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环锭细纱机上制作具有特殊内部空间结构与表面结构复合纱线的纺纱方法,属纺织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人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服饰的舒适性、功能性、高感性、保健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单一种类的纤维和单一结构的纱线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服装服饰的要求。而实现纺织品的纤维原料"多元化"和纱线结构"多元化"的目标是满足人们这些要求的理想选择,复合纺纱技术就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由于环锭纺纱系统与其他纺纱方法存在本质的区别,对纤维的控制具有先天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工艺技术水平已相当成熟,目前还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够取代其优势地位。因此,环锭复合纺为目前最好的高、精产品加工技术。 近年来,复合纺纱涌现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把纺纱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并极大地丰富了纺纱加工手段,显著提高了纱线的质量。例如,典型的环锭复合纺纱技术有赛络纺(短/短复合纺)、赛络菲尔纺(长/短复合纺)、索罗纺(分束纺)等,它们都是在环锭纺设备上对纺纱部件和工艺参数进行调整或改变,使成纱具有某种明显的结构和性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细纱机的牵伸机构上,从粗纱管退绕下来的短纤维粗纱须条经导纱喇叭(1)进入由后罗拉(2)、后皮辊(2′)、中罗拉(3)、中皮辊(3′)、下皮圈(4)、上皮圈(4′)、前罗拉(5)、前皮辊(5′)组成的牵伸区;同时,将至少三根长丝分别由定位导丝机构(10)引导从前罗拉(5)后端以0.1~3mm的间距平行喂入,所述长丝与粗纱须条相互平行,在前钳口(6)汇合;经牵伸的粗纱须条与长丝从前钳口输出后进入加捻三角区,加捻形成的复合纱线(8)经导纱钩(7)后卷绕在细纱筒管(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华,吴大洋,王强,杜德平,汪涛,郭敏,谢宇,荆瑞彩,黄鹤,廖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重庆三峡技术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