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巷道超前段行走式液压支护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696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回采巷道超前段行走式液压支护装备。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若干分支架,所述的分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梁和底梁,顶梁和底梁之间设有伸缩式液压立柱,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顶梁之间铰接设有防倾覆千斤顶,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底梁之间设有行走千斤顶;顶梁的一端铰接设有侧伸梁,顶梁靠近侧伸梁一端的下部设有短梁,侧伸梁与短梁之间设有侧伸千斤顶,所述的伸缩式液压立柱、侧伸千斤顶、防倾覆千斤顶、行走千斤顶均与控制系统相连。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用防倾覆千斤顶和行走千斤顶来起到支撑与行走的作用,同时顶梁与底梁之间设有伸缩式液压支柱,这样在使用时可完全采用自动控制,避免了传统的人工装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支护装备,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回采巷道超前段行走式液压支护装备。技术背景 煤矿综合机械化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在工作面开采前围岩变形相对较小,而在回采过程中回采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直接威胁到综合机械化工作面开采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通风顺畅。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超前支护段一直沿用单体支护装备,支护效率低,作业劳动强度大,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难以控制,造成边回采边修复巷道的局面。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此范围内必须设专人进行超前维护涮大巷道断面,清挖巷道底板臌隆起来的矸石、撤除、替换并重新架设支架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采煤工作面的煤巷的风速为 0. 25-4m/s,由于回采巷道的变形和破坏会使得风速超限引起安全隐患。工作面端头与回采巷道的超前段支护一直是制约煤矿回采工作面的一大难题,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支护形式1、采用U型钢支护的拱形巷道;2、采用锚杆支护的梯形巷道;3、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交叉布置,后置式液压支架摆至回采巷道,架前采用单体支柱支护形式;4、采用端头液压支架。回采巷道超前段围岩变形破坏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采用人工方式逐步拆除原有支护涮大巷道断面,然后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进行加强支护,超前支护段的加强支护方式没有改变,巷道围岩变形仍严重,巷道维护困难,需反复维修,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既增加了开采成本,又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同时,巷道超前支护安全程度低,易发生片帮、冒顶事故,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采巷道超前段行走式液压支护装备,该液压支护装备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采巷道超前段行走式液压支护装备,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若干分支架,所述的分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梁和底梁,顶梁和底梁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铅垂面内,顶梁和底梁之间设有伸缩式液压立柱,伸缩式液压立柱的两端分别与顶梁和底梁铰接,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顶梁之间铰接设有防倾覆千斤顶,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底梁之间设有行走千斤顶;顶梁的一端铰接设有侧伸梁,顶梁靠近侧伸梁一端的下部设有短梁,短梁呈铅垂方向布置,侧伸梁与短梁之间设有侧伸千斤顶,所述的伸缩式液压立柱、侧伸千斤顶、防倾覆千斤顶、行走千斤顶均与控制系统相连。防倾覆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分支架之间的顶梁相垂直,行走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分支架之间的底梁相垂直。伸缩式液压立柱与顶梁和底梁相垂直。侧伸千斤顶斜向设置。相邻两分支架之间的防倾覆千斤顶的数量设置为一个,相邻两分支架之间的行走千斤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顶梁和底梁之间的伸缩式液压立柱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用防倾覆千斤顶和行走千斤顶来起到支撑与行走的作用,同时顶梁与底梁之间设有伸缩式液压支柱,这样在使用时可完全采用自动控制,避免了传统的人工装配,安全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回采巷道超前段行走式液压支护装备,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若干分支架,分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梁1和底梁2,顶梁1和底梁2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铅垂面内,顶梁1和底梁2之间设有伸缩式液压立柱3,伸缩式液压立柱3 的两端分别与顶梁1和底梁2铰接,具体说就是伸缩式液压立柱3垂直设于顶梁1和底梁 