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鸿照专利>正文

棘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36642 阅读:4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棘轮装置,包含有控制本体、棘轮本体及切换本体,该控制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轴孔,并在顶面设有至少三个相通且呈等角配置的容置槽,各容置槽内置入有一组卡掣块及弹性件,该棘轮本体的外环面设有棘轮齿,并在一端设有驱动部,而以驱动部穿伸出控制本体的轴孔,使棘轮齿啮合三组卡掣块,该切换本体装配于控制本体上,并在底面设有至少三个可控制三组卡掣块位移的拨动部;如此,可利用等角配置的三组卡掣块掣动方式卡掣棘轮本体的棘轮齿,以增加卡掣强度及稳定性,而更加提高操作扭力,以及可增加棘轮齿的齿数,而提供更多操作角度选择,达到大幅提升使用效能的实用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可利用等角配置的三组卡掣块掣动方式,以更加提高操作扭力及增加操作角度选择,而大幅提升使用效能的棘轮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棘轮装置的工具,其首要考虑的是可承受的扭力大小,而扭力大小取决于棘轮齿与卡掣块的卡掣啮合强度,然而,选用较少齿数的棘轮齿的工具,虽可提供较佳的扭力,但在施力操作上较不易获致较佳的操作角度,而选用较多齿数的棘轮齿的工具,虽易获致较佳的操作角度,但却降低操作的扭力,因此,如何使具有棘轮装置的工具能兼具较佳的操作扭力及操作角度实相当重要。请参阅图1,是中国台湾第91220384号“握柄正反向棘轮之构造改良”专利案,其设有一内环面具有棘轮齿111的棘轮本体11,供装配一个具有两个可旋转偏摆的卡掣块 13AU3B的控制本体12,控制本体12并以弹簧14推抵卡掣块13A、13B与棘轮本体11的棘轮齿111啮合掣动,另设有一套置于控制本体12外部的转向切换环(图未示出),用来控制卡掣块13A或卡掣块1 旋转偏摆内缩而脱离棘轮齿111,以切换施力方向,当转向切换环控制卡掣块13B啮合于棘轮本体11的棘轮齿111时,控制本体12可利用卡掣块1 带动棘轮本体11作顺时针旋转而施力操作,当控制本体12作逆时针旋转时,则会空转作动,而可调整操作角度。但是,此一棘轮结构采单一卡掣块掣动棘轮本体,以致扭力不足,若增加棘轮齿的齿数,更会大幅降低掣动啮合程度,造成掣动打滑的情形。请参阅图2,是中国台湾第92216291号“双对称掣动之棘轮装置”专利案,其在一控制本体21的轴孔211外侧设有两组对称的弧状槽道212A、212B、213A、213B,各槽道 212A、212B、213A、2i;3B 内分别置入有弹簧 22A、22B、23A、2!3B 及卡掣块 24A、MB、25A、25B,各卡掣块24A、24B、25A、25B的一端分别凸设有拨块部M1A、241B、251A、251B,另一端则设有卡掣齿M2A、242B、252A、252B,另于控制本体21的侧面设有容置孔214,供置入弹簧沈及滚珠27,一端具有角孔的棘轮本体观,在外环面设有棘轮齿282,并置入于控制本体21 的轴孔211内,使棘轮齿282啮合于卡掣块24A、24B、25A、25B,一套置于控制本体21外部的切换本体四,在相对应各拨块部M1A、241B、251A、251B位置设有推抵面^1A、291BJ92A、 ^2B,用来分别推抵拨块部M1A、241B、251A、251B,使卡掣块24A、24B、25A、25B可沿槽道 212A、212B、213A、2i;3B位移,另于切换本体四的内环面上开设有三个容置槽^3A、293B、 293C,以供控制本体21上的滚珠27嵌置定位;当向右转动切换本体四时,滚珠27会嵌置于切换本体四的容置槽上,切换本体四的推抵面^2A、292B会推抵卡掣块25A、25B 内缩脱离棘轮本体28的棘轮齿282,而卡掣块24A、24B将保持啮合棘轮齿观2,在操作控制本体21逆时针转动时,可同时带动棘轮本体观转动,若控制本体21顺时针转动时,即会形成反方向的空转;然而,该棘轮装置虽可利用双对称的卡掣块24A、24B啮合棘轮本体观的棘轮齿观2,而增加棘轮本体28的扭力,但两个卡掣块24A、24B可提供的操作扭力仍然有限,当使用者需要以更大的操作扭力进行装拆栓具作业时,此一棘轮装置即不敷使用,其使3用效能有待改善。故如何提供一种可更加提高操作扭力的棘轮装置,即为业者研发的标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装置,更加提高其操作扭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本体在顶面设有至少三个相通且互呈角度配置的容置槽,并在各容置槽内置入有一组卡掣块及弹性件;棘轮本体装配于控制本体内,并在一端设有驱动部,棘轮本体的外环面设有棘轮齿,并使棘轮齿啮合控制本体的卡掣块;切换本体装配于控制本体上,并在底面设有至少三个能够控制卡掣块位移的拨动部。其中,该控制本体在相邻容置槽间分别设有嵌置空间,该切换本体在底面相对应控制本体的各嵌置空间位置设有三支为拨杆的拨动部,用来分别顶推一侧卡掣块位移。其中,该控制本体的三个容置槽采用等角配置。其中,该控制本体的容置槽的断面呈三角形。其中,该控制本体的各卡掣块一端设有卡掣齿。其中,该控制本体的弹性件是弹簧。其中,该控制本体在顶面开设有容置孔,供置入一个为弹簧的弹性件及珠体,该切换本体在底面凹设有三个卡槽,以供控制本体上的珠体选择嵌置。