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的截流井,尤其涉及截污出水管标高大于进水管渠标高的承压截流井。
技术介绍
城市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会造成严重的水体及自然环境污染,为保护环境降低污染,常用的应对措施是将其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附属构筑物。传统的截流井均为重力流截流井,其截污出水管标高低于进水管渠标高,截流井内水流处于重力流状态。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城市附近的江河等水体的常水位较高,江提及沿江地区地势的加高导致原有直排入江的合流管渠埋深很大,甚至达到10米以上,为降低施工难度和造价,对原有直排式合流管渠截流时常采用埋深相对较小的截流干管,因而在截流改造过程中出现截污出水管标高大于进水管渠标高的承压截流井。这种截流井内污水处于承压状态,截流井型一般设计成矩形,进水管渠位于截流井中部,溢流堰采用矩形堰,它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即井内极易产生淤积,矩形堰在雨水量大时排水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截流井内淤积和雨水量大时尽快排放多余流量的偏心式曲线堰截流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偏心式曲线堰截流井的井内竖直设有曲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心式曲线堰截流井,其特征是:在所述截流井内竖直设有曲线溢流堰(1),所述曲线溢流堰(1)将截流井分隔成截流井室(12)和溢流井室(13), 所述截流井室(12)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截流井室(12)的下端设有污水入口(7),所述截流井室(12)的上端设有截流污水出口(14),所述污水入口(7)的外侧内壁(71)与截流井室(12)的内壁相切,所述污水入口(7)的内径小于截流井室(12)的内径的一半;在所述截流井室(12)内竖直设有截污出水立管(2),所述截污出水立管(2)的下端口(21)处于污水入口(7)的顶端和底端的标高范围内,所述截污出水立管(2)的下端口(2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民,张仪萍,周永潮,张土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