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直流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780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微型直流断路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弧高温下永磁体磁能下降、影响工作可靠性等问题,它包括绝缘基座、绝缘盖及组装其间的双金属片、磁脱扣器、手柄、锁扣机构、软连接、动触头、静触头、出线端接线柱和灭弧室,其技术要点是:在电弧产生区的出线端接线柱左下方设置由一个竖立放置的永磁体及两个导磁片组成的磁吹灭弧装置,外部用隔热套管包覆的永磁体的N极端朝上,S极端朝下,无缝吸附在永磁体N、S极端的导磁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分别封装在绝缘基座、绝缘盖的内侧,引弧角与静触头连接,并延长至灭弧室的下方。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既能提高工作电压和断弧能力,又能明显减轻触头电磨损,延长触头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直流电网中的低压电器开关,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微型直流断路器。主要应用于额定工作电压可达千伏级的电源切换及电路控制场所。
技术介绍
目前,微型直流断路器是应用在直流电网中的一种非常广泛的电器开关,当电路中出现过载或短路故障时,它可以起到断开被保护电路的作用。一般单极(IP)灭弧室有一个触头房,而两极(2P)有两个触头房,至四极(4P)有四个触头房,由这些触头房组合成的同一个灭弧室,统称为多极灭弧室。随着电器开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种微型直流断路器相继面世,例如中国专利号为01223666. 7、200720152786. 4和专利申请号为 200910049371. 8等文献中公开了一些微型直流断路器,其基本结构包括绝缘基座、绝缘盖及组装在其间的双金属片、磁脱扣器、手柄、锁扣机构、软连接、动触头、静触头、出线端接线柱和灭弧室等部件。灭弧室的结构设计大致相同,都是用两块永磁体设置在动、静触头断开时所产生电弧区的两侧,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电弧进入灭弧室被灭弧栅片熄灭。但是在电弧产生的高温环境下,永磁体的磁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快速下降,对断路器的长期可靠工作会有影响,并且工作电压不高,很难满足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微型直流断路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弧高温下永磁体磁能下降、影响工作可靠性等问题,其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既能提高工作电压和断弧能力,又能明显减轻触头电磨损,延长触头使用寿命的特点ο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微型直流断路器包括绝缘基座、绝缘盖及及组装在其间的双金属片、磁脱扣器、手柄、锁扣机构、软连接、动触头、静触头、出线端接线柱和灭弧室,其技术要点是在电弧产生区的所述出线端接线柱的左下方设置磁吹灭弧装置,所述磁吹灭弧装置包括一个竖立放置的永磁体及分别无缝吸附在N、S极端的导磁片,外部用隔热套管包覆的所述永磁体的N极端朝上,S极端朝下,无缝吸附在所述永磁体N极端的所述导磁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封装在所述绝缘基座的内侧,无缝吸附在所述永磁体S 极端的所述导磁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封装在所述绝缘盖的内侧,引弧角与所述静触头连接,并延长至所述灭弧室的下方。无缝吸附在所述永磁体两端的所述导磁片的远离所述永磁体一端位于所述动触头、静触头的开距中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在不改变现有微型直流断路器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仅仅采用由一只竖立放置的永磁体及分别无缝吸附在N、S极端的导磁片作为磁吹灭弧装置的元件,用较短的导磁片将磁极中心引至动、静触头开距的中心,并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将两个导磁片分别封装在绝缘基座和盖的内侧,增加磁吹灭弧装置后的结构仍然紧凑,所以设计合理,并充分利用永磁体灭弧系统所产生的磁场,将断路器的动、静触头断开时所产生的电弧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迅速吹进灭弧室,电弧被拉长后进入灭弧室又被灭弧栅片分割成很多小段,增加了电弧的电压降,使电弧温度急速下降,减少了电弧能量,加速了电弧熄灭,提高了断弧能力,减轻了触头电磨损,提高了触头寿命。因可以采用多极控制,故工作电压可达到800V,断电后负载非常安全。因此,本专利技术与同类产品相比, 既能提高工作电压和断弧能力,又能明显减轻触头电磨损,延长触头使用寿命。