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8584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其包括蓄冷剂、蓄冷热交换器和压力平衡装置,所述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进气阀组和泄气阀组,所述进气阀组包括第一阀体、进气口、第一弹簧、第一钢球、第一压紧螺母和第一密封垫片,所述泄气阀组包括第二阀体、泄气口、第二弹簧、第二钢球、第二压紧螺母和第二密封垫片,所述进气阀组和所述泄气阀组均安装在所述蓄冷热交换器的顶部;所述蓄冷剂置于所述蓄冷热交换器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蓄冷效果佳,可防止因蓄冷热交换器内的蓄冷剂在热循环过程中因其体积热胀冷缩造成蓄冷热交换器的变形和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其属于蓄冷
,安装于蓄冷热交换器的顶部,起到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作用, 防止因热交换器内的蓄冷剂在热循环过程中因其体积热胀冷缩造成交换器的变形和破坏。
技术介绍
一般的蓄冷热交换器是内部放置有相变蓄冷材料,其具有蓄冷剂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的功能,是一个密闭容器。在热循环过程中,相变蓄冷材料在从液态经冷却变为固相后,体积会增大10%, 而由固相经冷却变为固相后,体积会增大10%,而由固相经加热变为液态后,体积会缩小 10 %,所以,国内外目前已在使用的蓄冷热交换器为了防止因热交换器内的蓄冷剂在热循环过程中其体积热胀冷缩造成交换器的变形和破坏,在灌装蓄冷材料时,留出足够的空间, 灌装蓄冷材料的体积一般为蓄冷热交换器内容积的75%左右。而蓄冷热交换器装了本专利技术压力平衡装置后,可以自动保持因热交换器内的蓄冷剂在热循环过程中其体积热胀冷缩过程中的内外压力平衡,因此,在灌装蓄冷材料时,留出的空间要小的多,灌装蓄冷材料的体积可以为蓄冷热交换器内容积的85%左右。即增加了蓄冷材料的容量,又可以避免交换器的变形和破坏。故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来弥补习知技术的这些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蓄冷效果佳,其内外压力平衡作用可防止因蓄冷热交换器内的蓄冷剂在热循环过程中因其体积热胀冷缩造成蓄冷热交换器的变形和破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其包括蓄冷剂、蓄冷热交换器和压力平衡装置,所述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进气阀组和泄气阀组,所述进气阀组包括第一阀体、进气口、第一弹簧、第一钢球、第一压紧螺母和第一密封垫片,所述泄气阀组包括第二阀体、泄气口、第二弹簧、第二钢球、第二压紧螺母和第二密封垫片,所述进气阀组和所述泄气阀组均安装在所述蓄冷热交换器的顶部;所述蓄冷剂置于所述蓄冷热交换器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所述第一压紧螺母紧密套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垫片上方,所述第二压紧螺母紧密套设在所述第二密封垫片上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所述第一钢球活动设于所述进气口,且所述第一钢球与所述第一弹簧抵接;所述第二钢球活动设于所述泄气口,且所述第二钢球与所述第二弹簧抵接。通过上述各元件的相互结合,蓄冷热交换器内存放的相变蓄冷材料在冷热循环过程中,从液态经冷却变为固相后,体积会增大8%左右,此时,蓄冷热交换器顶部的气体因被压缩而压强升高并克服泄气阀组弹簧力,顶开钢球,排泄到外部,此时,内外压力恢复平衡, 钢球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位封闭泄气口。而由固相经加热变为液态后,体积会缩小8%,此时,蓄冷热交换器顶部空间因扩大而造成真空,外部大气克服进气阀组弹簧力,顶开钢球进入交换器内部,此时,内外压力恢复平衡,钢球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位封闭进气口。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蓄冷效果佳,可防止因蓄冷热交换器内的蓄冷剂在热循环过程中因其体积热胀冷缩造成蓄冷热交换器的变形和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优选的,如图1所示,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1,其包括蓄冷剂(未图示)、蓄冷热交换器2和压力平衡装置3,所述压力平衡装置3包括进气阀组4和泄气阀组5,所述进气阀组4包括第一阀体41、进气口 42、第一弹簧43、第一钢球44、第一压紧螺母45和第一密封垫片46,所述泄气阀组5包括第二阀体51、泄气口 52、第二弹簧53、第二钢球M、第二压紧螺母55和第二密封垫片56,所述进气阀组4和所述泄气阀组5均安装在所述蓄冷热交换器2的顶部;所述蓄冷剂置于所述蓄冷热交换器2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所述第一压紧螺母紧密套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垫片上方,所述第二压紧螺母紧密套设在所述第二密封垫片上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所述第一钢球活动设于所述进气口,且所述第一钢球与所述第一弹簧抵接;所述第二钢球活动设于所述泄气口,且所述第二钢球与所述第二弹簧抵接。