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汝想专利>正文

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的球体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91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的球体玩具,包括螺合一起的上、下球体、齿动环座及动力座,下半球体顶端设有对称凹槽,供齿动环座外侧延伸出的一对凸体插合,齿动环座内部及侧缘分别设有环齿及环槽,动力座内装有动力源与减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导动齿轮齿接齿动环座内环齿,可将动力传给球体,球体遇障碍物时,动力座可导动齿轮沿环齿爬升至齿动环座最高点,使重心位置改变,球体改变方向翻转而脱离障碍物,其趣味性强,保障儿童安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尤指一种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的球体玩具。传统的球状玩具,是借其自身的弹力,受压后朝反方向反弹回来,其反弹的方向必定是受压面的正后方,未受压时球体并不会自动移动,一个静止不动的玩具,是很难引起儿童玩耍的举趣,而借助反弹的作用,在目前狭窄的生活空间,是很不适合在室内玩耍,如果到外面玩耍,儿童的安全又得不到保障,这些就是现行球体玩具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借助外力即可自行移动,并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的球体玩具,以克服传统球体玩具的缺点。本技术结构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A是动力座2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B是动力座2内部结构另一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遇障碍物时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遇另一障碍物时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遇障碍物时的动力座自动爬升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的示意图。图8A和图8B是本技术自动翻转改变重心时的两种状态侧视图。参看图1、图2、图3,本技术由齿动环座1、动力座2、下半球体3及上半球体4组成,其中齿动环座1两侧周缘设有环槽10,座体内环面备有环齿11,该齿动环座1周缘延伸有一对偏心设计的凸体12,以利于动力座2爬升至齿轮环座1顶端时容易造成动心改变的翻转效果;动力座2有一容置室20,用于容纳动力源21及减速齿轮组22,两侧则延伸可掀式电池箱23,其内设有可放置电池2H的电池室2C,并于内面设有数个轴杆插座24,是供后述齿轮轴杆组2C穿入,底部两端则安装有对称放置的滚珠25,此滚珠25与上述环槽10接触,同时动力源21延伸有一轴杆26,该轴杆26一端套结一蜗杆27,以便与减速齿轮组22齿接,而减速齿轮组22是由第一齿轮28、第二齿轮29、第三齿轮2A及导动齿轮2B相互齿合组成,该第一齿轮28是与蜗杆27相齿合,导动齿轮2B则与上述齿动环座1的环齿相互齿合,利用齿轮轴杆组2C的第一、第二及第三轴杆2D、2E、2F分别贯穿第一齿轮28、第二齿轮29、第三齿轮2A及导动齿轮2B的轴心,并穿入轴杆插座24内,使其稳固,再借装设于电池箱23内的电池2H供应动力源21转动的所需的电力,可将动力源21产生的高转速经减速后传递给齿动环座1;下半球体3顶端适当处设有对称凹槽30,以供齿动环座1所设凸体12穿入,顶端则设有内螺纹31;上半球体4端与下半球体3结合,其底端备有外螺纹40供与下半球体3顶缘所设内螺纹31螺合,以形成一完整的球体。本技术组合时,是将动力座2置于齿动环座1内缘所预设的环齿11上,使动力座2以减速齿轮组22的一导动齿轮2B与环齿11齿合,且使设置于动力座2内缘底面对称的放置的滚珠25,与齿动环座1两侧所预设的环槽10接触,使动力座2稳固置于环齿11的上面,再将齿动环座1,连同设置于环齿11上的动力座2,放置于下半球体3内面,将齿动环座1处缘延伸出的对称的凸体12,组合于下半球体4顶端适当处所预设对称的凹槽30,使齿动环座1上的凸体12穿入凹槽30后,以作为整体转动时的支撑轴心,再将上半球体4盖合于下半球体3,使上半球4内缘所设外螺纹40与下半球体3所设内螺纹31螺合,如图3所示。