其中,该控制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一贯通顶、底面的轴孔,该棘轮本体的驱动部是一个四角柱,并在外环面开设有环沟,在驱动部穿置凸伸出于控制本体的轴孔后,并以定位件嵌扣于驱动部的环沟上,将棘轮本体限位于控制本体上。其中,该棘轮本体的定位件是C型扣。其中,该棘轮本体在另一端设有一为杆体的衔接部,并在衔接部的外环面适当位置开设有环沟,该切换本体开设有通孔,供棘轮本体的衔接部穿伸凸出于外,再以一定位件嵌置于棘轮本体的环沟,用来连结切换本体。 其中,该切换本体的定位件是C型扣。其中,该控制本体在外环面直接成型有一为扳杆的操作件。其中,该棘轮本体在一端设有一为凸块的衔接部,用来枢接一为扳杆的操作件。其中,该控制本体的一端凸设有接合部,用来装配连结一为握柄的操作件,而棘轮本体的驱动部则为一个六角形槽孔。其中,该控制本体的接合部是多边形柱,握柄设有一为多边形孔的连接部,供控制本体的接合部插置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棘轮装置,可利用等角配置的三组卡掣块掣动方式卡掣棘轮本体的棘轮齿,以增加卡掣强度及稳定性,而更加提高操作扭力,达到大幅提升使用效能的4实用效益。本技术提供一种棘轮装置,当控制本体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可使至少三个卡掣块卡掣棘轮本体的棘轮齿,以有效增加卡掣强度及稳定性,在此前提下,可有效增加棘轮本体的棘轮齿的齿数,进而提供更多操作角度选择,达到提升使用效能的实用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中国台湾第91220384号专利案的示意图;图2是中国台湾第92216291号专利案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的零件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组装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一);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二);图8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三);图9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图10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图。附图标记说明棘轮本体11 ;棘轮齿111 ;控制本体12 ;卡掣块13A、13B ;弹簧14 ; 控制本体 21 ;轴孑L 211 ;槽道 212A、212B、213A、213B ;容置孔 214 ;弹簧 22A、22B、23A、23B ; 卡掣块 24A、24B、25A、25B ;拨块部 241A、241B、251A、251B ;卡掣齿 242A、242B、252A、252B ; 弹簧沈;滚珠27 ;棘轮本体28 ;角孔;棘轮齿282 ;切换本体四;推抵面^1A、291B、 292A、292B ;容置槽 293A、293B、293C ;控制本体 30、30A、30B ;扳杆 301 ;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本体:在顶面设有至少三个相通且互呈角度配置的容置槽,并在各容置槽内置入有一组卡掣块及弹性件;棘轮本体:装配于控制本体内,并在一端设有驱动部,棘轮本体的外环面设有棘轮齿,并使棘轮齿啮合控制本体的卡掣块;切换本体:装配于控制本体上,并在底面设有至少三个能够控制卡掣块位移的拨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本体在顶面设有至少三个相通且互呈角度配置的容置槽,并在各容置槽内置入有一组卡掣块及弹性件;棘轮本体装配于控制本体内,并在一端设有驱动部,棘轮本体的外环面设有棘轮齿, 并使棘轮齿啮合控制本体的卡掣块;切换本体装配于控制本体上,并在底面设有至少三个能够控制卡掣块位移的拨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本体在相邻容置槽间分别设有嵌置空间,该切换本体在底面相对应控制本体的各嵌置空间位置设有三支为拨杆的拨动部,用来分别顶推一侧卡掣块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本体的三个容置槽采用等角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本体的容置槽的断面呈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本体的各卡掣块一端设有卡掣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本体的弹性件是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本体在顶面开设有容置孔,供置入一个为弹簧的弹性件及珠体,该切换本体在底面凹设有三个卡槽,以供控制本体上的珠体选择嵌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鸿照
申请(专利权)人:余鸿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