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磷矿双柱浮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27798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磷矿双柱浮选装置。该浮选装置包括2套浮选柱,浮选柱一进行粗选、循环再选、旋流分选,浮选柱一的产品送至浮选柱二进行精I粗选、旋流分选,浮选柱二的尾矿又打回浮选柱一进行循环再选。浮选柱一由精I矿收集槽、进矿装置、升气帽、旋流分选、可调式微泡发生器等组成,浮选柱二由精II矿收集槽、进矿装置、旋流分选、可调式微泡发生器等组成,两套浮选柱中均设有防堵装置。该装置可用于中低品位胶磷矿和其他金属及非金属矿的浮选。该浮选装置采用多段分散的给矿型式,实现了粗选、再选、精I选、循环再选、旋流分选,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达到提高回收率和精矿品位、节约能耗和浮选药剂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物分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中低品位胶磷矿胶磷矿双柱浮选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浮选柱技术,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91213128. 4公开了一种旋流器式浮选柱》;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97236893.0公开了一种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99232178. 6公开了一种静态微泡浮选柱;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02270160. 5公开了一种两段式气式微泡浮选柱设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0520128590. 2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0810143584. 2公开了一种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上述浮选柱还存在如下缺点(1)传统的浮选柱工艺只能进行单次正浮选工艺,难以实现机械搅拌式浮选的分选效果;(2)矿浆在传统的浮选柱中易形成不稳定的流态,不利于浮选;传统的浮选柱中上升的气泡和下沉的矿浆接触不够充分,不利于浮选;(4)传统的浮选柱在侧壁设专门的进料分配箱,装置显得冗肿复杂,且矿浆分配不均,矿化效果不理想,不利于矿物浮选;(5) —旦矿浆处理量规模扩大,传统的浮选柱很难达到理想的分选效果,精矿的品位更难达到要求;(6)传统的浮选柱淤积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低品位胶磷矿双柱浮选装置。 本技术提供的胶磷矿双柱浮选装置包括上端均敞口的浮选柱一和浮选柱二 ; 所述浮选柱一和浮选柱二的敞口端的外侧分别套设有上端均敞口的精I矿收集槽和精II 矿收集槽;所述精I矿收集槽和精II矿收集槽的底部均呈倾斜状;所述精I矿收集槽和精 II矿收集槽的敞口端分别高于所述浮选柱一和浮选柱二的敞口端;所述精I矿收集槽和精 II矿收集槽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浮选柱一和浮选柱二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精I矿收集槽的槽体最低处设有精I矿出口 ;所述精II矿收集槽的槽体最最低处设有精II矿出口 ;所述精I矿出口与精I矿搅拌槽相连通;所述精I矿收集槽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精II尾进矿管路,所述精II尾进矿管路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所述精 II尾进矿管路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原矿进矿管路,所述原矿进矿管路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所述原矿进矿管路的入口均与原矿搅拌槽相连通;所述原矿进矿管路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中设有升气帽,所述升气帽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大口径端的直径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径相等的台形筒体a和设置于所述台形筒体a的小口径端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由若干根角钢组成的角钢层,所述角钢之间设有间隙;粗选后矿浆出口设于所述柱体壁上邻近所述台形筒体a的大口径端处;所述升气帽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再选进矿管路,所述再选进矿管路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所述粗选后矿浆出口与所述再选进矿管路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再选进矿管路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尖嘴喷管A,所述尖嘴喷管A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所述尖嘴喷管A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中设有倒锥形漏斗i,所述倒锥形漏斗i的导流管通过管路E与所述尖嘴喷管A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管路E上设有微泡发生器C ;所述浮选柱一的底部呈倾斜状;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的最低处设有尾矿出口 ; 所述精II矿收集槽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二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精I矿进矿管路,所述精 I矿进矿管路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二的内腔;所述精I矿进矿管路的入口与所述精I矿搅拌槽相连通;所述精I矿进矿管路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二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尖嘴喷管 B,所述尖嘴喷管B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二的内腔;所述尖嘴喷管B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二的内腔中设有倒锥形漏斗ii,所述倒锥形漏斗ii的导流管通过管路F与所述尖嘴喷管B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管路F上设有微泡发生器D ;所述浮选柱二的底部呈倾斜状;所述浮选柱二的柱体壁的最低处设有精II尾矿出口 ;所述精II尾矿出口与所述精II尾进矿管路相连 ο上述的双柱浮选装置中,所述微泡发生器C和D可为可调式微泡发生器。上述的双柱浮选装置中,所述浮选柱一和浮选柱二可均为圆柱筒体。上述的双柱浮选装置中,所述精I矿收集槽和精II矿收集槽内均设有吹淤泵,便于精矿转移;所述升气帽与所述浮选柱一的底部之间的腔体中和所述精I矿进矿管路与所述浮选柱二的底部之间的腔体中均设有吹堵管,防止淤积堵塞。