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9246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轨装置,其具有三阶段滑动的机制。该滑轨装置,利用第一导轨于一第一滑槽内进行第一阶段滑动,直到该第一导轨受到一第一定位组件的阻挡。接着该第二导轨借助于推动一滑套而带动该第二滑槽于该第一导轨上滑动以进行第二阶段滑动,当该滑套受到一第二定位组件定位时,该第二导轨停止滑动,使得该第二滑槽于该第二导轨上滑动以进行第三阶段滑动,直到设于壳体内侧的一扣件与第二导轨上的扣孔相扣合。该第二滑槽设置于该容置装置内壁,可以让容置装置更接近两侧固定滑轨装置的框架,以增加容置装置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关滑轨导引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三阶段移动以及将导轨机构配置 于容置壳体内部的滑轨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信息科技的进步,使得现今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个 人计算机的应用效益已经无法因应企业中高速且大量的数据处理的需求。为了顺应高速且 大量信息储存以及处理的需要,计算机信息业者开发出许多拥有专门功能的服务器,以提 供企业不同的使用需求。这些服务器都是放置于机柜中,由于服务器的机壳宽度不同,有分固定式及移动 式,固定式比较宽,可放入较多的电子组件,例如硬盘等。然而固定式的服务器机壳,由于 无法滑动,因此服务器有问题时,会有维护不易而耗费时间的问题。而移动式服务器,如图 1所示,该图为现有的服务器容置于机柜示意图。该移动式服务器17的表面借由固定组件 14锁固于支架12上,该移动式服务器17两侧设置有滑轨15,使得移动式服务器17可以根 据需要而借助于滑轨15的辅助而滑动。虽然移动式服务器17可以拉出,使得维修变得方 便,但是由于滑轨15设置于服务器壳体的两侧,因此会占用到机柜1的宽度空间,而使得移 动式的服务器17的壳体宽度变窄,使得能放的电子组件,例如储存媒体(硬盘)变少,而 影响到系统运行的效能极限。为了让移动式服务器可以克服空间不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例如美国专利 US. Pat. No. 4331369,揭露一种可以增加内部空间的轨道设计,其是利用至少一个薄型滑轨 的结构,滑设于一固定滑套内。虽然该技术可以增加空间,不过该技术仅能进行单一阶段的 滑动,因此当服务器完全移出机柜时,滑轨的强度可能无法支撑整个服务器。此外,又如美 国专利US. Pat. No. 6988626则揭露一种可以增加内部空间的轨道设计,其主要是在壳体的 下端设置一凹部,然后轨道设置于该凹部内。此外,该技术的滑轨也可以进行多段的移动。 然而在该技术中,由于需要在壳体下端设置凹部,因此整的服务器的厚度增加,进而影响到 机柜可以容置的服务器数量。综合上述,因此亟需一种滑轨装置及其容置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装置,其是在容置壳体内壁具有滑槽,使得滑轨 装置上的滑轨滑设在容置壳体内,而非在容置壳体的外侧,再利用滑轨与滑套组合完成三 阶段滑动而将滑设于滑轨上的容置壳体由柜体而滑移至柜体的外侧。滑轨滑设在容置壳体 内部,因此可以让容置壳体更贴近柜体的框架,以增加容置壳体的空间。此外,由于凭借其 中一件分离式的滑轨作为支撑件壳体的构件,使得壳体在拉出时更稳固。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轨装置,其包括有一壳体,其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侧板,该底板以及两侧板内形成一容置空间;一对滑轨模块,其分别设置于该壳体两侧的侧板上,每一滑轨模块更包括有一第一滑槽,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一滑槽内具有一第一定位组件 以及设置于该第一定位组件与该第一端之间的一第二定位组件;一滑座,其滑设于该第一滑槽内的第二端与该第一定位组件之间,该滑座滑动至 一第一位置时抵靠于该第一定位组件上;一第一导轨,其一端固设于该滑座上;一第二导轨,其滑设于该第一导轨上,该第二导轨的一端具有一抵靠体;一滑套,其设置于该滑座与该第二定位组件之间,该滑套提供容置该第一导轨以 及该第二导轨并抵靠于该抵靠体的一侧,该滑套滑动至一第二位置时与该第二定位组件相 卡合;以及一第二滑槽,其固设该侧板对应该容置空间内的侧壁上,该第二滑槽设置于该滑 套的一侧使该滑套位于该第二滑槽与该抵靠体之间,该第二滑槽与该第二导轨相滑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座更具有一结构本体,其与该第一导轨的一端相连接;以及一对滑板体,其分别设置于该结构本体的两侧,该对滑板体与该第一滑槽的内壁 相滑接。所述的滑轨装置,其中,该结构本体与该第一导轨间更具有一连接板。所述的滑轨装置,其中,该滑套更具有一结构本体,其上具有凹座,以提供容置该 第一导轨以及该第二导轨,该结构本体对应该第一定位组件的位置上更具有一开槽以提供 该第一定位组件通过。所述的滑轨装置,其中,该滑套更具有一对滑板体,其分别设置于该结构本体的两 侧,该对滑板体与该第一滑槽的内壁相滑接。