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3825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这种保温罩有前板、右板、后板、左板、顶板围成;前板与右板垂直连接,右板与后板垂直连接,后板与左板垂直连接,左板与前板垂直连接,前板、右板、后板与左板组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顶板盖在这个长方形的框架上面,顶板分别与前板、右板、后板、左板垂直连接;此保温罩没有底板,保温罩的内部是空心的;由前板、右板、后板、左板组成保温罩的长方形框架有四个角:前左角、前右角、后右角、后左角,于保温罩的框架之四个角的下面各自向下延长成保温罩的四只脚,相应是前左脚、前右脚、后右脚、后左脚;后左脚与前左脚对称,后右脚与前右脚对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具体地说是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用来将晶体振荡器进行有效保温,促使其在恒温状态工作,保持振荡频率稳定,不会使振荡频率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定,造成振荡频率非常不稳定。
技术介绍
通常,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得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很不稳定,尤其是恒温晶体振荡器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更高,由于设计不合理、结构不到位、措施不有力等原因,使得恒温晶体振荡器变得不恒温,它的环境温度、工作温度变化不定,从而造成其振荡频率非常不稳定。传统的保温办法是采用垫衬石棉等方法,来进行隔热、保温,但这种传统的保温办法往往带来一些弊端,在夏天或晶体振荡器工作时间久了,工作温度会升高,散热不好,同样会造成其振荡频率不稳定;而且时间一长,石棉等材质会老化,其散屑造成环境肮脏。在实际中,我们试验采用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效果很好;其设计合理、结构到位,操作、使用方便,适应其大批量、产业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晶体振荡器、尤其是恒温晶体振荡器的设计不合理、结构不到位、措施不有力等原因,使得其环境温度、工作温度变化不定,从而造成其振荡频率非常不稳定,以及已有保温装置实用性差,操作、使用不方便等不足与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的保温罩,设计合理、结构到位,保温效果好,振荡频率稳定,操作、使用方便,适应其大批量、产业化生产的要求。技术方案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包括板,其特征在于这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是一个保温用的罩子,有前板、右板、后板、左板、顶板围成;前板与右板互相垂直连接,右板与后板互相垂直连接,后板与左板互相垂直连接,左板与前板互相垂直连接, 前板、右板、后板与左板组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顶板盖在这个长方形的框架上面,顶板分别与前板、右板、后板、左板互相垂直连接;此保温罩没有底板,保温罩的内部是空心的;前板的左、右长度为18士 1mm,前板的上、下高度为6士0. 5mm,前板的厚度为1 士0. 2mm ;右板的左、右长度为21 士 1mm,右板的上、下高度为6士0. 5mm,右板的厚度为1 士0. 2mm ;后板的左、右长度为18士 1mm,后板的上、下高度为6士0. 5mm,后板的厚度为1 士0. 2mm ;左板的左、 右长度为21 士 1mm,左板的上、下高度为6士0. 5mm,左板的厚度为1 士0. 2mm ;顶板的上面之左、右长度为18士 1mm,顶板的上面之前、后宽度为21 士 1mm,顶板的厚度为1 士0. 2mm;由前板、右板、后板、左板组成保温罩的长方形框架有四个角前左角、前右角、后右角、后左角, 于保温罩的框架之四个角的下面各自向下延长、形成保温罩的四只脚,相应是前左脚、前右脚、后右脚、后左脚;而前左脚、前右脚、后右脚、后左脚的上、下高度都是1. 5士0. 2mm ;前左脚的上面连接上方的前左角之下面,前左脚由前撑板与左撑板组成,前撑板与左撑板垂直连接;前撑板位于前板的左部之下面并连接,前撑板之左、右长度为1. 5士0. 2mm,上、下高度为1. 5士0. 2mm,前撑板之厚度与前板的厚度相同为1 士0. 2mm ;左撑板位于左板的前部之下面并连接,左撑板之左、右长度为1 士0. 2mm,上、下高度为1. 5士0. 2mm,左撑板的厚度与左板的厚度相同为1 士0. 2mm;前右脚的上面连接上方的前右角之下面,前右脚由前脚板与右脚板组成;前脚板与右脚板垂直连接;前脚板位于前板的右部之下面并连接,前脚板之左、右长度为1. 5士0. 2mm,上、下高度为1. 5士0. 2mm,前脚板之厚度与前板的厚度相同为 1 + 0. 2mm ;右脚板位于右板的前部之下面并连接,右脚板之左、右长度为1 士0. 2mm,上、下高度为1.5士0. 2mm,右脚板之厚度与右板的厚度相同为1 士0. 2mm ;而且,后左脚与前左脚对称,后右脚与前右脚对称,不再重复叙述;这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罩着晶体振荡器,利用保温罩与保温罩内相对静止的空气进行保温或散热来调节温度,使恒温晶体振荡器的环境温度与工作温度变化极小、相对稳定,从而使保温效果好,达到振荡频率稳定;而这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之四只脚就插在有关电路的线路板上,加以固定。