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220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只是依赖于焊接固定的、能够确保足够强度的挠性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挠性管(1)包括:波纹软管(2),其外周的大致整个面被金属丝编织层(3)覆盖;铜管(4),其与所述波纹软管的至少一个端部进行焊接固定而连接;以及套管(5),其以覆盖所述波纹软管和金属丝编织层的连接侧的端部的外周的方式嵌插。铜管(4)的连接侧的端部形成为扩径部。该扩径部的顶端与波纹软管进行焊接固定而连接,并且套管的铜管侧的端部以覆盖扩径部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缩径部,该缩径部的顶端以能够与扩径部在轴向上接合的方式与铜管进行焊接固定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用于空调装置的冷媒循环用管线等各种管线的挠性管(flexible tube),特别是涉及以下技术除了焊接固定的强度以外还引进了其他强度因素,由此与管线的连接不是仅由焊接技术决定,能够确保坚固的强度。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挠性管,例如公知有如图4、图5所示的挠性管。即,图4的挠性管la,是外周的整个面被金属丝编织层(wire braid) 3a覆盖的波纹软管(corrugated hose) 2a、该金属丝编织层的端部、铜管如的对向端部、以及覆盖金属丝编织层3a的端部的外周的套管(collar) fe的端部均被焊接固定而连接来形成的。图5的挠性管lb,是外周的整个面被金属丝编织层北覆盖的波纹软管2b、该金属丝编织层的端部、铜管4b的形成为扩宽状的对向端部、以及覆盖金属丝编织层北的端部的外周的套管恥的端部均被焊接固定而连接来形成的。图4和图5的两个挠性管la、Ib都是强度完全依赖于焊接的结构。因此,连接的强度与焊接技术如何相关,如果焊接技术人员的焊接技术拙劣,则会产生以下问题强度弱, 波纹软管加、213,铜管^、4b,以及套管如、513的连接不充分,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者导致在使用后发生事故。另外,在进行钎焊焊接时,必须如涂满黑色的部分所示那样使用大量的钎料(例如银钎料)填入到套管fe与铜管如之间的阶梯部、或者套管恥与铜管4b 之间的阶梯部,因此还存在着价格昂贵的问题。另外,针对本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了有特开2005-201412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金属制波纹(bellows)管和覆盖该金属制波纹管的管状的金属制编织体与管头接合来构成振动吸收管的技术,这可以说是与上述图4 的挠性管Ia相近的技术。但是,由于这里公开的振动吸收管也是仅通过焊接固定来确保强度的结构,因此如上所述无法说其具有高强度。专利文献1 特开2005-2014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是仅依赖于焊接固定的、能够确保足够强度的挠性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挠性管,包括波纹软管,其外周的大致整个面被金属丝编织层覆盖;铜管,其与该波纹软管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进行焊接固定而连接;以及套管,其以覆盖所述波纹软管和金属丝编织层的连接侧端部的外周的方式嵌插(嵌入,插入);所述挠性管的特征在于,所述铜管的连接侧端部形成为扩径部,该扩径部的顶端与波纹软管进行焊接固定而连接,并且所述套管的铜管侧端部以覆盖扩径部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缩径部,该缩径部的顶端以能够与所述扩径部在轴向上接合的方式与铜管进行焊接固定而连接。第二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挠性管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挠性管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即,铜管的扩径部的最大外径与波纹软管的外径大致相等。第三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挠性管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挠性管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即,套管的缩径部的最小外径比铜管的未形成扩径部的部分的外径稍大。第四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挠性管在第一至第三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挠性管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即,金属丝编织层的连接侧端部嵌入到铜管的扩径部与套管的缩径部之间,金属丝编织层的连接侧端部的顶端和套管的缩径部的顶端一起与铜管进行焊接固定而连接。