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用电动折叠外遮阳防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2423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窗用电动折叠外遮阳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建筑物窗用遮阳部件设计成上下布置的两块矩形遮阳板,其中上方的矩形遮阳板的下边与下方的矩形遮阳板的上边铰接构成一对折叠板,然后将上方的矩形遮阳板的上边铰接在窗顶,下方的矩形遮阳板的下边两端安装在窗两侧竖直的轨道上,当采用电机来牵引下方矩形遮阳板的下边端部沿轨道上下滑动时一对折叠板在折叠和打开两种状态之间转换,从而开启和关闭遮阳板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以往建筑物窗户外侧安装的活动式遮阳装置相比,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由于遮阳部件采用硬质的矩形遮阳板设计具有防盗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窗户的遮阳防盗装置,特别涉及安装于建筑物窗户外侧的遮阳防盗装置。该装置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而且具有防盗功能。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窗户外侧安装遮阳装置来阻挡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以达到遮阳、降温和节能的目的,是所有窗用外遮阳装置实现的功能。现有建筑物窗用外遮阳装置的产品很多,中国专利CN201705176U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外遮阳卷帘窗》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将传统的窗框和遮阳帘框合二为一,采用打开和关闭遮阳卷帘的方式来接收或阻挡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从而达到遮阳目的。这种设计尽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存在以下不足1、 在建筑物窗户外侧安装遮阳卷帘机构实现遮阳,结构设计陈旧,缺乏创意;2、遮阳卷帘通常由柔性材料(比如布帘)制成,防盗性能较差;如果采用金属卷帘则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难以推广应用。为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而且具有防盗功能的窗用电动折叠外遮阳防盗装置,以促进建筑物窗用外遮阳装置产品更新换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而且具有防盗功能的建筑物窗用外遮阳防盗装置,以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克服现有产品结构设计陈旧、缺乏创意以及防盗性能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窗用电动折叠外遮阳防盗装置,包括第一矩形遮阳板和第二矩形遮阳板,在使用状态下第一矩形遮阳板的上边与窗顶部铰接,第一矩形遮阳板的下边与第二矩形遮阳板的上边铰接,以此构成一对折叠板;第二矩形遮阳板的下边两端均设有滚轮或滑块,对应该滚轮或滑块在窗两侧均设有竖直的导轨,滚轮或滑块安置在导轨上使第二矩形遮阳板的下边两端相对窗两侧竖直的导轨滑动配合;在导轨的顶部和底部这两部位中,一部位设有主动轮,另一部位设有从动轮, 其中,主动轮的转轴与一电机传动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连接有闭环的传动带或传动绳,传动带或传动绳上设有牵引点,该牵引点作用于第二矩形遮阳板的下边端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窗用电动折叠外遮阳防盗装置,包括第一矩形遮阳板和第二矩形遮阳板,在使用状态下第一矩形遮阳板的上边与窗顶部铰接,第一矩形遮阳板的下边与第二矩形遮阳板的上边铰接,以此构成一对折叠板;第二矩形遮阳板的下边两端均定位设置有齿轮,对应该齿轮在窗两侧均设有竖直导轨,导轨上设有齿条,齿轮与齿条配合,齿轮的转轴与一电机传动连接。本技术工作原理和效果是将建筑物窗用遮阳部件设计成上下布置的两块矩形遮阳板,其中上方的矩形遮阳板的下边与下方的矩形遮阳板的上边铰接构成一对折叠板,然后将上方的矩形遮阳板的上边铰接在窗顶,下方的矩形遮阳板的下边两端安装在窗两侧竖直的轨道上,当采用电机来牵引下方矩形遮阳板的下边端部沿轨道上下滑动时一对折叠板在折叠和打开两种状态之间转换,从而开启和关闭遮阳板片。本技术与以往建筑物窗户外侧安装的活动式遮阳装置相比,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由于遮阳部件采用硬质的矩形遮阳板设计具有防盗功能。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原理图;附图2为由定滑轮和绳索变形得到的转动轮和传动带或传动绳示意图;附图3为由链轮和链条变形得到的转动轮和传动带或传动绳示意图;附图4为由同步轮和同步带变形得到的转动轮和传动带或传动绳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原理图。以上附图中1.第一矩形遮阳板;2.第二矩形遮阳板;3.滚轮;4.导轨;5.主动轮;6.从动轮;7.电机;8.牵引点;9.传动带或传动绳;10.齿轮;11.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一种窗用电动折叠外遮阳防盗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矩形遮阳板1和第二矩形遮阳板2,在使用状态下第一矩形遮阳板1的上边与窗顶部铰接,第一矩形遮阳板1的下边与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上边铰接,以此构成一对折叠板。