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池塘移养梭鱼控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9465 阅读:4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淡水池塘移养梭鱼控藻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针对富营养池塘养殖水体蓝藻频频爆发的难题,引入只能在海水里繁殖的河口海洋鱼类梭鱼,滤食藻类同时吞食腐屑物质,达到持续彻底净化池塘养殖水环境的目的。本方法的特征在于往池塘富营养水体中移养梭鱼;移养前经过逐步淡化处理,让他们适应淡水生活环境,淡化年龄小于24个月月龄,采取保活运输方法转移到需要净化的池塘中;根据梭鱼在池塘水环境中的密度情况逐年捕大留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池塘养殖富营养化水体的藻类含量,通过收获增殖的梭鱼将水中的氮磷营养盐和底质中腐殖质带出水体,大大提高移养水体水质,控制藻类爆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近岸河口海洋鱼类移养控制自然富营 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含量的方法,是适用于水库、池塘、人工湿地系统等富营养水体环境中 预防和控制出现高藻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输入自然水体,自然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池塘养 殖投料多,粪便和残饵大量积累,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生长,每年夏秋高温季节,水中藻类过 度生长,池塘养殖蓝藻频频爆发,恶臭难闻,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失衡,影响渔业生产。目前国内外的控藻方法有三类一类是易造成二次污染和残留但见效快的化学 法;一类是费时费力成本很高的物理法;还有一类是生物法,生物法因除藻成本低,没有副 产物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特殊的有机体控制藻类或控制其食物链组 成成分的生长。在生物方法中,土著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程度较重水体中恢复率一直不高, 风眼莲等外来植物会造成物种入侵,使用微生物控制藻类存在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国外 通过投放肉食性鱼类或人工捕捞来去除水体中食浮游动物的鱼类,提高水体中浮游动物的 种群数量来控制藻类含量,此方法在大水面和深水体中作用不明显,成功率不高。国内通过 放养鲢、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淡水池塘移养梭鱼控藻方法,在池塘养殖水体中移养梭鱼;移养前经过逐步淡化处理,让他们适应淡水生活环境,淡化的规格为全长2-5厘米或养殖24个月内的鱼种,然后采取就近或远距离保活运输方法转移到需要净化的水环境中养殖;移养的鱼按不同的年龄分级或混合移养;根据增殖的梭鱼在水环境中生物量的密度情况逐年捕大留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清发陈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