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洪铨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免害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3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防治植物害虫害的植物免害剂,它由烷基苯磺酸和醇反应得到,是一种微毒、高效、无残留、水溶性好、渗透力强的植物保护剂,将这种化合物用水稀释喷洒在植物表面,能快速使害虫脱水、萎缩、不能进食,无法行动而死亡,对许多危害植物的害虫幼虫效果显著,还能防治植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lant pest free ag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trol of plant pests and plant pest free agent, which is composed of benzene sulfonic acid and alcohol reaction, is a kind of low poison, high efficiency, no residue, good water solubility, strong penetr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agents, this compound is diluted with water sprayed on the surface of plants, can quickly make the pests dehydration, atrophy, not eating, not action and death,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arval pests many harms plants, but also can control the powdery mildew, downy mildew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化合物,特别是烷基苯磺酸酯类化合物,以及这类化合物的制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植物杀虫剂大多数都是具有毒性较强的有机磷、有机氯、有机硫农药,这些农药虽然能杀灭害虫,保护植物免受害虫侵害,但对人畜也有较大危害,有的剧毒性农药,如甲胺磷、敌敌畏等,当喷洒在粮食或蔬菜上的时间较短时,人畜误食后轻则中毒损害健康,重则丧命;有的农药极难降解,如六六六、滴滴锑等有机氯类农药,会在动植物体内长期积存,甚至长期存在于土壤和江湖中,当人们食用残留农药的动植物后,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的农药使用几次后害虫产生耐药性,效果越来越差。所以农药和医药一样,都受到国家的严格审查后才允许生产和使用。为了更好地保护植物,目前化学家,生物学家和植物保护学家都一直在想方设法,寻找一些毒性低、无残留、能有效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农药,更好地为农业服务。近年来公开文献也公开了一些低毒、高效的农药品种,如中国专利97115088,它由除虫菊酯与有机磷相配而成,特别是由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杀虫松组成;97191968也公开了一种芳基吡唑杀虫剂;95193202公开了N-芳基和N-烷基磺酰胺作为杀虫剂的应用;但上述公开文献的杀虫剂中,有的成本较高,有的成份较复杂,而且杀虫速度较慢。目前所使用的农药杀虫和防病都是单独使用的,不能同时具备两种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在农村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几年来对危害植物的许多害虫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也使用了一些化学药品及农药进行杀虫试验,从实践中体会到,农药杀虫的作用有的是破坏害虫的消化系统,有的损害害虫呼吸系统,有的是褪皮激素,使害虫无法褪皮和发育,不同的农药应用来杀灭不同的害虫。为了制备出一些毒性低、效果好的杀虫剂,本专利技术人试验了许多种化学药物对不同害虫的杀灭作用,认为目前的常见农药除可破坏害虫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阻碍褪皮外,还有一些化学物能快速地渗透到一些昆虫皮下,破坏皮肤粘膜,并吸收昆虫体内水分而使昆虫大量迅速脱水,进一步拒食、萎缩、死亡。而对植物和人畜无任何危害。本专利技术的植物保护剂就是这种能渗透到昆虫皮下导致其脱水、脱脂,破坏害虫各组织器官的烷基苯磺酸酯化合物,它的化学结构如下 式中R为直链烷烃R′为饱和烷烃或烯烃、炔烃、芳烃,也可以为烷醇(R-OH)。上述的烷基苯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烷基苯磺酸与醇在常温下反应得到,其反应式如下 上式中,所使用的醇为饱和烷醇,如乙醇、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戊醇、叔丁醇等;或者是不饱和醇、如烯丙醇、丙炔醇等;或者是二元醇、三元醇、四元醇,如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山梨醇、聚乙二醇、聚乙稀醇;或者是芳醇,如苯甲醇等。