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体间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05404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椎体间融合装置,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内植物。该装置具有盛放碎骨头的空心钛合金骨架,该骨架类似U形板状,该U形板的后立壁不开孔而前立壁开有多个孔;该U形板底部的上、下两侧各开有一个阶梯状的斜孔,两个斜孔的大端均位于底部的底面上,两个斜孔的小端分别位于底部相应的端面上;该U形板的两个斜孔中分别穿套螺钉。体积小、椎体切除少,融合更可靠,同时可减少患者出血、也可维持椎体的血液供应。可防止植骨碎骨块进入椎管,导致继发的神经压迫。可避免产生塌陷现象。便于医生观察骨痂的生长和椎体间融合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内植物。
技术介绍
为修补受伤损坏的椎体,国外医学界专利技术了人工椎体,例如钛笼(TMC)。钛笼是一种用钛合金制成的空心骨架,由开有多个网孔的钛合金板围成圆筒,内部配有圆环状的支撑物。使用时,需要将受伤损坏的椎体作次全切,将受伤损坏的椎体凿成侧面敞开的空壳状;再将盛有碎骨头的钛笼放入其中。由钛笼两端点状的凸起部分别顶住上一节椎体的下端面及下一节椎体的上端面。随着受伤损坏的椎体的生长,最终钛笼内的碎骨头与上下两节椎体生长为一个整体;而小血管可以穿过钛笼的网孔伴随骨头生长。从而达到椎体融合的治疗作用。但是钛笼还存在有如下缺点1,由钛笼形状决定了其圆柱形的体积庞大,为将其植入受伤损坏的椎体,作次全切处理时,一方面患者出血多,另一方面会破坏椎体的血液供应。2,钛笼仅靠两端的点状凸起部顶住上一节椎体及下一节椎体,易产生塌陷现象。3,钛笼周围不能植骨,且钛笼不具有遮挡椎管的挡板作用,钛笼内的植骨块可能再次进入椎管压迫神经。4,钛笼包住新生的骨头;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钛笼会阻挡射线,医生不易观察骨痂的生长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椎体间融合装置,可避免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体间融合装置,具有盛放碎骨头的空心钛合金骨架,其特征在于:该骨架是一个U形板,该U形板的后立壁不开孔而前立壁开有多个孔;该U形板底部的上、下两侧各开有一个阶梯状的斜孔,两个斜孔的大端均位于底部的底面上,两个斜孔的小端分别位于底部相应的端面上;该U形板的两个斜孔中分别穿套螺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真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丁真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