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独立风流通道的多风扇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6023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一散热器、一第一风扇及一第二风扇。所述散热器是用以对一热源进行散热,且包括沿一横向相邻排列的第一、第二散热模块,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具有多片沿一纵向间隔并排的鳍片,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具有多片沿所述横向间隔并排的鳍片。所述第一、第二风扇分别设于所述散热器上,且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第二散热模块的多数鳍片的顶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与散热装置有关,尤其是涉及具有独立风流通道的多风扇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或其显示卡已随着科技发展逐步采用具备更高运算能力的集成电路,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或图像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等,但所述集成电路在执行各种运算时,即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因此,需要辅助的散热装置来对所述集成电路进行散热。这类的散热装置通常采用多风扇设计或改变散热器的鳍片排列方向,所述多风扇的设计诸如台湾地区 585305、587769、200644780、545104、577582、200410626、592347、 M245506及美国US 5997266与US 7535708号专利等,而改变鳍片排列诸如台湾地区 1251460 及 1220704 号专利。其中,所述592347与M245506号专利所揭露的散热装置,提到将至少一风扇设置成倾斜的,而所述585305号专利更揭露具有三个风扇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一散热器、一第一风扇及一第二风扇。所述散热器是用以对一热源进行散热,且包括沿一横向相邻排列的第一、第二散热模块,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具有多片沿一纵向间隔并排的鳍片,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具有多片沿所述横向间隔并排的鳍片。所述第一、第二风扇分别设于所述散热器上,且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第二散热模块的多数鳍片的顶边。所述散热装置底部还具有一热源接触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的所述散热装置的一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一电路板、一导热模块及所述散热装置,所述导热模块是能将所述电路板的一热源产生的热能快速导引至所述散热装置,而所述散热装置则能对所述热源及所述导热模块进行散热。较佳地,所述第一风扇及所述第二风扇相对所述散热器的热源接触面是倾斜的, 所述第一风扇是沿所述横向往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倾斜,所述第二风扇是沿所述纵向的倾斜。较佳地,所述散热装置更包括一第三风扇,所述散热器更包括一第三散热模块,所述第三散热模块是邻近所述第二散热模块,所述第二散热模块是位在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及所述第三散热模块之间。其中,所述第三散热模块具有多片沿所述纵向间隔并排的鳍片,所述第三风扇是面对所述第三散热模块的多数鳍片的顶边。较佳地,所述第三风扇相对所述散热器的热源接触面是倾斜的,且是沿所述横向往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倾斜。相较于先前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是提供每一风扇都有独立的风流通道,使风流能顺畅的风流通道中流通,并且风扇被倾斜装设,使风扇转轴下方也有风流通过,以提升散热装置的效率。此外,由于每一风扇都有独立的风流通道,因此,当散热器上装设多组风扇及散热模块时,风扇间的风流也不会相互干扰,以减少噪音。更多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作用,将揭露于随后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例子的散热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绘示图1的所述散热系统的爆炸图。图3是绘示图1的所述散热系统的散热器及导热模块的示意图。图4是绘示图1的所述散热系统在x-z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绘示图1的所述散热系统在y_z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绘示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计算机机壳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散热系统100的较佳例子。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系统100包括一散热装置1、一电路板2及一导热模块8,所述散热装置1是用以对所述电路板2进行散热,且包括一散热器3、一风扇组4及一风罩5。如图2所示,所述电路板2是指一显示卡,所述电路板2具有一热源20。所述热源 20是指位在所述显示卡上的一 GPU,另外,所述电路板2上除了所述GPU还有其它相关电路及电子组件。所述散热器3的底部是贴靠在所述电路板2的热源20上,以使所述电路板2的热源20产生的热能能快速地被导引到所述散热器3上。所述散热器3包括沿一横向χ相邻并排的一第一散热模块30、一第二散热模块31 及一第三散热模块32,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1是位在所述第一散热模块30及所述第三散热模块32之间。所述第一散热模块30及所述第三散热模块32分别具有多片沿一纵向y间隔并排的鳍片300、320,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1具有多片沿所述横向χ间隔并排的鳍片310。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器3的底部具有一热源接触面312。所述导热模块8是用以将所述电路板2的热源20迅速导引到所述散热器3,所述导热模块8包括多根热导管(heat pipe) 80、一导热板81 (例如铜底板)及一固定板82。所述热导管80是分别贯穿多数鳍片 300、310、320。所述导热板81是用以贴靠在所述热源20上,而所述散热器3的热源接触面 312是设在所述导热板81上,以使所述导热板81能迅速将所述热源20的热能直接地导热至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散热模块30、31、32,或间接地藉由多数导热管80导热分散到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散热模块30、31、32上。所述固定板82是能将多数导热管80及所述导热板81固定在所述散热器3上。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3的热源接触面312较佳是藉由所述导热模块8的导热板81将所述热源20产生的热能迅速导引至所述散热器3,但实际上,所述散热器3的热源接触面312也可以直接贴靠在所述热源20上。请再参照图2,所述风扇组4包括一第一风扇40、一第二风扇41及一第三风扇42, 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风扇40、41、42是分别设于所述风罩5上,所述风罩5是罩住所述散热器3。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风扇40、41、42分别位在所述散热器3的顶部,且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风扇40、41、42的出风面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散热模块30、31、32的鳍片300、310、320的顶边。当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风扇40、41、42被启动时,所产生的风流是分别直接地吹向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散热模块30、31、32。所述风罩5主要是用以固定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风扇40、41、42,在实际应用中, 也能采用支架吊挂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风扇40、41、42,或用其它方式将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风扇40、41、42固定在所述散热器3的顶部上。图4及图5分别绘示所述散热装置1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上的剖面视图。如图4 所示,所述第一风扇40相对所述散热器3的热源接触面312是倾斜的,且是邻近所述第二风扇41的一端往所述第一散热模块30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三风扇42相对所述散热器3的热源接触面312也是倾斜的,且是邻近所述第二风扇41的一端往所述第三散热模块32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和第三风扇40、42邻近所述第二风扇41的一端是较低的,以使所述第一风扇40及所述第三风扇42的风流能分别迅速通过所述第一、第三散热模块30、32。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风扇41相对所述散热器3的热源接触面312是倾斜的,且是沿所述纵向y倾斜,使所述第二风扇41产生的风流是能迅速地通过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1。由于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风扇40、41、42是倾斜设置,因此当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风扇40、41、42的风流(如箭头方向显示)吹向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散热模块30、31、 32时,风流会受到风流通道底部的封闭面(例如导热板或电路板2)影响而吹出所述第一、 第二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器,其底部具有一热源接触面供用以贴抵一热源,且包括沿一横向相邻并排的一第一散热模块及一第二散热模块,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具有多片沿一纵向间隔并排的鳍片,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具有多片沿所述横向间隔并排的鳍片;一第一风扇,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的多数鳍片的顶边;以及一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的多数鳍片的顶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顺治毛黛娟
申请(专利权)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