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8185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疗装置,是利用一电源驱动,其包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是经该电源驱动而发射诊疗光;以及一偏光片,是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射诊疗光的方向。据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疗装置可由低照度光源达到诊疗效果,以利于可携式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疗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低照度光源的光疗装置。
技术介绍
基于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医疗美容产业日益兴旺,其中发展出的光线治疗法已成为趋势,其可用于治疗青春痘、粉刺、淡斑、除疤、除纹、美白等。如医学期刊报告指出, 造成青春痘红肿发炎的痤疮杆菌含有一种内紫质的物质,其会与蓝光(波长范围约400至 470nm)起作用而产生自由基,进而破坏痤疮杆菌,改善青春痘的红肿发炎。此外,红光(波长范围约600至700nm)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及抗发炎的功效;黄光(波长范围约550至 600nm)可改善皮肤细胞的交替循环、更生皮肤等;而绿光(波长范围约500至550nm)则可调节皮肤腺体功能、减低油脂亢奋、暗疮等。据此,可依据个人不同需求,由不同波长的光源进行光疗,以达美容或治疗目的。目前除了使用激光光或脉冲光进行光疗,更已积极发展一般光源或发光二极管 (LED)光源来取代上述高强度光源。但目前LED光源仍有实用上的问题,其主因在于LED光源较弱,低功效的光源无法发挥疗效,但若使用高功率的LED光源,则难以发展体积小且重量轻的可携式光疗系统,无法取代目前脉冲光技术。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可有效缩小整体体积且降低重量的LED光疗装置,以便于使用者居家自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携式的光疗装置,以便能由低照度光源达到光疗目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疗装置,是利用一电源驱动,包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是经该电源驱动而发射诊疗光;以及一偏光片,是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射诊疗光的方向。据此,本专利技术由偏光片增加诊疗光的穿透能力,使诊疗光可传递至照射部的深层处,因此即使使用低照度光源,仍可发挥诊疗效果。由此,本专利技术的光疗装置可使用低照度光源,故可有效缩小体积并降低重量,可供使用者居家自用。本专利技术的光疗装置还可包括一具有一出光口的壳体,其中偏光片是装设于该壳体的出光口处,且发光二极管模块是设置于壳体的内部。本专利技术的光疗装置可外接电源而驱动或使用电池作为驱动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电源。在此,电池可为充电式电池、普通电池或微型电池。较佳为,本专利技术的光疗装置是使用电池作为电源,以方便携带。据此,于本专利技术中,该光疗装置的壳体内可具有一电源放置部, 以容置该电源。于本专利技术中,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可包括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及一电路板,其中发光二极管元件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而电路板可与该电源电性连接,以驱动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此,本专利技术的光疗装置还可包括一控制模块,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以操控发光二极管元件的明暗状态。于本专利技术中,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可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且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可分别发射不同波长范围的诊疗光。举例而言,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可分别发射400 至 440nm、440 至 470nm、500 至 550nm、550 至 600nm、600 至 700nm、700 至 IOOOnm 等波长范围的诊疗光。据此,使用者可视个人需求,由操控控制模块,使发光二极管元件分别呈现明亮或非明亮状态,以使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射所需波长的诊疗光。于本专利技术中,该偏光片可为一线性偏光片,以便使发光二极管模块所发射的诊疗光过滤为线偏极光。于本专利技术中,该发光二极管模块所发射的诊疗光强度可约为2mW/cm2至4mW/cm2, 以利于光疗装置可携式的设计。附图说明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惟需注意的是,以下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附图中的元件数目、形状及尺寸可依实际实施状况而随意变更,且元件布局状态可更为复杂。本专利技术亦可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疗装置系统方块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疗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疗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疗装置示意图。图5是痤疮杆菌接种于培养皿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是为本实施例光疗装置的系统方块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疗装置,是利用一电源21驱动,其包括一壳体11 ;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2,是经该电源21驱动而发射诊疗光且设置于该壳体11的内部;一偏光片13,是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12发射诊疗光的方向;以及一控制模块14,是与发光二极管模块12电性连接,以操控发光二极管模块12的明暗状态。更详细地说,该发光二极管模块12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121、 122及123与一电路板124,其中发光二极管元件121、122及123是与电路板124电性连接,而电路板1 是与电源21电性连接,以驱动该发光二极管元件121、122及123,而该控制模块14是与电路板124电性连接,以操控发光二极管元件121、122及123的明暗状态。 在此,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偏光片13是为一线性偏光片。请参见图2,是为本实施例的光疗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光疗装置的壳体11具有一出光口 111,而偏光片13是装设于该壳体11的出光口 111处,且该发光二极管模块12是设置于壳体11的内部。此外,本实施例的光疗装置是使用电池作为电源21,据此,如图2所示,该光疗装置的壳体11内具有一电源放置部112,以容置该电源21。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发光二极管模块12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121、 122及123,其可分别发射440nm-470nm、500nm-550nm及600nm-700nm不同波长范围的低照度诊疗光(强度约为2mW/cm2),而该控制模块14具有多个切换元件141、142、143及144。 据此,使用者可视个人需求,由控制模块14的切换元件141、142及143,分别操控发光二极管元件121、122及123呈现明亮或非明亮状态,使发光二极管模块12发射所需波长的诊疗光。举例说明,若使用者欲使用440nm-470nm波长范围的诊疗光来治疗痤疮,则可按压对应发光二极管元件121的切换元件141,使发光二极管元件121发射440nm-470nm波长范围的诊疗光;若使用者欲使用500nm-550nm波长范围的诊疗光来改善肤色暗沉,则可按压切换元件144,先使呈按压状的切换元件141弹起,控制发光二极管元件121不再发射诊疗光,接着,按压对应发光二极管元件122的切换元件142,以使发光二极管元件122发射 500nm-550nm波长范围的诊疗光;同样地,若使用者欲使用600nm-700nm波长范围的诊疗光来促进伤口愈合,则可先按压切换元件144,使发光二极管元件122不再发射诊疗光,再按压对应发光二极管元件123的切换元件143,使发光二极管元件123发射600nm-700nm波长范围的诊疗光。当然,使用者亦可同时按压两个以上的切换元件,以使发光二极管模块12 发射两种波长范围的诊疗光。最后,若欲控制发光二极管模块12不再发射诊疗光,可按压切换元件144,使原本呈按压状的切换元件弹起,发光二极管模块12则不再发射任何诊疗光。实施例二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光疗装置大致与实施例1所述的光疗装置相同,惟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控制模块14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疗装置,是利用一电源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经该电源驱动而发射诊疗光;以及一偏光片,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射诊疗光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育嘉杨伊雯张荣监曹嘉惠陈燕春施学兢
申请(专利权)人:福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