本专利技术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中,蓄冷热交换器内存放的相变蓄冷材料在冷热循环过程中,从液态经冷却变为固相后,体积会增大8%左右,此时,蓄冷热交换器顶部的气体因被压缩而压强升高并克服泄气阀组弹簧力,顶开钢球,排泄到外部,此时,内外压力恢复平衡,钢球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位封闭泄气口。而由固相经加热变为液态后,体积会缩小8%,此时,蓄冷热交换器顶部空间因扩大而造成真空,外部大气克服进气阀组弹簧力,顶开钢球进入交换器内部,此时,内外压力恢复平衡,钢球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位封闭进气口。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蓄冷效果佳,可防止因蓄冷热交换器内的蓄冷剂在热循环过程中因其体积热胀冷缩造成蓄冷热交换器的变形和破坏。综上所述实施例不过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最佳实施方案,不可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工作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所做的不超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调整和改动,应该认为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其包括蓄冷剂、蓄冷热交换器和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进气阀组和泄气阀组,所述进气阀组包括第一阀体、进气口、第一弹簧、第一钢球、第一压紧螺母和第一密封垫片,所述泄气阀组包括第二阀体、泄气口、第二弹簧、第二钢球、第二压紧螺母和第二密封垫片,所述进气阀组和所述泄气阀组均安装在所述蓄冷热交换器的顶部;所述蓄冷剂置于所述蓄冷热交换器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螺母紧密套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垫片上方,所述第二压紧螺母紧密套设在所述第二密封垫片上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球活动设于所述进气口,且所述第一钢球与所述第一弹簧抵接;所述第二钢球活动设于所述泄气口,且所述第二钢球与所述第二弹簧抵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其包括蓄冷剂、蓄冷热交换器和压力平衡装置,所述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进气阀组和泄气阀组,所述进气阀组包括第一阀体、进气口、第一弹簧、第一钢球、第一压紧螺母和第一密封垫片,所述泄气阀组包括第二阀体、泄气口、第二弹簧、第二钢球、第二压紧螺母和第二密封垫片,所述进气阀组和所述泄气阀组均安装在所述蓄冷热交换器的顶部;所述蓄冷剂置于所述蓄冷热交换器内。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蓄冷效果佳,可防止因蓄冷热交换器内的蓄冷剂在热循环过程中因其体积热胀冷缩造成蓄冷热交换器的变形和破坏。文档编号F25D29/00GK102288005SQ201110158418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廖培忠, 黄洪滔 申请人:广州赛能冷藏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冷热交换器的内外压力平衡装置,其包括蓄冷剂、蓄冷热交换器和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进气阀组和泄气阀组,所述进气阀组包括第一阀体、进气口、第一弹簧、第一钢球、第一压紧螺母和第一密封垫片,所述泄气阀组包括第二阀体、泄气口、第二弹簧、第二钢球、第二压紧螺母和第二密封垫片,所述进气阀组和所述泄气阀组均安装在所述蓄冷热交换器的顶部;所述蓄冷剂置于所述蓄冷热交换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培忠黄洪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赛能冷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