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的带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369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玩具的带动装置,包括有座体、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并于座体内形成有可供收容传动装置的容置空间,且传动装置具有滑移座及弹性抵压于滑移座上的旋动部,并于座体一侧设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一侧延伸的轴杆上设有带动部,并使带动部位于座体的容置空间内,通过轴杆的轴向转动而使带动部带动滑移座形成左右往复位移的动作,如此,即可于滑移座一侧延伸有形成玩偶眼睛的板体,通过滑移座的左右移动而带动板体随之位移,使玩偶脸部产生动态变化,可形成新奇、有趣,且极具摆饰玩赏与特殊动感的视觉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的带动装置,尤指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玩偶脸部的眼睛产生动态变化的效果,并辅以传感器使玩偶眼睛随物体经过的方向而移动,以形成新奇、有趣,且极具摆饰玩赏与特殊动感的视觉效果。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物质生活的提升,玩具亦随着多变多样化,早期的玩具大多为简易的组装方式,以及搭配简易的带动机构,例如最常见的人偶与拟人化型态的玩偶,虽然此类玩偶具有四肢与五官,但本身无法动作,必须通过消费者自行转动四肢,才可使此类的玩偶产生不同的动作变化,而静态的玩偶于销售场所中展示时,大多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而导致消费者购买的意愿降低。再者,玩偶或玩具的消费族虽然为成年人,然促使成年人花钱购买玩具或玩偶的动力大多来自儿童,且儿童容易受语音与多变的灯光所吸引,故为了要吸引消费者与儿童的目光注意及好奇进而花钱购买,势必要使玩偶能够产生多变与独特的动作,且在动作时,必须动作更为细腻、多样化及更趋于真实,据此吸引消费者与儿童的目光注意,进而产生购买的欲望。然而,为使玩偶的动作符合上述的特点,其研发成本及生产制造成本势必会较高,致使业界普遍愿意投入研发的厂商较少,而本设计人人通过多年的积极研发及不断的试做,已获得多项新型专利,如TW公告第四二○○三○号“玩偶的摆动装置”及TW第四一三○八一号“玩偶的摆动装置”等,而上述各新型中,虽可产生不同的动作,然变化的部分着重于玩偶四肢或外部连动的部份,而对于玩偶的脸部与五官并未有特别的变化,但脸部与五官的不同变化,将更容易使玩具与玩偶趋近拟人化,而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光注意,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所以本设计人人另行设计出突破现有产品的即有模式,以提供更为新奇、有趣及多样化的玩偶,来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玩赏乐趣及摆饰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玩具的带动装置,该玩具的座体一侧设有驱动装置,并使驱动装置的轴杆上的带动部轴向转动,而带动座体的容置空间内的传动装置的滑移座呈左右往复位移,由此使滑移座一侧所延伸形成玩偶眼睛的板体亦随着左右移动,并辅以传感器及语音装置的设置,使玩偶眼睛可随着物体经过方向而移动,进而使玩具脸部产生动态变化,使消费者可感觉到玩具的眼睛会随着物体的移动而注视,并发出对应型态的声音,以形成新奇、有趣,且极具摆饰玩赏与特殊动感的视觉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玩具的带动装置,包括座体、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其中,该座体内形成有容置空间;该传动装置设置于座体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滑移座,并于滑移座一侧抵压有旋动部;及该驱动装置一侧延伸有轴杆,并于轴杆上设有带动部,且带动部位于座体的容置空间内而带动滑移座呈左右往复位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A为本技术于动作前的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于动作中的示意图;图3C为本技术于动作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中符号说明1 座体10容置空间12定位杆11穿孔2 传动装置21滑移座 213 板体211 齿条22旋动部212 滑槽221 轴孔3 驱动装置31轴杆313 橡胶311 带动部 32壳体312 齿轮4 传感器5 语音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结合附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及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座体1、传动装置2与驱动装置3,其中该座体1内具有容置空间10,并于座体1表面开设有与容置空间10相通连的穿孔11,以及于容置空间10内一侧固设有定位杆12。该传动装置2设置于座体1的容置空间10内,且具有可呈左右往复位移的滑移座21,并于滑移座21一侧设有齿条211,而远离齿条211另侧则设有滑槽212,且滑槽212可供旋动部22弹性抵压,其旋动部22上所设的轴孔221可供座体1的定位杆13穿设定位,当滑移座21于左右往复位移时,可带动旋动部22产生轴向旋转。