上述的双柱浮选装置中,所述原矿进矿管路和精II尾进矿管路均均勻分布于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所述精I矿进矿管路均勻分布于所述浮选柱二的柱体壁上。上述的双柱浮选装置中,所述原矿进矿管路为设置于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的上下排列的管路;所述精I矿进矿管路为设置于所述浮选柱二的柱体壁上的上下排列的管路。上述的双柱浮选装置中,所述上下排列的原矿进矿管路的开口端设于不同的垂直面上;所述上下排列的精I矿进矿管路的开口端设于不同的垂直面上。上述的双柱浮选装置中,所述原矿进矿管路、精I矿进矿管路和精II尾进矿管路的开口端均设有喷头。上述的双柱浮选装置中,所述尖嘴喷管A为设置于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的上下排列的喷管;所述上下排列的尖嘴喷管A相应的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中设有大口径端向上的台形筒体b和设置于所述台形筒体b的小口径端的台形筒体c,所述台形筒体b和台形筒体c的大口径端的直径均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径相等,所述台形筒体b和台形筒体c的小口径端的直径相等;所述上下排列的尖嘴喷管A分别开口于所述台形筒体b和台形筒体 c的内腔中。上述的双柱浮选装置中,所述尖嘴喷管B相应的所述浮选柱二的内腔中设有大口径端向上的台形筒体d,所述台形筒体d的大口径端的直径与所述浮选柱二的内径相等;所述尖嘴喷管B开口于所述台形筒体d的内腔中。上述的双柱浮选装置中,所述浮选柱一和浮选柱二的底部与水平面均成 20° -25° 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双柱多段短流程浮选工艺及设备,实现了粗选、再选、精I、精II、循环再选、旋流分选; (2)多段分散的给矿型式,矿浆用多层机械式雾化喷嘴给料,使矿浆分散雾滴更小,此雾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与微泡矿浆逆流和顺流接触;(3)用角钢制成特殊型式的升气帽,将柱分成两段结构,便于全部矿浆再循环旋流分选;(4)采用可调式微泡发生器,可以随意根据需求调节供气量;(5)具有防堵装置;(6)可提高矿物回收率和精矿品位、节约能耗和浮选药剂;(7)可用于中低品位胶磷矿和其它金属及非金属矿的浮选;(8)根据不同矿种和喷淋密度可设计出不同生产能力的不同直径浮选柱;(9)本双柱短流程工艺及设备还可以用于一正一反浮选组合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柱浮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柱浮选装置的升气帽的结构示意图和局部放大图,其中, 图a为升气帽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角钢层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技术的双柱浮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图中各标记如下1 浮选柱一、2浮选柱二、3精I矿收集槽、4精II矿收集槽、5精II尾进矿管路、6原矿进矿管路、7升气帽、8粗选后矿浆出口、9再选进矿管路、10旋流尖嘴喷管A、ll圆台筒体b、12圆台筒体C、13倒锥形漏斗i、14尾矿出口、15可调式微泡发生器C、16精I矿搅拌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磷矿双柱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上端均敞口的浮选柱一和浮选柱二;所述浮选柱一和浮选柱二的敞口端的外侧分别套设有上端均敞口的精I矿收集槽和精II矿收集槽;所述精I矿收集槽和精II矿收集槽的底部均呈倾斜状;所述精I矿收集槽和精II矿收集槽的敞口端分别高于所述浮选柱一和浮选柱二的敞口端;所述精I矿收集槽和精II矿收集槽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浮选柱一和浮选柱二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精I矿收集槽的槽体最低处设有精I矿出口;所述精II矿收集槽的槽体最最低处设有精II矿出口;所述精I矿出口与精I矿搅拌槽相连通;所述精I矿收集槽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精II尾进矿管路,所述精II尾进矿管路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所述精II尾进矿管路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原矿进矿管路,所述原矿进矿管路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所述原矿进矿管路的入口均与原矿搅拌槽相连通;所述原矿进矿管路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中设有升气帽,所述升气帽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大口径端的直径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径相等的台形筒体a和设置于所述台形筒体a的小口径端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由若干根角钢组成的角钢层,所述角钢之间设有间隙;粗选后矿浆出口设于所述柱体壁上邻近所述台形筒体a的大口径端处;所述升气帽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再选进矿管路,所述再选进矿管路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所述粗选后矿浆出口与所述再选进矿管路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再选进矿管路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尖嘴喷管A,所述尖嘴喷管A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所述尖嘴喷管A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一的内腔中设有倒锥形漏斗i,所述倒锥形漏斗i的导流管通过管路E与所述尖嘴喷管A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管路E上设有微泡发生器C;所述浮选柱一的底部呈倾斜状;所述浮选柱一的柱体壁的最低处设有尾矿出口;所述精II矿收集槽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二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精I矿进矿管路,所述精I矿进矿管路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二的内腔;所述精I矿进矿管路的入口与所述精I矿搅拌槽相连通;所述精I矿进矿管路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二的柱体壁上设有若干个尖嘴喷管B,所述尖嘴喷管B均开口于所述浮选柱二的内腔;所述尖嘴喷管B的下面的所述浮选柱二的内腔中设有倒锥形漏斗ii,所述倒锥形漏斗ii的导流管通过管路F与所述尖嘴喷管B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管路F上设有微泡发生器D;所述浮选柱二的底部呈倾斜状;所述浮选柱二的柱体壁的最低处设有精II尾矿出口;所述精II尾矿出口与所述精II尾进矿管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峰王维民张革利姜振胜胡高峰安平原航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