本技术原理如下所述,如图4及图8所示,将上半球体4与下半球体3分离,把电池2H置放于电池室2G内,以供动力源21启动时所需的动力,启动动力源21,再将上半球体4与下半球体3盖合,使动力源2转动带动轴杆26高速转动,可带动套接于轴杆26的蜗杆27同时转动,再经与蜗杆27相齿合的减速齿轮组22将高转速减速成低转速,借助动力座2内部对称的滚珠25与齿动环座1两侧所设的环槽10接触,令减速齿轮组22借助一导动齿轮2B与环齿11齿合的作用,输出低转速动力,迫使动力座2的动力需经齿动环座1的凸体12带动上、下半球体3、4所合成的球体转动,当球体未遇障碍物阻挡时,球体即不停地向前转动,具有较佳的趣味性,当球体在转动过程中,遇有障碍物阻挡时,如图4、图5所示,球体无法转动,动力座2即借助动力源21所供给动力,加之滚珠25触接于环槽10以及导动齿轮2B与环齿11相互齿合的结构,造成动力座2逐渐爬生到齿动环座1内缘最高点,由于重力作用及动力座2本身重量,再以齿动环座1延伸的凸体12穿入凹槽30后为支点,使齿轮环座1翻转成初始状态,并继续往另一方向移动,令其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达到吸收儿童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整体设计与传统球状玩具比较,具备以下的优点1、借自身所提供的动力可自行转动,能引起儿童游玩的兴趣。2、遇障碍物阻挡时,可自行翻转,改变滚动方向,儿童无需跟着玩具跑,保障儿童的安全。3、无需借助反弹,不受空间的限制,更能适应目前有限的生活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的球体玩具,其特征在于它由齿动环座、动力座、下半球体、上半球体组成,其中齿动环座侧面周缘开有环槽,内环面设有环齿,此环齿与所述的动力座内部的滚珠组合,并与动力座的一导动齿轮齿合,齿动环座外环面固接一偏心设计的凸体,所述的动力座内设有容置槽,槽内装有动力源及减速齿轮组,而两侧则延伸一可掀式电池箱,其内装有电池,动力座内面设有轴杆插座,供齿轮轴杆穿入,动力座内底部两端装有对称放置的滚珠,此滚珠与所述的齿动环座侧面的环槽接触,所述的动力源延伸一轴杆,此轴杆再套接一蜗杆,以便与所述的减速齿轮组相齿接,该减速齿轮组是由直径不同的多个齿轮相互齿接一起,借助齿轮轴杆组插装在所对应的轴杆插座内,以便使减速齿轮组安放在所述的动力座内,所述的下半球体内部设有一对凹槽,以供所述的齿动环座上的凸体放入相应的凹槽内,所述的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组合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的球体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座减速齿轮组是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及导动齿轮相互齿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的球体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座齿轮轴杆组的第一、第二、第三 轴杆分别贯穿所述的减速齿轮组中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及导动齿轮的轴心,并穿入所述的轴杆插座内。专利摘要一种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的球体玩具,包括螺合一起的上、下球体、齿动环座及动力座,下半球体顶端设有对称凹槽,供齿动环座外侧延伸出的一对凸体插合,齿动环座内部及侧缘分别设有环齿及环槽,动力座内装有动力源与减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导动齿轮齿接齿动环座内环齿,可将动力传给球体,球体遇障碍物时,动力座可导动齿轮沿环齿爬升至齿动环座最高点,使重心位置改变,球体改变方向翻转而脱离障碍物,其趣味性强,保障儿童安全。文档编号A63H11/00GK2164883SQ9322319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廖汝想 申请人:廖汝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翻转脱离障碍物的球体玩具,其特征在于它由齿动环座、动力座、下半球体、上半球体组成,其中齿动环座侧面周缘开有环槽,内环面设有环齿,此环齿与所述的动力座内部的滚珠组合,并与动力座的一导动齿轮齿合,齿动环座外环面固接一偏心设计的凸体,所述的动力座内设有容置槽,槽内装有动力源及减速齿轮组,而两侧则延伸一可掀式电池箱,其内装有电池,动力座内面设有轴杆插座,供齿轮轴杆穿入,动力座内底部两端装有对称放置的滚珠,此滚珠与所述的齿动环座侧面的环槽接触,所述的动力源延伸一轴杆,此轴杆再套接一蜗杆,以便与所述的减速齿轮组相齿接,该减速齿轮组是由直径不同的多个齿轮相互齿接一起,借助齿轮轴杆组插装在所对应的轴杆插座内,以便使减速齿轮组安放在所述的动力座内,所述的下半球体内部设有一对凹槽,以供所述的齿动环座上的凸体放入相应的凹槽内,所述的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组合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汝想
申请(专利权)人:廖汝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