该驱动装置3一侧延伸有轴杆31,且轴杆31末端所设的带动部311上套设有齿轮312,并使带动部311位于座体1的容置空间10内,其带动部311上的齿轮312可与滑移座2的齿条211连接啮合,并于驱动装置3外缘罩覆有壳体32,并使壳体32定位结合于座体1上,而上述的驱动装置3可为马达、步进马达或伺服马达。再者,通过上述构件组构时,先于座体1的容置空间10内收容有传动装置2,将定位杆12穿过传动装置2的旋动部22的轴孔221内定位,并使旋动部22弹性抵压于滑移座21的滑槽212内,而驱动装置3则通过壳体32予以定位于座体1一侧表面,且驱动装置3的带动部311穿过座体1的穿孔11,并使带动部311上的齿轮312与滑移座21一侧的齿条211相互啮合,即可完成本技术的整体组装。请同时参阅图2、3A、3B、3C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与动作前、中、后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出,本技术玩具的带动装置于使用时,先将座体1设计成一玩偶头像,且座体1可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所构成,并于滑移座21一侧延伸有板体213,以形成玩偶的眼睛,当驱动装置3的轴杆31作动时,即可带动轴杆31末端的带动部311形成轴向旋转,并使带动部311上的齿轮312随之旋转,如此,即可利用齿轮312来带动所啮合的齿条211,使滑移座21形成左右往复位移的动作,再通过滑移座21一侧所弹性抵压的旋动部22,可防止滑移座21于左右往复位移时,使齿条211跳脱所啮合的齿轮312外,进而形成更稳固的位移状态,使板体213所形成的眼睛会随滑移座21而左右移动。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玩具的带动装置可进一步于座体1内设有传感器4及语音装置5,其传感器4可为红外线传感器、微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相关可感测待测物的位置变化的元件,当传感器4侦测到物体或人体后,其传感器4会发出信号并分别传送至驱动装置3及语音装置5上,使驱动装置3接收所传送的信号后,便使带动部311产生轴向旋转动作,如此,传感器4侦测到有人体或物体经过时,其传感器4可仿真人体或物体所经过的方向,使而板体213所形成的玩具眼睛会随着人体或物体的移动方向而随之注视,而语音装置5则会产生声音,并可依据座体1所形成的玩偶头像型态而发出对应的声音,如为动物时,则语音装置5会发出动物的声音或预设的语音讯息,使玩具整体动作更为生动,极具摆饰玩赏与特殊动感的视觉效果。请同时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上述较佳实施例中,是以齿轮312啮合齿条211来带动滑移座21左右移动,而本技术的驱动装置3一侧所延伸的轴杆31末端的带动部311可进一步套设有橡胶313,并使橡胶313紧密地抵贴于滑移座21一侧,利用轴杆31轴向转动来使橡胶313于滑移座21一侧形成转动,通过橡胶313与滑移座21之间的摩擦力,亦可带动滑移座21左右位移,所以,本技术的驱动装置3亦可通过齿轮312、齿条211啮合或摩擦力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玩具的带动装置,包括座体、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内形成有容置空间;该传动装置设置于座体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滑移座,并于滑移座一侧抵压有旋动部;及该驱动装置一侧延伸有轴杆,并于轴杆上设有带动部,且带 动部位于座体的容置空间内而带动滑移座呈左右往复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具的带动装置,包括座体、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内形成有容置空间;该传动装置设置于座体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滑移座,并于滑移座一侧抵压有旋动部;及该驱动装置一侧延伸有轴杆,并于轴杆上设有带动部,且带动部位于座体的容置空间内而带动滑移座呈左右往复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的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表面开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通连的穿孔,且穿孔供驱动装置的轴杆穿设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的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容置空间内一侧固设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穿设于旋动部上所设的轴孔内呈一定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的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的轴杆的带动部上进一步设置有齿轮,而滑移座一侧则设有与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的带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雄
申请(专利权)人:诠丰玩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