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弧高温下永磁体磁能下降、影响工作可靠性等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中序号说明1绝缘基座、2出线端接线柱、3动触头、4静触头、5隔热套管、6永磁体、7灭弧室、8引弧角、9绝缘盖、10限制件、11导磁片、12隔弧板。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1 2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该微型直流断路器是在现有微型直流断路器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改进的,它除包括现有微型直流断路器的绝缘基座1、绝缘盖9 及及组装在绝缘基座1、绝缘盖9之间的双金属片、磁脱扣器、手柄、锁扣机构、软连接(图中未示出)、动触头3、静触头4、出线端接线柱2和灭弧室7等基本结构外,主要在电弧产生区的出线端接线柱2的左下方设置了磁吹灭弧装置。该磁吹灭弧装置是由一个竖立放置的采用高磁性能的铷铁硼稀土永磁体6和两个分别无缝吸附在永磁体6的N、S极端的导磁片11 组成的。外部用隔热套管5包覆的永磁体6的N极端朝上,S极端朝下,无缝吸附在永磁体 6的N极端的导磁片11采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12封装在绝缘基座1的内侧,无缝吸附在永磁体6的S极端的导磁片11采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12封装在绝缘盖9的内侧。 引弧角8与静触头4连接,并延长至灭弧室7的下方。为了用较短的导磁片11将磁极中心引至动、静触头3、4开距的中心,将无缝吸附在永磁体6两端的导磁片11远离永磁体6的一端,位于动触头、静触头的开距中心处。限制件10设置在绝缘基座1的底部供卡轨安装使用。永磁体11的极性在第IP为N-S。当多极组装时,第2P为S-N,第3P为N-S,第4P为 S-N,以此类推。绝缘盖9与绝缘基座1对接好,对各个单极微型直流断路调试,合格后用空心铆钉将微型直流断路器铆牢即可。该微型直流断路器的安装、调试及使用均与现有直流断路器基本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直流断路器,包括绝缘基座、绝缘盖及及组装在其间的双金属片、磁脱扣器、手柄、锁扣机构、软连接、动触头、静触头、出线端接线柱和灭弧室,其特征是在电弧产生区的所述出线端接线柱的左下方设置磁吹灭弧装置,所述磁吹灭弧装置包括一个竖立放置的永磁体及分别无缝吸附在N、S极端的导磁片,外部用隔热套管包覆的所述永磁体的N 极端朝上,S极端朝下,无缝吸附在所述永磁体N极端的所述导磁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封装在所述绝缘基座的内侧,无缝吸附在所述永磁体S极端的所述导磁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封装在所述绝缘盖的内侧,引弧角与所述静触头连接,并延长至所述灭弧室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流断路器,其特征是无缝吸附在所述永磁体两端的所述导磁片的的远离所述永磁体一端位于所述动触头、静触头的开距中心。全文摘要一种改进的微型直流断路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弧高温下永磁体磁能下降、影响工作可靠性等问题,它包括绝缘基座、绝缘盖及组装其间的双金属片、磁脱扣器、手柄、锁扣机构、软连接、动触头、静触头、出线端接线柱和灭弧室,其技术要点是在电弧产生区的出线端接线柱左下方设置由一个竖立放置的永磁体及两个导磁片组成的磁吹灭弧装置,外部用隔热套管包覆的永磁体的N极端朝上,S极端朝下,无缝吸附在永磁体N、S极端的导磁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分别封装在绝缘基座、绝缘盖的内侧,引弧角与静触头连接,并延长至灭弧室的下方。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既能提高工作电压和断弧能力,又能明显减轻触头电磨损,延长触头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H9/44GK102262984SQ20111000394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传亭, 刘勇, 尹显文, 白云飞, 邸威 申请人:沈阳二一三控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直流断路器,包括绝缘基座、绝缘盖及及组装在其间的双金属片、磁脱扣器、手柄、锁扣机构、软连接、动触头、静触头、出线端接线柱和灭弧室,其特征是:在电弧产生区的所述出线端接线柱的左下方设置磁吹灭弧装置,所述磁吹灭弧装置包括一个竖立放置的永磁体及分别无缝吸附在N、S极端的导磁片,外部用隔热套管包覆的所述永磁体的N极端朝上,S极端朝下,无缝吸附在所述永磁体N极端的所述导磁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封装在所述绝缘基座的内侧,无缝吸附在所述永磁体S极端的所述导磁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的隔弧板封装在所述绝缘盖的内侧,引弧角与所述静触头连接,并延长至所述灭弧室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尹显文白云飞邸威刘传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二一三控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