2之间;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顶梁1之间铰接设有防倾覆千斤顶4,具体说就是防倾覆千斤顶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分支架之间的顶梁1相垂直,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底梁2之间设有行走千斤顶5,具体说就是行走千斤顶5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分支架之间的底梁2相垂直;顶梁1的一端铰接设有侧伸梁6,顶梁1靠近侧伸梁一端的下部设有短梁7,短梁7呈铅垂方向布置,即与伸缩液压立柱3相平行设置,侧伸梁6与短梁7之间设有侧伸千斤顶8, 侧伸千斤顶8斜向设置;伸缩式液压立柱3、侧伸千斤顶8与防倾覆千斤顶4、行走千斤顶5 均与控制系统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液压支护装备各部件之间的铰接采用插销连接,这样便于拆卸和组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相邻两分支架之间的防倾覆千斤顶4的数量设置为一个,相邻两分支架之间的行走千斤顶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顶梁1和底梁2之间的伸缩式液压立柱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设置可以使整个液压支护装备使用起来更为稳固,支护强度更高。本技术可以适用于以下类型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巷道1、变形破坏严重,断面收敛量大的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巷道;2、综合机械化推进速度快的回采巷道;3、无煤柱、小煤柱沿空回采巷道;4、孤岛工作面的回采巷道;5、超前段对巷道断面收敛有严格要求的回采工作面;6、其它难以支护的回采巷道。图4是本技术用于综合机械化回采巷道内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中9是指回采巷道,10是指综合机械化回采工作面。本技术在与围岩相互作用时,通过液压油缸立柱的支护抗力实现围岩变形控制,增加围岩变形控制的主动性,改善了上下出口的安全;支护装备的行走系统通过爬虫的仿生原理实现了支护装备整体移动,减小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段加强支护的可靠性,消除了在回采过程中回采巷道顶板的冒顶、断面收敛严重、风速过大等安全隐患。 本技术的液压支护装备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超前段的回采巷道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分支架设置的个数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本技术以设置四组分支架(图中分别以A、B、C、D命名)为例进行说明。液压支护装备的运输分支架的各个部件是通过插销连接的,运输前先将分支架拆开,用专用运输车将其运输至回采巷道内进行组装。液压支护装备的安装从采煤工作面端头开始,首先将第一、第二分支架A、B移动到位后,再安装第一、第二分支架A、B之间的行走千斤顶5和防倾覆千斤顶4 ;其次将第三分支架移动到位,再安装第二、第三分支架B、C之间的行走千斤顶5和防倾覆千斤顶4 ;再次将第四分支架移动到位,安装第三、第四分支架C、D之间的行走千斤顶5和防倾覆千斤顶 4,各分支架安装结束后再安装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控系统。液压支护装备工作状态的移动方式(1)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第一分支架A的侧伸千斤顶8收缩,侧伸梁6下降;(2)第一分支架A的伸缩式液压立柱3收缩,顶梁1下降到合适位置;(3)第一、第二分支架A、B之间的行走千斤顶5和防倾覆千斤顶4共同顶推底梁 2实现第一分支架A的移动;(4)第一分支架A行走到位后,通过第一分支架A的伸缩式液压立柱3的顶推作用升起顶梁1,通过侧伸千斤顶8升起侧伸梁6,完成第一分支架的移动; (5)第二分支架B同样依次降低侧伸梁6、顶梁1、再通过第二、第三分支架B、C之间的行走千斤顶5和防倾覆千斤顶4共同顶推底梁2,同时第二、第三分支架之间的行走千斤顶5和防倾覆千斤顶4共同收缩,实现第二分支架B的移动,移动至合适位置后,依次升起第二分支架B的顶梁1和侧伸梁6,完成第二分支架B的移动;(6)第三、第四分支架如前述分支架一样依次移动,从而实现整个液压支护装备的移动。液压支护装备的拆卸当工作面回采到停采线时撤出综采装备后,超前加强支护段首先通过拆除安装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采巷道超前段行走式液压支护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若干分支架,所述的分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梁(1)和底梁(2),顶梁(1)和底梁(2)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铅垂面内,顶梁(1)和底梁(2)之间设有伸缩式液压立柱(3),伸缩式液压立柱(3)的两端分别与顶梁(1)和底梁(2)铰接,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顶梁(1)之间铰接设有防倾覆千斤顶(4),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底梁(2)之间设有行走千斤顶(5);顶梁(1)的一端铰接设有侧伸梁(6),顶梁(1)靠近侧伸梁一端的下部设有短梁(7),短梁(7)呈铅垂方向布置,侧伸梁(6)与短梁(7)之间设有侧伸千斤顶(8),所述的伸缩式液压立柱(3)、侧伸千斤顶(8)、防倾覆千斤顶(4)、行走千斤顶(5)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采巷道超前段行走式液压支护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若干分支架,所述的分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梁(1)和底梁(2),顶梁(1)和底梁(2)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铅垂面内,顶梁⑴和底梁⑵之间设有伸缩式液压立柱(3),伸缩式液压立柱(3)的两端分别与顶梁(1)和底梁(2)铰接,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顶梁(1)之间铰接设有防倾覆千斤顶(4),相邻的两个分支架的底梁(2)之间设有行走千斤顶(5);顶梁 (1)的一端铰接设有侧伸梁(6),顶梁(1)靠近侧伸梁一端的下部设有短梁(7),短梁(7) 呈铅垂方向布置,侧伸梁(6)与短梁(7)之间设有侧伸千斤顶(8),所述的伸缩式液压立柱 (3)、侧伸千斤顶(8)、防倾覆千斤顶(4)、行走千斤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辉沈华军陆卫国郭圣旵林稚华成中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