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元德专利>正文

发声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0230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瓮,包括哨头和两端开口的管体,哨头设置于管体一端,管体正面管壁上设有六个音孔,背面设有一个拇指音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管体上直接设置六个音孔和一个拇指空,吹奏时各个音孔和拇指音孔相互配合,可以吹奏出不同音节组成的音乐;由此可以保持现有发声瓮的简单结构,较低的制作成本,并能够发出多音节声调,且能够演奏出乐曲,适用于一般娱乐和演奏,扩展发声瓮的使用功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涉及一种民间管乐。
技术介绍
民间乐器是中国具有传统性和独特性为一体的乐器;特别是管乐,由于携带方便、 使用地点和方式随意而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具有以上特点,管乐需要在制作成本和制作的复杂程度上较低。现有技术中,最简单的管状发生乐器为发声瓮,直接为管体加上哨头结构,通过直接吹哨头振动发出声音,并由管体传出,只能发出单音节。普遍用于单调的娱乐和传递信号使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发音单调,并不能够较为广泛的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对现有的发声瓮进行改进,保持现有的简单结构,并能够发出多音节声调,且能够演奏出乐曲,适用于一般娱乐和演奏,扩展发声瓮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瓮,保持现有的简单结构,并能够发出多音节声调,且能够演奏出乐曲,适用于一般娱乐和演奏,扩展发声瓮的使用功能。本技术的发声瓮,包括哨头和两端开口的管体,所述哨头设置于管体一端,所述管体正面管壁上设有六个音孔,背面设有一个拇指音孔。进一步,所述哨头为单簧哨头;进一步,所述单簧哨头由与管体一体成型的鸭嘴结构并插接膜片形成;进一步,所述管体由竹质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发声瓮,在管体上直接设置六个音孔和一个拇指空,吹奏时各个音孔和拇指音孔相互配合,可以吹奏出不同音节组成的音乐;由此可以保持现有发声瓮的简单结构,较低的制作成本,并能够发出多音节声调,且能够演奏出乐曲,适用于一般娱乐和演奏,扩展发声瓮的使用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声瓮,包括哨头2和两端开口的管体1,所述哨头2设置于管体1 一端,所述管体2正面管壁上设有六个音孔4,背面设有一个拇指音孔5。本实施例中,所述哨头2为单簧哨头;制作简单,吹奏方便;并且具有较宽的音域。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簧哨头由与管体一体成型的鸭嘴结构并插接膜片3形成;整体性较强,不容易损坏。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由竹质材料制成,制作成本低,并且具有较好的音色。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发声瓮,其特征在于包括哨头和两端开口的管体,所述哨头设置于管体一端, 所述管体正面管壁上设有六个音孔,背面设有一个拇指音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瓮,其特征在于所述哨头为单簧哨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簧哨头由与管体一体成型的鸭嘴结构并插接膜片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竹质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瓮,包括哨头和两端开口的管体,哨头设置于管体一端,管体正面管壁上设有六个音孔,背面设有一个拇指音孔,本技术在管体上直接设置六个音孔和一个拇指空,吹奏时各个音孔和拇指音孔相互配合,可以吹奏出不同音节组成的音乐;由此可以保持现有发声瓮的简单结构,较低的制作成本,并能够发出多音节声调,且能够演奏出乐曲,适用于一般娱乐和演奏,扩展发声瓮的使用功能。文档编号G10D7/00GK202042166SQ20102069192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廖元德 申请人:廖元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瓮,其特征在于:包括哨头和两端开口的管体,所述哨头设置于管体一端,所述管体正面管壁上设有六个音孔,背面设有一个拇指音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元德
申请(专利权)人:廖元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