐渐呈棕色而枯萎。水稻缺钾常发生褐斑病或赤枯病,抽穗不齐。棉花缺钾易发生红叶茎枯病和凋枯病。活性腐殖酸、氨基酸本身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刺激植物生长,在无需光合作用情况下被植物直接利用;与微量元素同时使用时,又可保护金属离子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副反应,在保护金属离子达到植物所需部位后本身也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将氨基酸与作物生长中所必需的铁、锰、锌、铜等微量元素一起添加到复合肥料的制造过程中,制成一种新型复合肥。氨酸螯合肥中螯合剂能与优质的氮、磷、钾等原料充分融合,形成作物易吸收、全水溶、螯合态的功能团,具有营养全面、绿色环保、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特点有效预防单纯添加的中微量元素之间发生结抗;营养吸收利用率可提高30% 以上;功能营养团极其稳定,在土壤中不易发生流失。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包膜控释复合肥具有改善土壤质量,植物更有效地利用肥料,促进各营养元素素的代谢,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产量。具有速效,长效双重作用。能够降低农田投资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能够增根壮苗,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机包膜控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人工将固体尿素30-60送入物料斗由计算机控制配料秤进行自动配料后进入溶解槽,溶解槽由数控系统控制加入适量的水和用内部的蒸汽盘管进行加热,溶解槽的温度控制在95 110°C,固体尿素被溶解槽溶解为尿浆,尿浆浓度为85% 95%,尿浆由溶解槽数个喷头喷入转鼓造粒机;同时,人工将磷酸一铵10-30、钾盐10-36送入自动投料斗后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并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勻后经粉碎机将粉碎的物料自动送入转鼓造粒机与由溶解槽喷头喷入的尿浆混合,配料比为1 3,同时喷入一定量的蒸汽补充水分和热量,使物料达到合适的液固比,在转鼓造粒机的转动下团聚成粒,然后由陈化皮带送至干燥窑内;此造粒工艺利用了尿浆的液相、低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包膜控释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化肥原料制成的,尿素30-60、磷酸一铵10-30、钾盐10-36、活性有机质10,微量元素0.02-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信书宝金保华李德福窦兴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远东国际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