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下边两端均设有滚轮3 (也可以设计成滑块),对应该滚轮3在窗两侧均设有竖直的导轨4,滚轮3安置在导轨4上使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下边两端相对窗两侧竖直的导轨4滑动配合。在窗两侧导轨4的顶部分别设有主动轮5,在窗两侧导轨4的底部分别设有从动轮6 (也可以在导轨4顶部设置从动轮6,而导轨 4底部设置主动轮5),有一电机7设在窗顶部中央部位,该电机7采用管状电机(见图1), 电机的两端同时输出转动,电机7与主动轮5的转轴传动连接(也可以采用普通的单端输出电机来驱动,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主动轮5与从动轮6之间连接有闭环的传动带或传动绳9,传动带或传动绳9上设有牵引点8,该牵引点8连接并作用于第二矩形遮阳板 2的下边端部。由于采用电机传动对主动轮5、从动轮6以及传动带或传动绳9有防滑传动要求, 因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来实现(1)主动轮5和从动轮6均采用链轮,传动带或传动绳9采用链条,链条与链轮啮合形成防滑传动配合。(2)主动轮5和从动轮6均采用同步轮,传动带或传动绳9采用同步带,同步带与同步轮啮合形成防滑传动配合。(3)主动轮5和从动轮6均采用定滑轮,传动带或传动绳9采用绳索,绳索在定滑轮上至少缠绕一圈以上形成防滑传动配合。(4)由上述三种之一变形得出的转动轮和传动带或传动绳。比如图2所示结构是由定滑轮与绳索变形得到的转动轮和传动带或传动绳结构,虽然绳索绕过定滑轮不到一圈,但由于V形槽的摩擦作用使绳索与定滑轮形成防滑传动配合;图3所示结构是由链轮与链条变形得到的转动轮和传动带或传动绳结构;图4是由同步轮与同步带变形得到的转动轮和传动带或传动绳结构。当电机7正向转动时开启遮阳板来透光,当电机7反向转动时关闭遮阳板来遮阳。 为了在开启或关闭状态下实现定位,电机7在停止转动时都应具有锁定功能,即电机7在停转时自动进入刹车状态。在开启遮阳板透光的状态下,电机的刹车力用来平衡一对折叠板下落的重力,使一对折叠板停留在开启状态;在关闭遮阳板遮阳在状态下,电机的刹车力用来维持关闭状态,实现防盗功能。实施例2 —种窗用电动折叠外遮阳防盗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矩形遮阳板1和第二矩形遮阳板2,在使用状态下第一矩形遮阳板1的上边与窗顶部铰接,第一矩形遮阳板1的下边与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上边铰接,以此构成一对折叠板。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下边两端均定位设置有齿轮10,对应该齿轮10在窗两侧均设有竖直导轨4,导轨4上设有齿条11,齿轮10与齿条11配合,齿轮 10的转轴与一电机7传动连接。当电机7正向转动时开启遮阳板来透光,当电机7反向转动时关闭遮阳板来遮阳。 为了在开启或关闭状态下实现定位,电机7在停止转动时都应具有锁定功能,即电机7在停转时自动进入刹车状态。在开启遮阳板透光的状态下,电机的刹车力用来平衡一对折叠板下落的重力,使一对折叠板停留在开启状态;在关闭遮阳板遮阳在状态下,电机的刹车力用来维持关闭状态,实现防盗功能。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用电动折叠外遮阳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矩形遮阳板(1)和第二矩形遮阳板(2),在使用状态下第一矩形遮阳板(1)的上边与窗顶部铰接,第一矩形遮阳板(1)的下边与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上边铰接,以此构成一对折叠板;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下边两端均设有滚轮(3)或滑块,对应该滚轮(3)或滑块在窗两侧均设有竖直的导轨(4),滚轮(3)或滑块安置在导轨(4)上使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下边两端相对窗两侧竖直的导轨(4)滑动配合;在导轨(4)的顶部和底部这两部位中,一部位设有主动轮(5),另一部位设有从动轮(6),其中,主动轮(5)的转轴与一电机(7)传动连接,主动轮(5)与从动轮(6)之间连接有闭环的传动带或传动绳(9),传动带或传动绳(9)上设有牵引点(8),该牵引点(8)作用于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下边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用电动折叠外遮阳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矩形遮阳板(1)和第二矩形遮阳板(2),在使用状态下第一矩形遮阳板(1)的上边与窗顶部铰接,第一矩形遮阳板(1)的下边与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上边铰接,以此构成一对折叠板;第二矩形遮阳板 (2)的下边两端均设有滚轮(3)或滑块,对应该滚轮(3)或滑块在窗两侧均设有竖直的导轨(4),滚轮(3)或滑块安置在导轨(4)上使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下边两端相对窗两侧竖直的导轨(4)滑动配合;在导轨(4)的顶部和底部这两部位中,一部位设有主动轮(5),另一部位设有从动轮(6),其中,主动轮(5)的转轴与一电机(7)传动连接,主动轮(5)与从动轮 (6)之间连接有闭环的传动带或传动绳(9),传动带或传动绳(9)上设有牵引点(8),该牵引点(8)作用于第二矩形遮阳板(2)的下边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用电动折叠外遮阳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5) 和从动轮(6)均采用链轮,传动带或传动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维林
申请(专利权)人:特威盾门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