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极性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几种电源极性转换电路有1、利用桥堆或者二极管实现输入极性的自动转换电路,这种电路的输入、输出压差较大,发热高。2、利用继电器实现极性的自动转换电路,这种电路通常体积较大。3、利用MOS管实现极性转换电路,如附图2所示,该电路要求MOS管的开启电压必须高于输入电压,不然就会损坏MOS管。其使用范围就受到了限制。现有的很多产品的输入电压为MV,而很多常用的MOS管的开启电压为士20V,因此本电路就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损耗低、发热低、 压差小的电源极性转换电路。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源极性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 MOS管、第二 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 第三稳压管、第四稳压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其中,第一 MOS管、第三MOS管的漏极均与输入电源的第一极相连,第二 MOS管、第四MOS管的漏极均与输入电源的第二极相连;第一 MOS管的栅极与第一稳压管的阴极相连,第一稳压管的阳极与输入电源的第二极相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极性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一稳压管(D1)、第二稳压管(D2)、第三稳压管(D3)、第四稳压管(D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其中,第一MOS管(Q1)、第三MOS管(Q3)的漏极均与输入电源的第一极相连,第二MOS管(Q2)、第四MOS管(Q3)的漏极均与输入电源的第二极相连;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第一稳压管(D1)的阴极相连,第一稳压管(D1)的阳极与输入电源的第二极相连;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国,尤晓波,周伯友,林万炯,
申请(专利权)人:林万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