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分合闸指示机构的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9110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分合闸指示机构的塑壳断路器,包括底座、盖板、静触头、动触头、和具有分合闸手柄的操作机构;所述分合闸手柄包括基部、分居基部左右两侧端的两个导向部、和位于基部中心处凸起的手柄部;至少一个导向部上设有采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分闸指示区和合闸指示区;所述盖板上设有观察孔;所述导向部随着分合闸手柄做往复转动,在分闸操作后,所述分闸指示区转动至观察孔正下方;合闸操作后,所述合闸指示区转动至观察孔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分合闸状态显示较为清楚直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低压塑壳断路器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分合闸指示机构的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塑壳断路器,其分合间指示机构一般包括指示杆、复位弹簧,其盖板上设有透孔,所述指示杆的顶端位于该透孔中,指示杆的底端位于某个动触头上方;合间时,动静触头闭合,指示杆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其顶端陷于盖板透孔中,不外露,从而显示出合闸状态;分闸时,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开并弹起,顶住指示杆底端并使其克服弹簧复位弹力而上移,指示杆顶端最终将伸出而高过上盖,从而显示出分间状态。传统塑壳断路器一般是采用这种方式来显示分合间的不同状态,但是对于初用者来说,由于这种状态指示比较含糊,仅仅是利用了指示杆相对于盖板上表面的相对高度来指示,常会难以正确分别出合间或分闸状态,导致误操作,造成不必要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合闸状态显示较为清楚直观的具有分合闸指示机构的塑壳断路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分合闸指示机构的塑壳断路器,包括底座、盖板、静触头、动触头、和具有分合间手柄的操作机构;所述分合间手柄包括基部、 分居基部左右两侧端的两个导向部、和位于基部中心处凸起的手柄部;至少一个导向部上设有采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分间指示区和合间指示区;所述盖板上设有观察孔;所述导向部随着分合间手柄做往复转动,在分间操作后,所述分间指示区转动至观察孔正下方;合闸操作后,所述合闸指示区转动至观察孔正下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板包括上盖和面板;所述上盖上设有分合间操作区,所述分合间操作区上设有操作孔和所述观察孔;所述面板上设有与分合间操作区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上盖的分合闸操作区位于面板通孔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板的一侧端与上盖铰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在分合间操作区两侧各设有一个或两个容置腔,所述各容置腔内设有主体腔、位于主体腔前后两侧端的卡槽,所述主体腔的边壁上设有与底座容置腔连通的联通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容置腔中设有用于封堵所述主体腔内联通孔的密封件; 所述各密封件的前端设有U字形卡扣,后端设有L型卡扣或卡接凸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容置腔中插设有电磁脱扣器、或远程通信模块、或中央控制电路模块。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触头上固定设有用尼龙塑料制成的辅助灭弧件,所述辅助灭弧件位于动触点与动触头转轴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置放静触头的置放槽,所述各置放槽中固定设有灭弧罩和用尼龙塑料制成的灭弧加强件,所述灭弧加强件设有限位槽,所述静触头上的静触点位于该限位槽中。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通过直接在分合闸手柄上设置采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分间指示区和合间指示区,并在盖板上设有观察孔;在分间操作后,所述分闸指示区转动至观察孔正下方;合间操作后,所述合间指示区转动至观察孔正下方;从而实现通过观察孔观看颜色标记方式,直接观察出断路器所处状态,不容易出错,所以具有分合闸状态显示较为清楚直观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塑壳断路器中分合闸手柄与盖板的一种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塑壳断路器中上盖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塑壳断路器中面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塑壳断路器中分合闸手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塑壳断路器中密封件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密封件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塑壳断路器中密封件第二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所示标记为底座1,灭弧罩12,灭弧加强件13,限位槽131,盖板2,上盖21, 分合闸操作区211,操作孔2111,观察孔2112,容置腔213,主体腔2131,卡槽2132,密封件 214,U字形卡扣2141,L型卡扣2142,卡接凸台2143,面板22,通孔221,静触头3,静触点 31,动触头4,辅助灭弧件41,动触点42,动触头转轴43,操作机构5,分合闸手柄6,基部61, 导向部62,分间指示区621,合间指示区622,手柄部63,绝缘支架71,弹性件72,绝缘纸板 73,透孔731,电流互感器74,通孔741,导磁铁心742,绕组743,导电铜排8,进电部81,导向部82,出电部83,脱扣衔铁9,转动支承部91,脱扣部92,吸附部9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至图5显示了本技术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塑壳断路器中分合闸手柄与盖板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塑壳断路器中上盖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塑壳断路器中面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塑壳断路器中分合闸手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一种具有分合闸指示机构的低压塑壳断路器,见图1至图5,包括底座 1、盖板2、静触头3、动触头4、和具有分合闸手柄6的操作机构5 ;所述分合闸手柄6包括基部61、分居基部61左右两侧端的两个导向部62、和位于基部61中心处凸起的手柄部63 ; 至少一个导向部62上设有采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分闸指示区621和合闸指示区622 ;所述盖板2上设有观察孔2112 ;所述导向部62随着分合间手柄6做往复转动,在分间操作后,所述分闸指示区621转动至观察孔2112正下方;合闸操作后,所述合闸指示区622转动至观察孔2112正下方。所述盖板2包括上盖21和面板22 ;所述面板22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上盖上。 所述上盖21上设有分合闸操作区211,所述分合闸操作区211上设有操作孔2111和所述观察孔2112 ;所述面板22上设有与分合闸操作区211相对应的通孔221,所述上盖21的分合闸操作区211位于面板22通孔221中。本实施例通过直接在分合闸手柄上设置采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分闸指示区621和合闸指示区622,并在盖板2上设有观察孔2112 ;在分闸操作后,所述分闸指示区621转动至观察孔2112正下方;合闸操作后,所述合闸指示区622转动至观察孔2112正下方;从而实现通过观察孔观看颜色标记方式,直接观察出断路器所处状态,不容易出错,所以具有分合闸状态显示较为清楚直观的优点。(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面板22的一侧端与上盖21铰接,另一侧端与上盖21卡接。本实施例具有上盖安装操作较为便利快捷的优点。(实施例3)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技术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动触头4上固定设有用尼龙塑料制成的辅助灭弧件41,所述辅助灭弧件41位于动触点42与动触头4转轴43之间。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置放静触头3的置放槽,所述各置放槽中固定设有灭弧罩 12和用尼龙塑料制成的灭弧加强件13,所述灭弧加强件13设有限位槽131,所述静触头3 上的静触点31位于该限位槽131中。本实施例通过在动静触点旁设置耐弧绝缘材料制成的辅助灭弧件41和灭弧加强件13,一方面是限制电弧弧根面积,另一方面是绝缘材料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气体,提高弧区压力,并冷却电弧,增强弧区的消游离作用,使弧柱电阻上升,提高电弧电压。 在回路电动力和铁质栅片吸引力的双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分合闸指示机构的塑壳断路器,包括底座(1)、盖板(2)、静触头(3)、动触头(4)、和具有分合闸手柄(6)的操作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闸手柄(6)包括基部(61)、分居基部(61)左右两侧端的两个导向部(62)、和位于基部(61)中心处凸起的手柄部(63);至少一个导向部(62)上设有采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分闸指示区(621)和合闸指示区(622);所述盖板(2)上设有观察孔(2112);所述导向部(62)随着分合闸手柄(6)做往复转动,在分闸操作后,所述分闸指示区(621)转动至观察孔(2112)正下方;合闸操作后,所述合闸指示区(622)转动至观察孔(2112)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楚周安跃王小伦
申请(专利权)人:环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