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9945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海水过滤器,包括壳体和滤芯,壳体呈桶状,且壳体的上端开口,下端密封,柱状的滤芯从壳体的上端开口端插入壳体内部,在壳体内部的上端开口端与滤芯的上端之间的连接处及壳体内部的最下端底端与滤芯底端接触处设置有非金属绝缘层。设置的非金属绝缘层将滤芯与壳体内部隔开,使其不接触,从而降低电接触及电位差反应,防止腐蚀,提高了滤芯和壳体的使用寿命,另外非金属绝缘层使得过滤器在安装或维护时,可以缓冲滤芯与壳体间的碰撞,避免破坏壳体内部的涂层,间接地提高了整个海水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上的与船有关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水过滤 器,应用于船舶的舷外水的海水管路系统中。
技术介绍
海水过滤装置做为一种航海船舶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担负着船舶动力设备冷 却、火灾消防和日用清洗海水供给等重要任。但是由于海水过滤装置长期接触海水,必然遭 到腐蚀和污染两大难题的困扰。海水过滤装置的防蚀和防污研究一直是航海船舶学的重要 研究课题之一。海水过滤装置,尤其是海水泵入口前的一段管路,包括格栅、阀箱、通海阀和海水 过滤器等又是海水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其中的海水过滤器成为整个海水过滤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污损和腐蚀不仅影响设备正常运行,还会引起内舱腐蚀甚至进水事故。海水过滤器主要由滤芯、壳体、过滤器盖以及放气塞、放泥沙塞等组成。海水过滤 器防污就是保证滤网不被海生物污损,确保吸人海水畅通无阻。滤芯一般都由耐污损的金 属制成,例如“铜”,实验证明,铜在浅海和深海海洋环境中,典型腐蚀速度为0. 5 2密尔/ 年。铜在海水中会产生轻微腐蚀,而铜的防污能力恰恰是由其轻微腐蚀产生的氧化亚铜形 成的。因此,维持铜的轻微腐蚀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铜与比自身电位负的金属接触(如 铁)或者受到阴极保护(如锌块),将会抑制铜的抗污损性能,这就是为什么常在铜滤网上 仍能看到海生物(如藤壶)附着的原因所在。因此,安放在钢质壳体内的铜滤网必须与壳 体可靠绝缘。而一般情况下,海水过滤器的壳体由碳钢制成,滤芯的材质为铜或不锈钢,由于电 偶腐蚀效应与接触金属的电位差、面积比和距离有关。在海水过滤器中碳钢和低合金钢的 电位为一 0. 35 一 0. 45V,而铜及铜合金为一 0. 1 +0. 15V (相对氢电极)。钢和铜电位 相差很大;另外,滤芯和壳体间距离很小,而且有电接触;而面积比则与滤芯的半径和滤片 厚度之比有关。多种不利因素均加重了海水过滤器壳体的腐蚀。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下的海水过滤器由于多种原因经常发生壳体内部严重的溃疡 状腐蚀乃至穿孔破坏。而且还应该看到,壳体自身腐蚀只是海水过滤器防蚀和防污问题的 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壳体腐蚀给铜滤芯提供了阴极保护,进一步抑制了铜滤网的防污 作用。故现需要一种能有效地防止过滤器壳体和滤芯之间的电接触和电位差反应,防止 壳体腐蚀的海水过滤器,且该过滤器并需维护保养方便,使用寿命也应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由于过滤器壳体和滤芯之间的电位差反应造成的海水过滤器壳 体的腐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过滤器,该海水过滤器在过滤器壳体与滤芯间增加了非 金属绝缘层,能有效地杜绝滤芯与滤器壳体间的电接触及电位差反应,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另外,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只需将滤芯从滤器壳体内提出,然后对滤芯中的杂质 进行清理即可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一种海水过滤器,包括壳体和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呈桶状,且壳体的上端开口,下端密封,柱状的滤芯从壳体的上端开口 端插入壳体内部,壳体内部与滤芯的接触处设置有将滤芯与壳体内部隔开的非金属绝缘层。设置的非金属绝缘层为本专利技术的关键部分,目的为防止滤芯与壳体内部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海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部与滤芯的接触处设 置的使其隔开的非金属绝缘层,该非金属绝缘层的具体位置为壳体内部的上端开口端与滤 芯的上端之间的连接处及壳体内部的最下端底端与滤芯底端接触处。非金属绝缘层设置于上述两处,即可保证滤芯不与壳体内部接触,大大降低了接 触所产生的电接触及电位差反应,防止腐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海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绝缘层具体为一厚度 为2 6mm的橡胶层。