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松建专利>正文

车用防盗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467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用防盗油箱,包括油箱本体,油箱本体上设有油箱口,油箱口下方设有筒体,筒体上设有漏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油箱口下方设有筒体,当向油箱充油的时候将油管放置在筒体上即可,油通过漏油孔进入油箱。在汽车长期运行过程中,油箱内油的液面一般低于筒体底面,这样,盗窃者无法将输油管插入油箱内偷油,进而减少了车主的损失。(*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箱,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油被盗的油箱。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现在汽车上的油箱没有防盗装置,近年来,屡屡发生油箱内的油被盗事件。当汽车停靠在路边的时候,盗油分子通过机械工具打开油箱口的盖子,将油管插入油箱进而将油箱内的油大量的吸走,给车主带来很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车用油容易被盗,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油箱内油被盗的车用防盗油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车用防盗油箱,包括油箱本体, 油箱本体上设有油箱口,油箱口下方设有筒体,筒体上设有漏油孔。所述筒体侧壁及下底面均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长方形或者三角形。所述筒体高不大于15cm。所述筒体与竖直方向呈不小于15°的夹角。本技术在油箱口下方设有筒体,当向油箱充油的时候将油管放置在筒体上即可,油通过漏油孔进入油箱。在汽车长期运行过程中,油箱内油的液面一般低于筒体底面, 这样,盗窃者无法将输油管插入油箱内偷油,进而减少了车主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油箱本体1,油箱本体1上设有油箱口 2,油箱口 2下方设有筒体4,筒体4上设有漏油孔3。油只能通过漏油孔3进入油箱内,而偷盗者在筒体的阻碍下,无法将油管插入油箱内,进而防止油箱内油被盗。所述筒体4侧壁及下底面均设有漏油孔3。所述漏油孔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长方形或者三角形。所述筒体4高不大于15cm,这样可以使得油箱内油的液面长期低于筒体的底面, 使得偷盗者无法从油箱内吸油。所述筒体4与竖直方向呈不小于15°的夹角。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防盗油箱,包括油箱本体(1),油箱本体(1)上设有油箱口(2),其特征在于油箱口(2)下方设有筒体(4),筒体(4)上设有漏油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盗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侧壁及下底面均设有漏油孔(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防盗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孔(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长方形或者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防盗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高不大于15c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防盗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与竖直方向呈不小于15°的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车用防盗油箱,包括油箱本体,油箱本体上设有油箱口,油箱口下方设有筒体,筒体上设有漏油孔。本技术在油箱口下方设有筒体,当向油箱充油的时候将油管放置在筒体上即可,油通过漏油孔进入油箱。在汽车长期运行过程中,油箱内油的液面一般低于筒体底面,这样,盗窃者无法将输油管插入油箱内偷油,进而减少了车主的损失。文档编号B60K15/04GK202080122SQ201120162419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松建, 刘梦凯 申请人:刘松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车用防盗油箱,包括油箱本体(1),油箱本体(1)上设有油箱口(2),其特征在于:油箱口(2)下方设有筒体(4),筒体(4)上设有漏油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建刘梦凯
申请(专利权)人:刘松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