烷基苯磺酸与饱和烷醇的反应式为 烷基苯磺酸与二元醇的反应式为(以乙二醇为例) 或者存在以下反应 烷基苯磺酸与三元醇的反应(以丙三醇为例) 或者三个烷基磺酸基与三元醇的三个羟基同时反应;烷基苯磺酸与聚乙稀醇的反应 烷基苯磺酸与芳醇的反应(以苯甲醇为例) 上述烷基苯磺酸与醇的反应得到的酯为一种浅黄色或棕色的粘稠液体或膏状物,易溶于水,将其用200-800倍的水充分溶解后,喷施于植物叶面,能杀灭菜青虫、蚜虫、红蜘蛛、瓜野螟、松毛虫、荔蝽若虫、以及一些蛾类幼虫,对植物中的煤烟病、白粉病等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当将本专利技术的苯磺酸酯喷洒到害虫身上时,在不到2分钟,害虫先是左右摇摆或前后翻滚,1-2分钟后停止行动,特别是螨虫和蛾类幼虫,从表面看到渗出大量水分,很快死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一些农药相比,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1、杀灭害虫迅速,喷后死亡率高,从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特性,烷基苯磺酸酯有一个磺酸酯基(-S-OR),基团中的氧有较好的亲水性,渗透力强,而害虫表皮粘膜易与磺酸酯基团作用,使之变薄,造成害虫脱水并渗透到表皮,经本专利技术人观察,不仅蛾类幼虫被喷药后很快死亡,对蚜虫、螨虫、红蜘蛛等害虫杀灭速度也很迅速,可能本化合物的渗透作用外,对害虫的几丁质合成破坏也起作用,也可能是对害虫的呼吸道也造成损害,内吸后也会造成害虫的消化系统损坏,但其详细机理,本专利技术人仍在深入研究之中。2、对植物本身不造成损害,不影响其生长。对某些植物还有清洁叶面作用,可清除沉积在植物叶面上的病菌或其它农药的残留物质,如防治白粉病等,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3、对人畜无任何毒害性,经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测,本化合物属于微毒物质,对小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5000-8000mg/kg。4、原料来料丰富,制备方法简单,烷基苯磺酸是一种基本的化工原料,目前可用于制造合成洗涤剂,生产成本不高,醇类的生产可通过发酵法和合成法,原料来源广。5、本化合物无残留,易降解,特别是直链的烷基苯磺酸酯,施于植物表面后,无色无味,也不会残留在植物叶面和土壤中,害虫也不容易产生抗药性。6、生产过程无三废污染,比目前许多有机磷、有机氯类杀虫剂的生产过程安全可靠。7、可与其它农药混配,也可与其它无机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形成一种复合杀虫剂或促进植物生长的多功能杀虫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取烷基苯磺酸(R为C2H5)与乙醇(CH3CH2OH),比例按化学反应式计量之比为1∶1,常温下混合反应,反应过程不断搅拌,直至生成糊状物,然后密封贮藏。使用时用水稀释300-400倍,喷施于植物,防治蚜虫、菜青虫、松毛虫等。实施例二取烷基苯磺酸(R为C4H9)与正丁醇,按化学反应式摩尔比1∶1,在常温下混合反应,反应过程不断搅拌,直至生成糊状物,然后密封贮藏,作为防治植物病虫害的物质。实施例三取烷基苯磺酸(R为C6H13)与二乙醇按摩尔比常温下进行反应,反应时不断搅拌,直至生成膏状物,然后密封在棕色容器中贮藏,得到产品。实施例四取烷基苯磺酸(R为C4H9)与烯丙醇按化学反应式计量比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反应时不断搅拌,直至生成膏状物,得产品,防治蚜虫、红蜘蛛、松毛虫等。实施例五取烷基苯磺酸(R为C12H25)与丙三醇按化学反应式计量比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反应时不断搅拌,直至生成膏状物,然后在棕色容器中贮藏,得到产品。实施例六取烷基苯磺酸(R为C9H19)与苯甲醇按化学反应式计量比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反应时不断搅拌,直至生成膏状物,得到产品。实施例七取烷基苯磺酸(R为C12H25)与山梨醇按化学计量式的重量比在常温下反应,在反应中注意不断搅拌,最后生成膏状物,可杀灭多种害虫,还能防治植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等。实施例八取烷基苯磺酸(R为C6H13)与聚乙稀醇按摩尔比常温下进行反应,反应时不断搅拌,生成膏状物,然后密封在棕色容器中贮藏,可杀灭多种害虫,还能防治植物的白粉病等。应用实例(本专利技术人自己试验结果)1、使用上述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烷基苯磺酸酯用水稀释400--800倍,在豆角、甘蓝、芥菜等蔬菜地上进行杀虫试验,杀死菜青虫、菜蚜的效果在95%以上。2、用上述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的烷基苯磺酸酯用水稀释300--500倍,在黄瓜、西瓜、甜瓜地上进行杀灭瓜野螟虫试验,杀死效果在95%以上,其中幼龄虫25秒死亡,大龄虫不到1分钟死亡。3、使用上述实施例五或实施例八的烷基苯磺酸酯用水稀释400倍,用于茶叶杀虫试验,可杀灭尺蠖、毒蛾、毛虫等,效果在95%以上,但对小绿叶蝉无明显效果;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免害剂,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结构如下:R-*-SO2OR′式中:R为直链烷烃R′ 为饱和烷烃或烯烃、炔烃、芳烃,或者为烷醇(R-O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免害剂,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结构如下 式中R为直链烷烃R′为饱和烷烃或烯烃、炔烃、芳烃,或者为烷醇(R-O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免害剂,其特征在于它是将烷基苯磺酸与醇在常温下反应得到,其反应式如下 式中,R′OH为饱和烷醇或者不饱和醇、或者是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铨
申请(专利权)人:张洪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