非金属绝缘层采用橡胶层制成,橡胶层非但有防止接触并绝缘的效果,并能起到 缓冲航海船舶在航行中的颠簸造成的滤芯与壳体之间的碰撞,间接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 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海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绝缘层也可使用厚度 为2 6mm的尼龙层。尼龙层也可作为一种非绝缘材料使用于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降低了成本。由于壳体内表面本身也有涂装,滤芯多次提出或安装新滤芯也可能会碰伤过滤器 壳体内表面的涂装,增加了的非金属绝缘层可以缓冲滤芯与壳体间的碰撞,避免破坏壳体 内部的涂层。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海水过滤器,获得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海水过滤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2.本专利技术降低了过滤器壳体和滤芯之间的电接触及电位差反应,提高了防腐蚀效 果,延长了滤芯和壳体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设置了非金属绝缘层,使得滤芯在取出,插入或重新安装时缓冲滤芯与 壳体间的碰撞,防止壳体内部的涂层给刮伤或刮坏,提高了整个海水过滤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海水过滤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海水过滤器的壳体内部的上端开口端与滤芯的上端之间的连接 处的内部具体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海水过滤器的壳体内部的最下端底端与滤芯底端接触处的内部 具体结构放大图。图中A-壳体内部的上端开口端与滤芯的上端之间的连接处,B-壳体内部的最下 端底端与滤芯底端接触处,1-壳体,2-滤芯,3-非金属绝缘层,4-海水注入孔,5-海水滤出 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海水过滤器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首先将2飞mm厚度的橡胶层制成的非金属绝缘层3分别 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海水过滤器的壳体1内部的上端开口端与滤芯2的上端之间的连接处A及 壳体内部的最下端底端与滤芯底端接触处B,然后将滤芯从壳体上端的开口端插入,并安装 到位。实施例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首先将2飞mm厚度的尼龙层制成的非金属绝缘层3分别 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海水过滤器的壳体1内部的上端开口端与滤芯2的上端之间的连接处A及 壳体内部的最下端底端与滤芯底端接触处B,然后将滤芯从壳体上端的开口端插入,并安装 到位。尼龙层制成的非金属绝缘层3,虽然耐腐蚀效果不如橡胶层,但其成本较低,可用 于小型航海船舶用的海水过滤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海水过滤器,由于设置有非金属绝缘层将滤芯2与壳体1内 部隔开,使其不接触,从而降低电接触及电位差反应,防止腐蚀,提高了滤芯和壳体的使用寿命ο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工作时海水沿图中箭头方向从壳体中上段外部设置的海 水注入孔4进入,经过滤芯2过滤后,再从海水滤出孔5滤出,供给航海船舶各个部分使用, 而维护保养时,只需打开壳体1上部,将滤芯从壳体内抽出,清洗后重新装入滤芯即可,更 换滤芯也同样如此,由于设置有非金属绝缘层5,安装或维护时,可以缓冲滤芯与壳体间的 碰撞,避免破坏壳体内部的涂层,即间接地提高了整个海水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实际使用效果极佳,适用航海船舶的舷外水海水管 路系统的海水供给领域。权利要求1.一种海水过滤器,包括壳体(1)和滤芯O),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呈桶状,且壳体的上端开口,下端密封,柱状的滤芯从壳体的上端开口端插 入壳体内部,壳体内部与滤芯的接触处设置有将滤芯与壳体内部隔开的非金属绝缘层(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部与滤芯(2) 的接触处设置的使其隔开的非金属绝缘层(3),该非金属绝缘层的具体位置为壳体内部的 上端开口端与滤芯的上端之间的连接处及壳体内部的最下端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水过滤器,包括壳体(1)和滤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呈桶状,且壳体的上端开口,下端密封,柱状的滤芯从壳体的上端开口端插入壳体内部,壳体内部与滤芯的接触处设置有将滤芯与壳体内部隔开的非金属绝缘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菊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