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结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85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角结合件,包括一个本体及一个插孔单元。该本体具有一个第一参考点及一个第二参考点以及一个第三参考点。该插孔单元具有贯穿该本体的至少一个第一插孔及一个第二插孔以及一个第三插孔,该第一插孔与该第二插孔是邻近该第一、二参考点且相隔一个第一间距,该第三插孔是与该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相隔一个第二间距及一个第三间距。借此,利用三角形本体使前述插孔间产生间距变化,使三角结合件适用不同类型的积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角结合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与积木任意组配的三角 结合件。
技术介绍
幼童总是潜能无限、 一旦有了适当的方法和道具,他们会在快乐中尝试酸、甜、 苦、辣,把他们天马行空的梦想追求到神乎奇技的境界。而益智玩具诸如积木等, 能激荡脑力并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及帮助儿童独立思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 而广受消费者的欢迎及喜爱。参阅图l、图2,是分属本案申请人开发的积木元件群,不但可以使幼童以有限 的资源创造无限的可能,且能启发数学,科学及技术的概念让学习像游戏一样的有 趣。但是,本案申请人并不以此为满足,仍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继续从事相关 的开发研究,希望能创造可以共享的组合元件,结合前述不同的积木元件群,进而^ia沟通、独力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以结合不同基本元件群的三角结合件。 本技术的三角结合件,包括一个本体及一个插孔单元。该本体具有一个第 一参考点、 一个第二参考点,及一个第三参考点。该插孔单元具有贯穿该本体的至 少一个第一插孔及一个第二插孔以及一个第三插孔,该第一插孔与该第二插孔是邻 近该第一、二参考点且相隔一个第一间距,该第三插孔是与该第一插孔、第二插孔 相隔一第二间距、 一第三间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三角形本体的形状与角度,使前述插孔间产 生间距变化,达到结合不同类型积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第一种积木元件群的零4牛图2是现有第二种积木元件群的零4牛图3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4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5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6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与现有积木元件群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3、图4,本技术三角结合件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个本体1及一个插孔单元2。该本体1是一个正三角形块体,并具有一个第一参考点11、一个第二参考点12, 及一个第三参考点13,且该第一、二、三参考点11、 12、 13为三个等间隔设置的 端角。该插孔单元2具有贯穿该本体1的二个第一插孔21、 一个第二插孔22、 一个第 三插孔23,及二个第四插孔24。所述第一插孔21、第二插孔22、第三插孔23与第 四插孔24的孔径分别为15.6mm。所述第一插孔21与该第二插孔22是邻近该第一参考点11与该第二参考点12 且分别相隔一个第一间距L1。该第三插孔23是分别与该第一插孔21、第二插孔22 相隔一个第二间距L2、 一个第三间距L3。所述第四插孔24是分别与该第一插孔21 相切,分别与该第二插孔22具有一个第四间距L4,与该第三插孔23具有一个第五 间距L5,且彼此相隔一个第六间距L6。该第一间距L1与该第六间距L6相等,在 本较佳实施为57mm。该第二间距L2与该第三间距L3、该第四间距L4相等,在本 较佳实施为40mm。该第五间距L5在本较佳实施为30mm。且该第一、二、三、四 插孔21、 22、 23、 24各具有多数个由内周面凸设且厚度约0.1醒的凸肋211、 221、 231、 241。参阅图l、图2,该积木元件群3、 4分别具有多数个积木31、 41。每一个积木 31、 41具有至少一支嵌柱311、 411,或设有至少一个插孔312、 412。具有二支以 上嵌柱311的积木31,其间距在本较佳实施例为40mm,且所述嵌柱3U、 411的最大外径与所述插孔312、 412的孔径分别为15.6mm。参阅图5、图6,操作时,除了可以任意组合同类型的积木31或积木41夕卜,也 可以任意将该积木31或该积木41的单一嵌柱311、411插置在本技术三角结合 件的第一插孔21、第二插孔22、第三插孔23或第四插孔24中,并利用所述凸肋 211、 221、 231、 241的设置可达到迫紧定位功能。重要的是,也可以选用任一个积木31,以所述嵌柱311跨越该第二间距L2、 该第三间距L3或该第四间距L4,插置在该第一插孔21与该第三插孔23间、该第 二插孔22与该第三插孔间23或该第二插孔与该第四插孔24间。且由于该第一插孔 21与该第二插孔22间的第一间距Ll或第四插孔24间的第六间距L6,距离长达 57mm,可以再任意插接积木41或积木31 ,而不会相互干扰。借此,不但可以利用三角形本体1的开刻犬与角度,使前述插孔间产生间距变化, 达到结合不同类型积木31、 41的目的,且前述插孔位置的配置,可以改变积木31、 41与该本体1的结合角度,使积木31、 41及本技术的三角结合件以有限的资 源创造无限的可能。据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三角结合件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本技术是一种共享的组合元件,可以利用三角形本体1的形状与角度,使 前述插孔间产生间距变化,结合前述不同的积木元件群,进而能促进沟通、独力思 考与解决问题能力,使本技术能符合使用需求,且能以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 可能。值得一提的是,该本体1可不限于正三角形,也可为其它几何造型或几合造型 的复合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角结合件,包括一个本体及一个插孔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具有一个第一参考点、一个第二参考点,及一个第三参考点;    该插孔单元,具有贯穿该本体的至少一个第一插孔、一个第二插孔,及一个第三插孔,该第一插孔与该第二插孔是邻近该第一、二参考点且相隔一个第一间距,该第三插孔是与该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相隔一个第二间距及一个第三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角结合件,包括一个本体及一个插孔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个第一参考点、一个第二参考点,及一个第三参考点;该插孔单元,具有贯穿该本体的至少一个第一插孔、一个第二插孔,及一个第三插孔,该第一插孔与该第二插孔是邻近该第一、二参考点且相隔一个第一间距,该第三插孔是与该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相隔一个第二间距及一个第三间距。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结合件,其特征在于该插孔单元还具有至少一个第四 插孔,该第四插孔是邻近该第一插孔,且与该第二插孔具有一个第四间距,与该 第三插孔具有一个第五间距。3. 如权利要求2戶万述的三角结合件,其4寺征在于该插孔单元的第四插孔是与该第 一插孔相切。4. 如权禾腰求2所述的三角结合件,其特征在于该插孔单元的第一插孔共有2个,分别邻近该第一参考点与该第三参考点,该第四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智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