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铜管的连接侧端部形成为扩径部,该扩径部的顶端与波纹软管进行焊接固定而连接在一起,并且上述套管的铜管侧端部以覆盖扩径部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缩径部,该缩径部的顶端以能够与所述扩径部在轴向上接合的方式与铜管进行焊接固定而连接在一起,因此在连接时除了焊接固定以外还能够期待通过相互接合的扩径部和缩径部实现的强度,从而能够获得连接强度显著提高的效果。因此,不需要如以往那样担心产品质量下降等,成为强度足够高的挠性管。另外,还能够使在连接时焊接所使用的钎料的量比以往少,因此能够获得将制造费用抑制得较低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挠性管的局部截断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设置在空调装置的冷媒循环用管线的管路中的使用例子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现有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其他现有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挠性管2波纹软管 3金属丝编织层4铜管5套管6波纹部7扩径部8缩径部11 多联空调(multi air-conditioner)(室外机)12冷媒循环用管线14基座15防振机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挠性管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图1中,1为圆筒状的挠性管。该挠性管1包括波纹软管2、覆盖波纹软管2的外周的大致整个面的金属丝编织层3、与波纹软管2的两个端部通过焊接固定而连接在一起的一对铜管4、以及以覆盖金属丝编织层3的两个端部的外周的方式嵌入(插入)的一对套管5。以下,也参照图2来说明各构件。波纹软管2也称为波纹管,由不锈钢(SUQ制成,长度为300mm左右,外径为10 60 Φ左右。波纹软管2的两端的圆筒部之间形成为折皱状的波纹部6。波纹部6的两个端部处的波谷间距形成得比中央部的波谷间距小。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其具有易弯曲、耐冲击、耐压缩、操作性优异的特征。金属丝编织层3也称为编织体,其编织结构是将以下构造作为基本的一层的结构,所述构造是将并列配置多个不锈钢坯料而形成为一束的物体按照波纹软管2的外径以不产生间隙的交叉角和纱管数(number of braidingstrokes)编成管状的构造。该金属丝编织层3具有防止波纹软管2伸长并保护波纹软管2免受外部损伤的功能。即,如果只有波纹软管2,则当施加了压力时,波纹部6会向主体伸长,为了防止该伸长,通过金属丝编织层3来覆盖波纹软管2。另外,虽然通常为一层,但是也可以根据用途重合多层来提高拉伸强度。金属丝编织层3遍布该波纹软管2的外周的大致整个面,以其两个端部从波纹软管 2的两个端部稍微向外突出的长度覆盖了波纹软管2。—对铜管4具有相同的结构。对其中的一个铜管4进行说明。该铜管4由铜制成,长度为100 200mm左右,外径为6 50 Φ左右且整体地形成为比波纹软管2的外径稍小,该形成为外径稍小的连接侧的端部形成为逐渐扩宽状的扩径部7。并且,扩径部7的顶端的最大外径与波纹软管2的外径大致相等。一对套管5具有相同的结构。对其中的一个套管5进行说明。该套管5由不锈钢 (SUS)制成,长度为30 30mm左右,外径形成为14 70 Φ左右。并且,套管5以覆盖铜管4的扩径部7的外周的方式嵌入了波纹软管2的连接侧的端部。套管5的连接侧的端部形成为逐渐缩径的形状,形成了在轴向上与该扩径部7配合的缩径部8。套管5的缩径部8 的顶端的最小外径,比铜管4的未形成扩径部7的外径、即管本体部9的外径稍大。S卩,根据图2可以明确地知道,套管5的缩径部8的缩径斜度与铜管4的扩径部7的扩径斜度大致相等,并且在套管5的缩径部8的顶端与铜管4的未形成扩径部7的管本体部9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环状间隙。该环状间隙和金属丝编织层3的上述端部的端部边缘与管本体部9的外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一起成为焊接时的钎料的填入部。当制造如上所述的挠性管1时,首先以需要的任意的长度将外周的大致整个面被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挠性管,包括:波纹软管,其外周的大致整个面被金属丝编织物覆盖;铜管,其与该波纹软管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进行焊接固定而连接;以及套管,其以覆盖所述波纹软管和金属丝编织物的连接侧端部的外周的方式嵌插,该挠性管的特征在于,所述铜管的连接侧端部形成为扩径部,该扩径部的顶端焊接固定于波纹软管而进行连接,并且所述套管的铜管侧端部以覆盖扩径部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缩径部,该缩径部的顶端以能够与所述扩径部在轴向上接合的方式焊接固定于铜管而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室井仁志陈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