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量可调节的液体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9752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量可调节的液体灌装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座上的锥形灌装阀和驱动装置,其中锥形灌装阀包括一个阀壳和一个可在阀壳内与之相对移动的阀芯,在该阀芯的下端设有锥形阀头,在所述阀壳上设有锥形出料口,该出料口与所述阀头配合;其关键在于:所述阀壳或所述阀芯经杠杆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汽缸与灌装阀完全分离,减少产品污染隐患;而且独特的阀芯结构保证在无滤网组件的情况下灌装产品紊流成束,更符合卫生要求;此外,具有充氮功能,满足高档油品灌装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灌装装置,尤其是一种灌装量可调节的液体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采用容积式(活塞式)灌装机来对食用油进行灌装,容积式(活塞式)灌装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缸带动一个活塞来抽取和打出液体物料,通过控制气缸的行程,即可调节灌装量。该灌装机存在以下几个缺陷(l)机械结构复杂,卫生死角多,易损件多,无法满足卫生级要求;(2)实现灌注容量的更改不方便,且容量更改有局限性;(3)灌装精度不高,且很难调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740587公开了一种称重灌装装置,包括连接座、料缸、出料嘴和堵杆,堵杆的下端呈锥形与设在出料嘴内部的连接套锥度相匹配,上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带动堵杆相对于连接套运动,来实现打开和关闭出料嘴。然而,该灌装装置存在以下问题(l)气缸驱动装置直接与堵杆相连,容易造成产品污染;(2)为了避免流出的液体形成紊流,在出料嘴下端安装有滤网组件,由于滤网组件易残留液体,而且又暴露在空气中,因此易弄脏,导致产品污染,而且滤网清洗也不方便;(3)连接套与出料嘴的出口之间留有较长的距离,不仅会造成控制滞后,灌装不准确,而且,当阀关闭后,容易在此段残留液体,当灌装装置不工作时,残留液体暴露在空气中易污染,下次灌装时易进入产品中,不卫生;(4)无法实现灌装后即时充氮保护,无法满足高端产品保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灌装量可调节的液体灌装装置,减少产品污染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装量可调节的液体灌装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座上的锥形灌装阀和驱动装置,其中锥形灌装阀包括一个阀壳和一个可在阀壳内与之相对移动的阀芯,在该阀芯的下端设有锥形阀头,在所述阀壳上设有锥形出料口,该出料口与所述阀头配合;其关键在于所述阀壳或所述阀芯经杠杆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驱动装置与灌装阀完全分离,减少了产品污染隐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阀壳内腔的底部设有所述出料口,以实现精确灌装,且不会造成液体残留;在阀壳的中部内壁上设有第一凸环,该第一凸环的轴向剖面呈锥形;在所述锥形阀头之上的阀芯上设有第二凸环,该第二凸环的轴向剖面呈锥形;并且,当出料口完全关闭时,第二凸环的顶部在轴向上低于第一凸环的顶部,当出料口开度最大时,第二凸环的顶部在轴向上高于第一凸环的顶部。采用该结构的灌装阀,在不使用滤网组件的情况下,确保液体物料流动更加稳定,保证出料口处流出的液体成束,且关阀无冲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改进,在所述阀芯上设有气路,且该气路的出气口位于阀芯的下端面。通过气路可以实现充气氮功能,以满足高档油品灌装的需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改进,所述阀芯的上端伸出阀壳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并在该阀芯与所述阀壳的上端之间安装有开口朝下的U型密封圈;所述阀壳与所述杠杆传动装置的杠杆的端部相连。本专利技术的物料通道上仅仅安装一个动密封件,选用开口朝下的U型密封圈,无卫生死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阀芯的上端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经阀芯上的进料道与阀壳的内腔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是双行程气缸,主要由气缸体和伸縮杆构成,伸縮杆的下端伸出气缸体与所述杠杆传动装置的杠杆的端部相连。