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华伍专利>正文

球头修正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299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正笔,包括笔杆2、贮液筒3,笔杆2为中空管,笔杆2与贮液筒3相连,其特征在于,笔杆2的前端设有球形基座4,其上设球形笔头1。所述的贮液筒3后端为开口状,贮液筒3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5。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改善了修正液的出液状态,使修正笔实现了与纸张的平滑接触,出液后直接形成扁平状覆盖层,有效地提高了修正笔的使用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修正笔。
技术介绍
修正笔是一种用于修改书写错误的常用工具,通过在书写错误处涂抹上一层覆盖物达到遮盖书写失误之处的目的,以整洁和美化卷面的效果。修正笔通常由针笔状的笔尖与贮液筒构成,修正液通过笔尖处微孔输出,以涂抹的方式,让修正液覆盖于目标地,实现对书写错误处的修正。由于这种修正笔的修正液出水后,受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修正液呈水柱状流出,在修正处往往形成厚厚的一层修正痕迹,影响了修正效果。此外,修正笔的笔头通常为硬质材料构成,在使用过程中,因修正液注出后,需要一个往复的涂抹过程,极易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纸张的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缺陷的新的技术方案,在这个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出液孔处增加一个钢球,使修正液通过球面流出,形成一条宽面的覆盖层,以达到改善修正笔的使用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球头修正笔,包括笔杆、贮液筒,笔杆为中空管,笔杆与贮液筒相连,其特征在于,笔杆的前端还设有球形基座,其上设球形笔头。所述的贮液筒后端为开口状,贮液筒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由于本技术有效地改善了修正液的出液状态,使修正笔实现了与纸张平滑接触,出液后直接形成扁平状覆盖层,有效地提高了修正笔的使用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笔杆端头球形基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的修正笔是由笔杆2和贮液筒3构成,其中附图1所示,笔杆2为中空管,前端制成半球形的基座4,笔杆2的中空管内径小于球形笔头1的外径,基座4的大小依球形笔头1的直径大小而确定,掌握的标准是,让球形笔头压入基座4 后,保证其不会脱出,在球形笔头1与基座4之间存在一个间隙,以满足修正液流出。贮液筒3内装满修正液后,将球形笔头1压入基座4,即完成实施例1的制作,为使其出液,故贮液筒3的材质,以软质材料为佳。实施例2:如附图3所示,将贮液筒3的后端制成开口状,笔杆2处与实施例1制作相同,差别在于贮液筒3设计成开放型,这样可方便修正液向贮液筒3内加注,再依靠活塞5进行封闭。修正液从贮液筒3的开口处注入,然后在贮液筒3内加入活塞5,以堵住修正液后泻。 活塞5可用锂基脂制成。修正笔使用时,随着修正液的减少,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5可逐步向前移动,从而保证贮液筒3的封闭不泄漏。权利要求1.一种球头修正笔,包括笔杆(2)、贮液筒(3),笔杆(2)为中空管,笔杆(2)与贮液筒 (3)相连,其特征在于,笔杆(2)的前端还设有球形基座(3),其上设球形笔头(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头修正笔,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贮液筒(3)后端为开口状,贮液筒(3)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修正笔,包括笔杆2、贮液筒3,笔杆2为中空管,笔杆2与贮液筒3相连,其特征在于,笔杆2的前端设有球形基座4,其上设球形笔头1。所述的贮液筒3后端为开口状,贮液筒3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5。由于本技术有效地改善了修正液的出液状态,使修正笔实现了与纸张的平滑接触,出液后直接形成扁平状覆盖层,有效地提高了修正笔的使用质量。文档编号B43K29/05GK202029565SQ20102057760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孙进德, 王华伍 申请人:孙进德, 王华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头修正笔,包括笔杆(2)、贮液筒(3),笔杆(2)为中空管,笔杆(2)与贮液筒(3)相连,其特征在于,笔杆(2)的前端还设有球形基座(3),其上设球形笔头(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伍孙进德
申请(专利权)人:王华伍孙进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