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6698 阅读:6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包括铝构成的主体,其中,该主体的一端在铝的基础上覆盖有镍镀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极耳由于主体采用金属铝,电导率较高,在大电流通过时,极耳温升较低,同时铝极耳的硬度较小,不容易刺穿隔膜或相邻电芯,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采用一个极耳就可以一并连接相邻电芯的正负极,减小了工作量,降低了原料成本与劳动力成本,避免了顶封困难与易漏液等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作动力电池的锂离子电池极耳,特别是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日益重视,电动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被人们广泛关注。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所需电池的首选。锂离子动力电池需要满足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两种要求,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手段一种为大容量单体电池,大容量单体电池的输出电压不高,但其可以大电流输出; 另一种为低容量小电池串联,通过低容量小电池串联的方式,可以通过较高的电压输出来得到较高的功率密度。从安全性能角度出发,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厂家多采用低容量小电池串联的方式。低容量小电池串联,可以通过在单体电池外部将其串联起来;也可以将多个电芯在电池内部串联组成一个大电池包。针对后者的连接方式,不可避免的需要将相邻电芯间正负极引线连接起来。现有技术中电芯负极采用镍极耳连接,但由于镍的电导率低,作为动力电池使用时,极耳自身的温度升高剧烈,严重时导致电芯隔膜熔融,引起电池内部短路;同时镍极耳硬度相对较高,容易刺破相邻的电芯;最后相邻电芯极耳间的连接会耗费更多的工时,还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构成的主体,其中,该主体的一端在铝的基础上覆盖有镍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构成的主体,其中,该主体的一端在铝的基础上覆盖有镍镀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内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全红魏伟苏方远陈学成李中延罗永莉张新河马莉刘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