这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可用硬质塑料、胶木等材料来制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提供了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设计合理、 结构到位,保温效果好、振荡频率稳定,操作、使用方便,实用性好,适应大批量、产业化生产的要求。克服了已有技术中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设计不合理、结构不到位,保温效果不好、振荡频率不稳定,实用性差,操作、使用不方便等不足与缺陷。附图说明图1 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之结构示意2 —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之左、右方向翻身后能看到顶板上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包括板,其特征在于这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是一个保温用的罩子,有前板1、右板2、后板3、左板4、顶板5围成;前板1与右板2互相垂直连接,右板2与后板3互相垂直连接,后板3与左板4互相垂直连接,左板4与前板1 互相垂直连接,前板1、右板2、后板3与左板4组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顶板5盖在这个长方形的框架上面,顶板5分别与前板1、右板2、后板3、左板4互相垂直连接;此保温罩没有底板,保温罩的内部是空心的;前板1的左、右长度为18mm,前板1的上、下高度为6mm,前板 1的厚度为Imm ;右板2的左、右长度为21mm,右板2的上、下高度为6mm,右板2的厚度为 Imm ;后板3的左、右长度为18mm,后板3的上、下高度为6mm,后板3的厚度为Imm ;左板4的左、右长度为21mm,左板4的上、下高度为6mm,左板4的厚度为Imm ;顶板5的上面之左、右长度为18mm,顶板5的上面之前、后宽度为21mm,顶板5的厚度为Imm ;由前板1、右板2、后板3、左板4组成保温罩的长方形框架有四个角前左角、前右角、后右角、后左角,于保温罩的框架之四个角的下面各自向下延长、形成保温罩的四只脚,相应是前左脚6、前右脚7、后右脚8、后左脚9 ;而前左脚6、前右脚7、后右脚8、后左脚9的上、下高度都是1. 5mm ;前左脚 6的上面连接上方的前左角之下面,前左脚6由前撑板与左撑板组成,前撑板与左撑板垂直连接;前撑板位于前板1的左部之下面并连接,前撑板之左、右长度为1. 5mm,上、下高度为1. 5mm,前撑板之厚度与前板1的厚度相同为Imm ;左撑板位于左板4的前部之下面并连接, 左撑板之左、右长度为1mm,上、下高度为1. 5mm,左撑板的厚度与左板4的厚度相同为Imm ; 前右脚7的上面连接上方的前右角之下面,前右脚7由前脚板与右脚板组成;前脚板与右脚板垂直连接;前脚板位于前板1的右部之下面并连接,前脚板之左、右长度为1. 5mm,上、下高度为1. 5mm,前脚板之厚度与前板1的厚度相同为Imm ;右脚板位于右板2的前部之下面并连接,右脚板之左、右长度为1mm,上、下高度为1. 5mm,右脚板之厚度与右板2的厚度相同为Imm ;而且,后左脚9与前左脚6对称,后右脚8与前右脚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包括板,其特征在于这种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保温罩有前板(1)、右板(2)、后板(3)、左板(4)、顶板(5)围成;前板(1)与右板(2)互相垂直连接,右板(2)与后板(3)互相垂直连接,后板(3)与左板(4)互相垂直连接,左板(4)与前板(1)互相垂直连接,前板(1)、右板(2)、后板(3)与左板(4)组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顶板(5)盖在这个长方形的框架上面,顶板(5)分别与前板(1)、右板(2)、后板(3)、左板(4)互相垂直连接;此保温罩没有底板,保温罩的内部是空心的;前板(1)的左、右长度为18±1mm,前板(1)的上、下高度为6±0.5mm,前板(1)的厚度为1±0.2mm;右板(2)的左、右长度为21±1mm,右板(2)的上、下高度为6±0.5mm,右板(2)的厚度为1±0.2mm;后板(3)的左、右长度为18±1mm,后板(3)的上、下高度为6±0.5mm,后板(3)的厚度为1±0.2mm;左板(4)的左、右长度为21±1mm,左板(4)的上、下高度为6±0.5mm,左板(4)的厚度为1±0.2mm;顶板(5)的上面之左、右长度为18±1mm,顶板(5)的上面之前、后宽度为21±1mm,顶板(5)的厚度为1±0.2mm;由前板(1)、右板(2)、后板(3)、左板(4)组成保温罩的长方形框架有四个角:前左角、前右角、后右角、后左角,于保温罩的框架之四个角的下面各自向下延长成保温罩的四只脚,相应是前左脚(6)、前右脚(7)、后右脚(8)、后左脚(9);前左脚(6)、前右脚(7)、后右脚(8)、后左脚(9)的上、下高度都是1.5±0.2mm;前左脚(6)的上面连接上方的前左角之下面,前左脚(6)由前撑板与左撑板组成,前撑板与左撑板垂直连接;前撑板位于前板(1)的左部之下面并连接,前撑板之左、右长度为1.5±0.2mm,上、下高度为1.5±0.2mm,前撑板之厚度与前板(1)的厚度相同为1±0.2mm;左撑板位于左板(4)的前部之下面并连接,左撑板之左、右长度为1±0.2mm,上、下高度为1.5±0.2mm,左撑板的厚度与左板(4)的厚度相同为1±0.2mm;前右脚(7)的上面连接上方的前右角之下面,前右脚(7)由前脚板与右脚板组成;前脚板与右脚板垂直连接;前脚板位于前板(1)的右部之下面并连接,前脚板之左、右长度为1.5±0.2mm,上、下高度为1.5±0.2mm,前脚板之厚度与前板(1)的厚度相同为1±0.2mm;右脚板位于右板(2)的前部之下面并连接,右脚板之左、右长度为1±0.2mm,上、下高度为1.5±0.2mm,右脚板之厚度与右板(2)的厚度相同为1±0.2mm;后左脚(9)与前左脚(6)对称,后右脚(8)与前右脚(7)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其林丽君李晓佳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