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储液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286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肠内营养储液袋,包括盛装营养液的袋体,连接在袋体一端形成的袋口处的袋口塞,和袋体另一端形成的带孔顶边;袋口塞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在袋口内的袋体连接部和将袋口密封的密封部,袋口塞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胃肠造口管上端的引流端口连接的连接口管,连接口管的开口处由密封箔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肠内营养储液袋,在袋口处的袋口塞下端设置有可与胃肠造口管上端的引流端口连接的连接口管结构,可直接与胃肠造口管连接,从而简化了操作过程,并有效防止了细菌污染营养液,保障了为患者输入的营养液的安全。同时,不需要再为胃肠早口管配备专门的输液瓶或输液装置,节省了资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直接与胃肠造口管连接的肠内营养储液袋
技术介绍
近年来,肠内营养的应用与研究日趋加快,喂养途径不断改进。由于传统使用的鼻饲养管需将胃管和肠管通过鼻孔插入患者消化道内,插入时病人要忍受痛苦,而且容易引起病人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许多需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人儿可经胃造口管或经皮穿刺胃造口管、空肠造口或经皮穿刺空肠造口管等途径实施肠内营养。这种胃肠造口管的下端为形成有侧孔的插入端,上端为与储液装置连接的引流端口,营养液将胃肠造口管从储液装置内输入人体内,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和能量。但现在储存营养液的储液袋往往只能储存营养液,其袋口处设置的袋口塞只能在储存过程中起密封的作用,无法与胃肠造口管上端的引流端口连接。输液时,需将储液袋中的营养液导入到能与引流端口连接的输液瓶或输液袋中,这一过程不仅使操作复杂化,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带入细菌,使营养液受到污染,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在袋口处设置有连接口管,可直接与胃肠造口管连接的肠内营养储液袋。本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肠内营养储液袋,包括盛装营养液的袋体,连接在袋体一端形成的袋口处的袋口塞,和袋体另一端形成的带孔顶边;袋口塞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在袋口内的袋体连接部和将袋口密封的密封部,袋口塞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胃肠造口管上端的引流端口连接的连接口管,连接口管的开口处由密封箔密封。所述的连接口管由中间形成空隙的连接口管内壁和连接口管外壁构成,连接口管外壁内侧设置有一层橡胶密封体。所述的连接口管由中间形成空隙的连接口管内壁和连接口管外壁构成,连接口管内壁外侧设置有一层橡胶密封体。所述的袋口塞两端开口,连接口管与袋体连接部内部连通。所述的袋体连接部周壁外侧设置有环形的螺纹。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肠内营养储液袋,在袋口处的袋口塞下端设置有可与胃肠造口管上端的引流端口连接的连接口管结构。在为术后需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将胃肠早口管输入营养物质时,可直接与胃肠造口管连接,而无需将储液袋中的营养液再导入其它输液瓶或输液袋中,从而简化了操作过程,并有效防止了细菌污染营养液,保障了为患者输入的营养液的安全。同时,不需要再为胃肠早口管配备专门的输液瓶或输液装置,节省了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肠内营养储液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袋口塞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肠内营养储液袋的结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1:袋体2 带孔顶边3 袋口4 袋口塞5 袋体连接部6 密封部7:连接口管外壁8 橡胶密封体9 密封箔10 连接口管内壁11 螺纹12 塑料层13 铝箔14 观察窗15:指示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肠内营养储液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肠内营养储液袋,包括盛装营养液的袋体1,连接在袋体1 一端形成的袋口 3处的袋口塞4,和袋体1另一端形成的带孔顶边2。图2是本技术的袋口塞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袋口塞4的一端设置有袋体连接部5,袋体连接部5连接在袋口 3内,与袋体连接部连接的密封部6连接在袋口 3外部, 用热压的方式将袋口3密封。袋口塞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胃肠造口管上端的引流端口连接的连接口管,连接口管由中间形成空隙的连接口管内壁10和连接口管外壁7构成。连接口管外壁7内侧固定设置有一层橡胶密封体8,橡胶密封体8也可以固定在连接口管内壁10 外侧。袋口塞4两端开口,连接口管与袋体连接部5内部连通,使液体能够顺畅通过,连接口管的开口处由密封箔9密封,密封方式仍为热压密封。密封箔9为圆形,其直径稍大于连接口管的外径。袋体连接部5周壁外侧设置有环形的螺纹11,螺纹11与袋体1压合在一起,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肠内营养储液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肠内营养储液袋,袋体包括内外两层,内层为塑料层12,外层为铝箔 13,铝箔13紧密贴合在塑料层12外。袋体前后两侧的铝箔13与塑料层12的形状和面积完全相同,重合在一起。袋体一侧的铝箔13与塑料层12固定粘合成为一体,另一侧的铝箔 13与塑料层12可分离地贴合在一起。与铝箔13可分离地贴合在一起的塑料层12上形成有透明的观察窗14。观察窗14从袋体近顶端处延伸至袋体近底端处,且在观察窗14表面标有指示刻度线15。在储存和输液的过程中,铝箔13与塑料层12贴合在一起,对袋体内的营养液起到避光作用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避氧保氮,防止营养液内的营养物质受到光或氧的作用而失去营养价值,也防止水分流失。输液过程中如需知道袋内液体剩余量,可用手从顶端将铝箔13掀开,使铝箔13从上端开始逐渐与塑料层12分离,露出塑料层12上的观察窗14,透过观察窗14和指示刻度线15,可以方便地观察输液袋内营养液的剩余量。然后再将铝箔13 恢复原状,使铝箔13与塑料层12重新贴合在一起。第二实施例的肠内营养储液袋的袋口塞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本技术的肠内营养储液袋,在储存时,袋口塞4的开口处由密封箔9密封,防止内部的营养液流出。使用前,揭下密封箔9,将胃肠造口管上端的引流端口插入连接口管内壁10与连接口管外壁7中间形成的空隙内。由于此空隙内设置有橡胶密封体8,橡胶密封体8与连接口管内壁或连接口管外壁之间的空隙略小于引流端口的壁厚,但橡胶密封体 8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韧性,可以将引流端口挤压固定在连接口管内壁与连接口管外壁之间,完成连接。输液过程中,橡胶密封体8能够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营养液从连接口管与引流端口连接处流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肠内营养储液袋可直接与胃肠造口管连接,使用时无需再将储液袋中的营养液再导入其它输液瓶或输液袋中,从而简化了操作过程,并有效防止了细菌污染营养液,保障了为患者输入的营养液的安全。同时,不需要再为胃肠早口管配备专门的输液瓶或输液装置,节省了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肠内营养储液袋,包括盛装营养液的袋体(1),连接在袋体一端形成的袋口(3)处的袋口塞(4),和袋体另一端形成的带孔顶边(2);其特征在于:袋口塞(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在袋口(3)内的袋体连接部(5)和将袋口(3)密封的密封部(6),袋口塞(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胃肠造口管上端的引流端口连接的连接口管,连接口管的开口处由密封箔(9)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内营养储液袋,包括盛装营养液的袋体(1),连接在袋体一端形成的袋口(3) 处的袋口塞(4),和袋体另一端形成的带孔顶边(2);其特征在于袋口塞(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在袋口(3)内的袋体连接部(5)和将袋口(3)密封的密封部(6),袋口塞(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胃肠造口管上端的引流端口连接的连接口管,连接口管的开口处由密封箔(9)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内营养储液袋,其特征在于连接口管由中间形成空隙的连接口管内壁(10 )和连接口管外壁(7 )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岩倪蕊婷朱军梁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