所述的滑轨装置,其中,该第二定位组件更具有一固定板,其固设于该第一滑槽的内壁上;一弹性部,其连接于该固定板上;一连接板,其系连接于该弹性部上;以及一定位板,其具有一导引斜面,该导引斜面与该连接板间具有一定位槽。所述的滑轨装置,其中,每一侧板上更具有一第一定位口,在该壳体位于一初始位 置时,提供该连接板与弹性部相连接位置上的一折角结构嵌入。所述的滑轨装置,其中,该 第一滑槽内更具有一第三定位组件,其设置于该第一定位组件与该第二端之间。所述的滑轨装置,其中,该第三定位组件更具有一固定板,其固设于该第一滑槽上;一导引结构,其以一第一斜面与该固定板相连接;一凹部结构,其以一第二斜面与该导引结构相连接,该凹部结构提供容置该滑座; 以及一第三斜面,其与该凹部结构相连接。所述的滑轨装置,其中,更具有一卡勾体,该卡勾体连接于该滑套上且与对应侧板上的一第二定位口相卡合,该卡勾体于该滑套与该第二定位组件相卡合时,由一挡板释放 该卡勾体与该第二定位口的卡合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具有三阶段滑动的机制。该滑轨装置利用第一导轨于 一第一滑槽内进行第一阶段滑动,直到该第一导轨受到一第一定位组件的阻挡。接着该第 二导轨借助于推动一滑套而带动该第二滑槽于该第一导轨上滑动以进行第二阶段滑动,当 该滑套受到一第二定位组件定位时,该第二导轨停止滑动,使得该第二滑槽于该第二导轨 上滑动以进行第三阶段滑动,直到设于壳体内侧的一扣件与第二导轨上的扣孔相扣合。该 第二滑槽设置于该容置装置内壁,可以让容置装置更接近两侧固定滑轨装置的框架,以增 加容置装置内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服务器容置于机柜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滑轨装置实施例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滑轨装置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轨装置连接于支架示意图;图4A与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该滑轨装置第一阶段滑动示意图;图5A与图5B为本专利技术的滑轨装置第二阶段滑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滑轨装置第三阶段滑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弹性扣件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定位组件释放该滑套侧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套推抵该滑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脱离该第二导轨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座与第三定位组件相卡合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装设壳体于该滑轨模块示意图;图13A与图13B为本专利技术的该滑套使该第三定位组件释放该滑座动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柜;12-支架;14-固定组件;15-滑轨;17-移动式服务器; 2-滑轨装置;20-壳体;200-底板;201-侧板;202-容置空间;203-第一定位口 ;204-第 二定位口 ;21-滑轨模块;210-第一滑槽;2100-第一端;2101-第二端;2102-挡板;2103、 2104-凹槽;2105-固定板体;2106-固定孔;2107-通孔;211-第一定位组件;212-第二 定位组件;2120-固定板;2121-弹性部;2122-连接板;2123-定位板;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壳体,其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侧板,该底板以及两侧板内形成一容置空间;  一对滑轨模块,其分别设置于该壳体两侧的侧板上,每一滑轨模块更包括有:  一第一滑槽,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一滑槽内具有一第一定位组件以及设置于该第一定位组件与该第一端之间的一第二定位组件;  一滑座,其滑设于该第一滑槽内的第二端与该第一定位组件之间,该滑座滑动至一第一位置时抵靠于该第一定位组件上;  一第一导轨,其一端固设于该滑座上;  一第二导轨,其滑设于该第一导轨上,该第二导轨的一端具有一抵靠体;  一滑套,其设置于该滑座与该第二定位组件之间,该滑套提供容置该第一导轨以及该第二导轨并抵靠于该抵靠体的一侧,该滑套滑动至一第二位置时与该第二定位组件相卡合;以及  一第二滑槽,其固设该侧板对应该容置空间内的侧壁上,该第二滑槽设置于该滑套的一侧使该滑套位于该第二滑槽与该抵靠体之间,该第二滑槽与该第二导轨相滑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清杨棨錞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