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908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管传热结构,尤其是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中的结构。它包括横管、纵管和热管,横管上开设有至少一通孔;纵管为一端封堵一端敞口的盲管,纵管穿过横管上的通孔,并与横管焊接成一体;热管的一端设置在纵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集热效率高,便于制造的特征;且组合式的结构也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维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热利用
,具体地说是一种集热器中的热管传热结构
技术介绍
在壁挂式太阳能中,超导热管已经开始了规模应用,但是现有的热管式壁挂太阳能设计不够优化,存在传热效率不高,后期维修困难的问题。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热管传热结构,优化组成形式,便于后期的更换和维护。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传热结构,其特征是, 包括横管,所述横管上开设有至少一通孔;纵管,所述纵管为一端封堵一端敞口的盲管,所述纵管穿过横管上的通孔,并与横管焊接成一体;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设置在纵管内。所述热管和纵管接触面之间填充导热硅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集热效率高,便于制造的特征;且组合式的结构也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未安装热管的主视图;图2为未安装热管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横管、2纵管、3热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4所示,一种热管传热结构,包括横管1、纵管2和热管3。横管1为一金属圆管,在横管1上均勻设置彼此相互平行的通孔。若干纵管,纵管 2为一端封堵一端敞口的金属盲管,纵管穿过横管上的通孔,并在纵管和横管接触部位使用焊丝焊接,两者形成一体。热管3 —端呈膨胀状,将热管的膨胀端插入纵管内,拆装都很方便。为增加导热性能,可以在热管和纵管接触面之间填充导热硅胶。可以将本技术应用到太阳能集热器中去,热管插入玻璃管,横管与水箱连接, 即可对水进行加热,尤其适用于壁挂式太阳能集热器。上述热管采用美国专利(US6132823)制作,该专利在中国的申请为ZL97180042。 它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其热传导速度是金属银的三万倍,使其导出的热量极其接近吸收的热量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传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横管,所述横管上开设有至少一通孔;纵管,所述纵管为一端封堵一端敞口的盲管,所述纵管穿过横管上的通孔,并与横管焊接成一体;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设置在纵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传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热管和纵管接触面之间填充导热硅胶。专利摘要一种热管传热结构,尤其是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中的结构。它包括横管、纵管和热管,横管上开设有至少一通孔;纵管为一端封堵一端敞口的盲管,纵管穿过横管上的通孔,并与横管焊接成一体;热管的一端设置在纵管内。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集热效率高,便于制造的特征;且组合式的结构也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维修。文档编号F24J2/46GK202074733SQ201120121118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专利技术者曹德明, 渠志鹏, 陈奇, 魏崎峰 申请人:量子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传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横管,所述横管上开设有至少一通孔;纵管,所述纵管为一端封堵一端敞口的盲管,所述纵管穿过横管上的通孔,并与横管焊接成一体;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设置在纵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奇渠志鹏魏崎峰曹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量子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