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式大电流电源电缆组件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694598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冗余式大电流电源电缆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其结构是由若干个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汇总的电缆导体主干线束的分叉处套一个模缩套,每一个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的一端是A端子,在A端子处套标识,每一个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的另一端是B端子。优点:电缆采用分叉分支设计,其结构柔软,装配容易,可以根据不同的截面积线束压接相应规格的端子,以满足不同空间大小的装配模式。可循环使用并均可进行对接装配。整根电缆外护套采用耐油、耐磨、耐高温材料,对整根电缆完全密封保护,有效保证电缆的安全可靠使用。布线容易,可根据现场不同的布线空间进行布线,传输系统所占的有效空间小。与相同截面积的铜片相比较,增大了过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为大电流传输提供可靠通道的。用于各种大功率设备之间的高负载传输,特别是一些空间狭小的、需要严格布线的设备,如飞机机舱内部,以便于安装和维修。
技术介绍
在系统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把系统模块化,以便于其生产、安装,缩短其研发周期, 减少维修费用。在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需要通过可拆卸的电缆组件将其连接起来,形成可靠的电气连接。对于大功率设备,其电源与设备之间或设备与设备之间需要进行大功率电能传导,为了提高电能传输效率,需要降低电能在电缆组件上的发热损耗,减小电缆的线上电阻。从成本和技术上综合考虑,选择铜作为电缆组件的导体,为了减小电缆的线上电阻, 必须增大电缆的截面积。目前,大电缆的传输主要是使用铜板在子系统或设备之间进行桥接,或者通过薄铜片叠加起来形成半刚性电缆连接,主要用于相距较短的两个子系统或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此种电缆组件结构固定,只能横跨在子系统或设备之间,增加了设备外型设计难度;若两个子系统或设备相距较远,此电缆组件就因为其结构过长而难于运输和安装。同时,如果有较大的交流部分电流通过,因为铜导体的趋肤效应,会减小有效导电截面积,从而增大电阻,增加电缆上的发热,严重的会破坏电缆外绝缘皮,使电缆金属芯暴露在空气当中,增大电缆漏电流,严重影响维修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其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采用多根0. Imm直径的镀银铜导线通过4个或4个以上的工序绞合而成,具有易于在子系统或设备之间进行布线,易于包装运输等特点。可用于各种大功率设备之间的高负载传输,特别是一些空间狭小的、需要严格布线的设备,如飞机机舱内部,以便于安装和维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由若干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汇总的电缆导体主干线束,在电缆导体分支线束和电缆导体主干线束的套一个模缩套,每一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的一端是A端子,在A端子处套标识,每一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的另一端是B端子。冗余式大电流电源电缆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用绞线机将27根直径为0. Imm 的单丝镀银铜线电缆导体绞合成0. 212mm2的线束,然后将19根0. 212mm2线束用绞线机按中心1根0. 212mm2线束、中间层6根0. 212mm2线束、外层12根0. 212mm2线束,将中间层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绞合,外层按照顺时针进行绞合,紧密绞合成4 mm2的基本线束;然后以4 mm2为基本线束按照外一层比内一层在数量上多6根基本线束,并将奇数层按照顺时针进行手工绞合,偶数层按照逆时针进行手工绞合,绞合成电缆导体主干线束或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本专利技术积极效果(1)因为电缆采用分叉分支设计,其结构柔软,装配容易,可以压接不同体积的端子,以满足不同空间大小的装配模式。(2)本装置可循环使用。只要有适合端子的装配孔,电缆的过载余量足够,电缆的长度大于设备或子系统之间距离,均可以进行对接装配。(3)整根电缆外护套采用耐油、耐磨、耐高温材料,对整根电缆完全密封保护, 有效保证电缆的安全可靠使用。(4)布线容易,可以根据现场不同的布线空间进行布线,所占的有效空间小。(5)与相同截面积的铜片相比较,增大了过电流。附图说明附图1是冗余式大电流电源电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1是A端子、2是标识、3是DR-25热缩套管、4是电缆导体、5是聚四氟乙烯带、6是模缩套、7是B端子、8是电缆导体主干线束、9是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具体实施例方式对照附图1,其结构是由若干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汇总的电缆导体主干线束 8,在分叉处套一个模缩套6,每一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9的一端是A端子1,在A端子 1处套标识2,每一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9的另一端是B端子7。