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开关与具有供电开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9219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供电开关与具有供电开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供电开关用于包括电池模块、主机板与壳体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者可通过供电开关切断或提供电源供应,供电开关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与作动件,第一接头与电池模块电性连接;第二接头可选择性地与第一接头电性连接,且第二接头与主机板电性连接;作动件连接第二接头,使得作动件与第二接头连动,作动件的一部分外露于壳体外部,使用者可由壳体外部作动作动件,其中作动件具有断电位置与通电位置:在断电位置时,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分离,使得电池模块无法供应电源至主机板;在通电位置时,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电性连接,使得电池模块供应电源至主机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内建电池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电开关与具有供电开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电池模块可区分为内建式 与非内建式设计,其他差别在于非内建式电池可直接从笔记本型计算机外部将电池拔除, 因无电池供应电源而强制将其断电,至于内建式电池则由外部无法拔除电池。由于内建电池的笔记本型计算机或其他便携式电子装置越来越普遍,但其相对缺 乏自主式断电机构,以供使用者自行决定是否需断电。尤其是在长时间不使用或在运送便 携式电子装置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安全性,内建电池有使其断电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 自主式断电机构供内建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同时,此种自主式断电机构亦可供非 内建式电池的笔记本型计算机或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以增加使用者的便利性,而不需每 次皆藉由拔除电池方式进行断电。因此,目前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供电开关与具有供电开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以解 决先前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供电开关,其用于一便携式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具有供电开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用于一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 置包括电池模块、主机板与壳体,使用者可通过供电开关切断或提供电源供应,供电开关包 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与作动件,其中,第一接头与电池模块电性连接;第二接头可选择性 地与第一接头电性连接,并且第二接头与主机板电性连接;以及作动件连接第二接头,使得 作动件与第二接头连动,作动件的一部分外露于壳体外部,使用者可由壳体外部作动作动 件,其中,作动件具有断电位置与通电位置在断电位置时,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分离,使得 电池模块无法供应电源至主机板;在通电位置时,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电性连接,使得电池 模块供应电源至主机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供电开关,应用于具有内建式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 式电子装置包括主机板与壳体,且供电开关设置于内建式电池与主机板间,使得使用者可 通过供电开关切断或提供电源供应于主机板,供电开关具有一作动件,且作动件的一部分 外露于壳体外部,使得该使用者可由壳体外部作动于作动件,其中作动件具有断电位置与 通电位置在断电位置时,使得该内建式电池无法供应电源至主机板;在通电位置时,使得 内建式电池供应电源至主机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该供电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供内建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增加使用者的便利性, 而不需每次皆藉由拔除电池方式进行断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供电开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第一实施例在供电开关处于断电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第一实施例在供电开关处于过程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第一实施例在供电开关处于通电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第二实施例在供电开关处于断电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第二实施例在供电开关处于过程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第二实施例在供电开关处于通电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第三实施例在供电开关处于断电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第三实施例在供电开关处于过程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5C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第三实施例在供电开关处于通电位置的局部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供电开关1第一接头10第二接头20、20a、20b 作动件 30便携式电子装置90电池模块92主机板94壳体96开孔96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 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考图1、图2、图3A,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的第一实施例。图1为具有供 电开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供电开关的示意图,图3A为供电开关第一实施 例在断电位置的局部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电子装置90包括一电池模块92、一主机板94、一具有开孔962的 壳体96与一供电开关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90为笔记本型计算机。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供电开关1设置于电池模块92与主机板94间,且电池模块92内 建于壳体96内,因此无法由外部取出电池模块92,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使用者可自主性 地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开关1进行切换,藉以切断电池电源供应或者提供电池电源供应。电 池模块92的电源可供应至主机板94,以使便携式电子装置90能顺利工作。在本实施例中, 壳体96的开孔962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90的背面。供电开关1包括一第一接头10、一第二接头20以及一作动件30。其中,第一接头 10与电池模块92电性连接。电池模块92所储存的电力可通过第一接头10传递至第二接 头20,以将电源输出。 第二接头20可选择性地与第一接头10电性连接。进一步来说,第二接头20可位 于与第一接头10电性连接的位置(如图3C所示),而第二接头20亦可位于非与第一接头 10电性连接的位置(如图3A所示)。另外,第二接头20与主机板94电性连接。当第二接头20与第一接头10电性连 接时,电池模块92所储存的电力便可先后经由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20传递至主机板94 的各个零部件,供应其工作所需的电力。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20为相同类型的接头,若第一接头10为母接头,第二接 头20则为公接头,反之亦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20分别为相配合的 闸刀式接头(如图3A所示),由于其为常见用于电池接头类型,因此不再赘述其结构。惟须注意的是,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20的种类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以目前常 见的电池接头来说,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20亦可为相配合的弹片式接头、探针式接头或 排针(pin header)式接头等。由于前述接头属公知技术,因此不再赘述其结构。作动件30连接第二接头20,并且使得作动件30与第二接头20连动。如图2所 示,当作动件30向上滑动时,第二接头20亦同时向上滑动。作动件30的一部分外露位于 壳体96的开孔962位置(如图1所示),例如在作动件30表面形成一凸起部,使用者即可 藉由其手指或其他物品由壳体96外部推移凸起部,以作动作动件30。作动件30具有断电位置与通电位置。请一并参考图3A JB与3C,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供 电开关的第一实施例。图3A为供电开关处于断电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B为在供电开关 处于过程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3C为供电开关处于通电位置的局部示意图。需注意的是, 图3A至3C的示意图中省略了作动件30,其主要显示第一接头10与第二接头20的相对位 置。如图3A所示。在断电位置时,第二接头20与第一接头10分离,使得电池模块92 无法通过第二接头20供应电源至主机板94。此断电状态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90长时间 不使用或在运送便携式电子装置90时。在本实施例中,作动件30在断电位置移至通电位置的移动路径为直线运动,由于 第二接头20与作动件30连动,因此第二接头20亦为直线运动。进一步来说,作动件30在 断电位置移至通电位置的路径为平行于壳体的方向移动,使用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90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开关,用于一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电池模块、一主机板与一壳体,一使用者可通过该供电开关切断或提供电源供应,该供电开关包括:一第一接头,该第一接头与该电池模块电性连接;一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可选择性地与该第一接头电性连接,并且该第二接头与该主机板电性连接;以及一作动件,该作动件连接该第二接头,使得该作动件与该第二接头连动,该作动件的一部分外露于该壳体外部,该使用者可由该壳体外部作动该作动件,其中该作动件具有一断电位置与一通电位置:在该断电位置时,该第二接头与该第一接头分离,使得该电池模块无法供应电源至该主机板;在该通电位置时,该第二接头与该第一接头电性连接,使得该电池模块供应电源至该主机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晟戴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