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江专利>正文

单指双侧撑开式外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2821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牵引固定架,具体的说是一种单指双侧撑开式外固定架。它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撑开杆,所述每条撑开杆的两端均装有固定卡并通过克氏针将两根撑开杆连接,所述撑开杆上装有定位装置,套装在该撑开杆上的弹簧一端与定位装置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置于撑开杆一端的固定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工具,仅用普通手摇钻或电钻即可;时间短,手术无出血;局部组织损伤小,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固定期间可进行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功能练习,降低了关节僵硬的发生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牵引固定架,具体的说是一种单指双侧撑开式外固定架
技术介绍
手部2 5指中节指骨粉碎骨折后由于肌腱的牵拉作用,使骨折端短缩重叠,或嵌 插;传统的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较难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困难,且 骨膜广泛剥离后影响骨折愈合,特别是指骨关节内的骨折,传统内固定更难达到解剖复位 或功能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能够使 骨折得到良好的复位及固定的单指双侧撑开式外固定架。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指双侧撑开式外固定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撑开杆,所述每条撑开杆的 两端均装有固定卡并通过克氏针将两根撑开杆连接,所述撑开杆上装有定位装置,套装在 该撑开杆上的弹簧一端与定位装置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置于撑开杆一端的固定卡相连 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 要特殊工具,仅用普通手摇钻或电钻即可;时间短,手术无出血;局部组织损伤小,利于骨 折早期愈合;固定期间可进行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功能练习,降低了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定位装置由套筒、连接杆及固定块构成,所 述套筒套装在撑开杆上,该套筒上设有呈阶梯状的凹槽,该连接杆的一端套装在撑开杆上, 其另一端装有固定块,该固定块置于所述凹槽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向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一种单指双侧撑开式外固定架,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图中第一撑开杆1, 第一套筒2,第一固定块3,第一弹簧4,第一固定卡5,第一克氏针6,第二固定卡7,第二弹 簧8,第二套筒9,凹槽10,第二固定块11,第二撑开杆12,第三固定卡13,第二克氏针14,第 四固定卡15,连接杆16 ;末节17,近节18。本实施例中的两条撑开杆分别为第一撑开杆1和第二撑开杆12,第一撑开杆的两 端装有第一固定卡5和第四固定卡15,第二撑开杆12的两端装有第二固定卡7和第三固定 卡13。第一固定卡5和第二固定卡7通过第一克氏针6连接,第三固定卡13和第四固定卡 15通过二克氏针14连接。第一撑开杆1和第二撑开杆12上均装有定位装置。套装在第一 撑开杆1上的第一弹簧4的一端与其上的定位装置连接,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置于第一 撑开杆1 一端的第一固定卡5相连接;套装在第二撑开杆12上的第二弹簧8的一端与其上 的定位装置连接,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与置于第二撑开杆12 —端的第二固定卡7相连接。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定位装置由套筒、连接杆及固定块组成。第一套筒 2套装在第一撑开杆1上,第一套筒2上设有呈阶梯状的凹槽10,连接杆16的一端套装在 第一撑开杆1上,其另一端装有第一固定块3,第一固定块3置于凹槽10上;第一弹簧4的 一端与第一套筒2的底部连接。第二套筒2套装在第二撑开杆12上,第二套筒2上也同样设有呈阶梯状的凹槽 10,第二撑开杆12的上也同样装有连接杆16,其一端套装在第二撑开杆12上,其另一端装 有第二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1也同样置于第二套筒2的凹槽10上;第二弹簧8的一端 与第二套筒9的底部连接。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分别于伤指的近节18指骨远端及末节17指骨基底、侧面中线垂直于指骨各钻入 一枚直径1.0mm的克氏针,分别为第一克氏针14和第一克氏针6,第一克氏针6和第二克氏 针14呈平行状态。将手指置于第一撑开杆1和第二撑开杆12构成的空间内,第一克氏针 6穿过手指末节17将第一固定卡5和第二固定卡7连接,第二克氏针14将第三固定卡13 和第四固定卡15连接。通过对第一套筒2上不同位置的凹槽10与第一固定块3的相对位置关系达到调 节第一弹簧4的张紧力,通过对第二套筒9上不同位置的凹槽10与第二固定块11的相对 位置关系达到调节第二弹簧8的张紧力,致第一克氏针6和第二克氏针14反向撑开,达到 复位的效果。本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工具,仅用普通手摇钻或电钻即 可;时间短,手术无出血;局部组织损伤小,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固定期间可进行掌指关节 及指间关节的功能练习,降低了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权利要求一种单指双侧撑开式外固定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撑开杆,所述每条撑开杆的两端均装有固定卡并通过克氏针将两根撑开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杆上装有定位装置,套装在该撑开杆上的弹簧一端与定位装置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置于撑开杆一端的固定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指双侧撑开式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由套 筒、连接杆及固定块构成,所述套筒套装在撑开杆上,该套筒上设有呈阶梯状的凹槽,该连 接杆的一端套装在撑开杆上,其另一端装有固定块,该固定块置于所述凹槽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牵引固定架,具体的说是一种单指双侧撑开式外固定架。它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撑开杆,所述每条撑开杆的两端均装有固定卡并通过克氏针将两根撑开杆连接,所述撑开杆上装有定位装置,套装在该撑开杆上的弹簧一端与定位装置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置于撑开杆一端的固定卡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工具,仅用普通手摇钻或电钻即可;时间短,手术无出血;局部组织损伤小,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固定期间可进行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功能练习,降低了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文档编号A61B17/64GK201586052SQ20102004616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冯晓娜, 李春江 申请人:李春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指双侧撑开式外固定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撑开杆,所述每条撑开杆的两端均装有固定卡并通过克氏针将两根撑开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杆上装有定位装置,套装在该撑开杆上的弹簧一端与定位装置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置于撑开杆一端的固定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江冯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