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和电缆导体主干线束外绕包两层聚四氟乙烯带,两层聚四氟乙烯带的绕包方向相反;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和电缆导体主干线束外套DR-25热缩套管3。用绞线机将27根直径为0. Imm的单丝镀银铜线电缆导体绞合成0. 212mm2的线束, 然后将19根0. 212mm2线束用绞线机按中心1根0. 212mm2线束、中间层6根0. 212mm2线束、 外层12根0. 212mm2线束,将中间层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绞合,外层按照顺时针进行绞合,紧密绞合成4 mm2的基本线束;然后以4 mm2为基本线束按照外一层比内一层在数量上多6根基本线束,并将奇数层按照顺时针进行手工绞合,偶数层按照逆时针进行手工绞合,绞合成电缆导体主干线束或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以4 mm2基本线束为单位,按第一层2根基本线束、第二层8根基本线束、第三层 14根基本线束、第四层20根基本线束、第五层沈根基本线束、第六层32根基本线束、第七层38根基本线束、第八层40根基本线束,以奇数层按照顺时针进行手工绞合,偶数层按照逆时针进行手工绞合,紧密绞合成720mm2的电缆导体主干线束,在电缆导体主干线束外包缠两层聚四氟乙烯带,两层聚四氟乙烯带的绕包方向相反;然后在电缆导体主干线束外套热缩管,并进行热缩。以4 mm2的基本线束为单位,根据电缆分叉处分支的数量,将电缆导体主干线束的两端没有绞合的4 mm2的基本线束数量均勻分成多份,将接A端子的电缆导体分支线束按照第一层2根基本线束、第二层8根基本线束、第三层14根基本线束、第四层21根基本线束,并将奇数层按照顺时针进行手工绞合,偶数层按照逆时针进行手工绞合,紧密绞合成左分支线束;将接B端子的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按照第一层6根基本线束、第二层12根基本线束,并将第一层按照顺时针进行手工绞合,第二层按照逆时针进行手工绞合,紧密绞合成右分支线束;在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外绕包两层聚四氟乙烯带,两层聚四氟乙烯带的绕包方向相反,在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外套热缩管,并进行热缩;在A端子的端头处套标识,在电缆导体主干线束两端的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上压接A端子和B端子;对标识进行热缩处理,完成大电流电缆装配。 用相应螺钉将A端子1装配到分系统或设备上,对电缆进行布线,然后将B端子7 装配到对接的系统或设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冗余式大电流电源电缆组件,其特征是由若干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汇总的电缆导体主干线束,在电缆导体分支线束和电缆导体主干线束的分叉处套一个模缩套,每一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的一端是A端子,在A端子处套标识,每一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的另一端是B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冗余式大电流电源电缆组件,其特征是由若干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汇总的电缆导体主干线束,在电缆导体分支线束和电缆导体主干线束的分叉处套一个模缩套,每一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的一端是A端子,在A端子处套标识,每一层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的另一端是B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式大电流电源电缆组件,其特征是电缆导体分支线束和电缆导体主干线束外绕包两层聚四氟乙烯带,两层聚四氟乙烯带的绕包方向相反;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和电缆导体主干线束外套热缩管。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冗余式大电流电源电缆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用绞线机将27 根直径为0. Imm的单丝镀银铜线电缆导体绞合成0. 212mm2的线束,然后将19根0. 212mm2 线束用绞线机按中心1根0. 212mm2线束、中间层6根0. 212mm2线束、外层12根0. 212mm2线束,将中间层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绞合,外层按照顺时针进行绞合,紧密绞合成4 mm2的基本线束;然后以4 mm2为基本线束按照外一层比内一层在数量上多6根基本线束,并将奇数层按照顺时针进行手工绞合,偶数层按照逆时针进行手工绞合,绞合成电缆导体主干线束或电缆导体分支基本线束。4.根据权利要求3的冗余式大电流电源电缆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以4mm2基本线束为单位,按第一层2根基本线束、第二层8根基本线束、第三层1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木广张欢唐宇李峰樊群陈祥楼赖洪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