采用双行程气缸来实现双速灌装,保证更快的灌装速度和更高的灌装精度。在所述气缸体的内顶部与所述伸縮杆的上端之间设有常闭弹簧。在所述气缸体的内顶部安装有调整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1)驱动汽缸与灌装阀完全分离,减少产品污染隐患。 (2)独特的阀芯结构保证在无滤网组件的情况下灌装产品紊流成束,更符合卫生要求。(3)具有充氮功能,满足高档油品灌装的需要。 (4)灌装阀有快速慢速双速灌装功能,保证更快的灌装速度同时能保证更高的灌装精度。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灌装阀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灌装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端盖、2-第一 口 、 3-上密封圈、4-第二 口 、 5-挡圈、6-活塞环、7_第三口 、8_杠杆、9_支座、10_密封圈、11_调整螺钉、12-常闭弹簧、13-伸縮杆、14_下端盖、15-安装座、16-接头、17-安装环、18-套筒、18a-第一凸环、19-阀芯、19a-进料口、19b-气路、19c-第二凸环、19d-阀头、20-连接件、21-灌料嘴、22-气缸筒、23-下密封圈、24-第二电磁阀、25-第一电磁阀、26-第三电磁阀、27-称重模块、28-灌装容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的灌装量可调节的液体灌装装置主要由安装座15及安装在安装座15上的锥形灌装阀、气缸驱动装置和杠杆传动装置组成。其中,锥形灌装阀固定在安装座15的下方,由阀壳和装在阀壳内的阀芯19组成,阀壳由上部的套筒18和下部的灌料嘴21经连接件20相连构成,在套筒18的中部内壁上设有第一凸环18a,该第一凸环18a的轴向剖面呈锥形。在灌料嘴21的中心设有锥形出料口。阀芯19的下端设有锥形阀头19d,该阀头19d与灌料嘴21上的出料口液密封配合,用于将出料口打开或开闭。阀芯19的上端伸出套筒18,经螺钉固定在安装座15上,并在该阀芯19与阀壳的上端之间安装有开口朝下的U型密封圈10。在该阀芯19的上端设有进料口 19a,该进料口 19a经阀芯上的进料道与阀壳的内腔连通。在阀芯19的中心设有气路19b,该气路19b的出气口位于锥形阀头419d的下端面,进气口位于阀芯19伸出部分的侧壁上,并在进气口处安装接头16。在阀芯19的中部设有第二凸环19c,该第二凸环19c的轴向剖面呈锥形。第二凸环19c和第一凸环18a基本上相对应,当出料口完全关闭时,第二凸环19c的顶部在轴向上低于第一凸环18a的顶部,当出料口开度最大时,第二凸环19c的顶部在轴向上高于第一凸环18a的顶部。采用该结构的灌装阀,在不使用滤网组件的情况下,确保液体物料流动更加稳定,保证出料口处流出的液体成束,且关阀无冲击。 杠杆传动装置由杠杆8和支座9构成,支座9固定在安装座15的下方,该支座9与杠杆8的中部相铰接,杠杆8的一端设有安装环17,该安装环17套装在阀芯19的伸出部分上,并经螺钉与套筒18的上端固定连接,杠杆8的另一端与伸縮杆13的下端铰接。气缸驱动装置通过杠杆传动装置带动套筒18相对于阀芯19运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出料口,采用此气缸驱动装置与锥形灌装阀分离型结构,更好的防止产品污染。 气缸驱动装置固定在锥形灌装阀左上方的安装座15上,该气缸驱动装置为双行程气缸,主要由气缸筒22、上端盖1、下端盖14和伸縮杆13构成,其中气缸筒22的下端固定在安装座15上,在该气缸筒22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上端盖1和下端盖14,在气缸筒22内装有伸縮杆13,该伸縮杆13的上端设有活塞,下端从下端盖14伸出,在位于气缸筒22内的伸縮杆13上分别套装有上密封圈3、下密圈23和活塞环6,将气缸筒22的内腔由上至下依次分隔成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第三内腔和第四内腔,该第一、第二、第四内腔分别与气缸筒22上的第一口 2、第二口 4和第三口 7相通,在第三内腔内装有挡圈5。工作时,当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装量可调节的液体灌装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座上的锥形灌装阀和驱动装置,其中锥形灌装阀包括一个阀壳和一个可在阀壳内与之相对移动的阀芯,在该阀芯的下端设有锥形阀头,在所述阀壳上设有锥形出料口,该出料口与所述阀头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或所述阀芯经杠杆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缔潘海丰李正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