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盘式泡泡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33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舞台效果用轮盘式泡泡发生器,它由吹风装置,轮盘转动装置,及外壳构成,其特点是电机通过轴与轮盘连接,风扇固定在外壳的背面,轮盘上开有多个孔并固定在外壳的前端,还有一皂液盒挂在外壳的前端,轮盘的下部浸入皂液盒的皂液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合适的风力,合理的转速及良好的出风方向及范围,从而生产出的气泡不仅数量多,直径均匀,而且出泡速度恒定、平稳、连续。(*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舞台效果产品,具体地说是一种轮盘式泡泡发生器。目前为了烘托舞台效果,常常在演出过程中需要一些飘忽移动、晶莹剔透的气泡来渲染,从而使演出效果更加完美、灿烂。现常用的办法是将齿轮浸入皂液中,然后用风扇吹,该办法存在形成泡泡不均匀,成泡率低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气泡繁多、安全可靠的轮盘式泡泡发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吹风装置、轮盘转动装置及外壳构成,其特征是电机通过轴与轮盘连接,风扇固定在外壳的背面,轮盘上开有多个小孔并固定在外壳的前端,还有一皂液盒挂在外壳的前端,轮盘的下部浸入皂液盒内皂液中。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合适的风力,合理的转速及良好的出风方向及范围,从而使产生的气泡不仅数量多,直径均匀,而且出泡速度恒定、平稳、连续;由于采用皂液和电机隔离、安全接地等措施,使得整台设备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安全可靠;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流畅的曲线设计,紧凑的结构及超轻的金属材料制作,所以它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外观美、噪音低等一系列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吹风装置1由风扇网1-1和风扇1-2组成,风扇网1-1起安全作用,防止人体及物体触及风扇1-2,风扇是产生气泡的动力,风扇和风扇网固定在背板上;轮盘转动装置1-2由电机2-1、电机支架2-2、联轴节2-3、传动轴2-4和轮盘2-5组成,电机是带动轮盘转动的动力,电机支架控制了电机的高度及振动,联轴节、传动轴将电机的运动传递给轮盘,轮盘是产生气泡的零件,它上面孔的大小及幅条的位置、尺寸,决定了气泡的大小及数量,电机轴和电机支架固定在底板上;皂液盒3是贮存皂液的容器,挂在底板上。外壳4由两个蝶形螺丝4-1、提手4-2、底板4-3、背板4-4和盖板4-5组成。松开蝶形螺丝、转动提手、提手上的自固螺柱可在盖板弧形槽中移动,转动至你所需要的角度,锁紧螺丝,将其悬挂于高处,注入皂液,接上电源,本技术就可以一定的速率和角度产生气泡,底板、盖板、背板三者通过螺钉把所有的零部件连接在一起。本技术在使用时电机驱动轮盘转动、轮盘转动时沾上皂液,皂液在轮盘开孔处形成液态薄膜、液态薄膜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气泡,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权利要求一种轮盘式泡泡发生器,它由吹风装置、轮盘转动装置及外壳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通过轴与轮盘连接,风扇固定在外壳的背面,轮盘上开有多个孔并固定在外壳的前端,还有一皂液盒挂在外壳的前端,轮盘的下部浸入皂液盒内的皂液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了一种舞台效果用轮盘式泡泡发生器,它由吹风装置,轮盘转动装置,及外壳构成,其特点是电机通过轴与轮盘连接,风扇固定在外壳的背面,轮盘上开有多个孔并固定在外壳的前端,还有一皂液盒挂在外壳的前端,轮盘的下部浸入皂液盒的皂液中。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合适的风力,合理的转速及良好的出风方向及范围,从而生产出的气泡不仅数量多,直径均匀,而且出泡速度恒定、平稳、连续。文档编号A63J5/00GK2403476SQ99256749公开日2000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伟江, 舒斌 申请人:佑图物理应用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盘式泡泡发生器,它由吹风装置、轮盘转动装置及外壳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通过轴与轮盘连接,风扇固定在外壳的背面,轮盘上开有多个孔并固定在外壳的前端,还有一皂液盒挂在外壳的前端,轮盘的下部浸入皂液盒内的皂液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江舒斌
申请(专利权)人:佑图物理应用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