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209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子设备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包括壳体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屏幕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屏幕构件之间设置有防护构件,所述前壳与防护构件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密封构件,所述防护构件与屏幕构件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缓冲构件,所述前壳与后壳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构件、防护构件、第一弹性缓冲构件和屏幕构件压紧于前壳与后壳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其工艺简单,便于装配及拆卸,生产成本低,维护成本低,而且所需空间小,符合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发展方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电子设备,如加固笔记本电脑等,使用于各种恶劣环境,需要设置玻璃板对屏幕进行保护。比如可加装屏蔽玻璃来加强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性能;或加装镀膜玻璃加强液晶屏的阳光可视能力等等。现有技术中,玻璃板通常通过胶带粘接于电子设备的前壳上,然后再通过在玻璃板的四周点硅胶进行密封。但是这样的设计在粘接胶带后需再进行点胶工艺,工艺复杂,导致工时及人力成本增加,生产成本高,而且玻璃板与前壳粘接在一起,无法轻易将其分开,如果其中一零件损坏,需同时更换玻璃板和前壳,不能保留没有损坏的零件,产品维护成本高。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在玻璃板的四周通过设置五金支架的结构将玻璃板锁紧于前壳上,这样的设计虽然便于拆分玻璃板与前壳,降低了产品的维护成本,但是五金支架需占用屏幕四周空间和厚度空间,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手持电子设备这类尺寸空间较小的电子设备,不符合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其工艺简单,便于装配及拆卸,生产成本低,维护成本低,而且所需空间小,符合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发展方向。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包括壳体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屏幕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屏幕构件之间设置有防护构件,所述前壳与防护构件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密封构件,所述防护构件与屏幕构件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缓冲构件,所述前壳与后壳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构件、防护构件、第一弹性缓冲构件和屏幕构件压紧于前壳与后壳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构件的压缩量大于所述第一弹性缓冲构件的压缩量。进一步地,所述屏幕构件的侧面与壳体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缓冲构件。具体地,所述第二弹性缓冲构件设置有多数块,分别布置于所述屏幕构件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屏幕构件与后壳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缓冲构件。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与后壳之间夹设有第二弹性密封构件。具体地,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锁紧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构件为玻璃件或塑料件。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构件由多条弹性密封条首尾相连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弹性缓冲构件由多条弹性缓冲条首尾相连拼接而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构件的材质为泡棉,所述第二弹性密封构件的材质为硅胶,所述第一弹性缓冲构件、第二弹性缓冲构件、第三弹性缓冲构件的材质为泡棉或者硅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其通过设置第一弹性密封构件、第一弹性缓冲构件、第二弹性密封构件、第二弹性缓冲构件和第三弹性缓冲构件, 在压缩量的选择上,第一弹性密封构件的压缩量大于第一弹性缓冲构件的压缩量,使得密封构件和缓冲构件各自发挥其优势,在极小空间中达到密封和抗震的效果,可使产品应用于各种恶劣的环境下。通过将第一弹性密封构件通过防护构件和前壳压紧,使得防护构件与前壳之间拆装方便,与传统技术中粘接的方式相比,具有工艺简单、便于装配、所需工时短、生产成本低、易于维护等优点,且无需额外设置占用产品空间大的支架,节约了四周的空间,利于实现产品轻薄化的设计要求,产品结构适应性佳,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加固笔记本等便携式手持电子设备上,使产品达到IP65等级的防水要求,产品可靠性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的另一分解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可用于加固笔记体电脑、导航仪等电子设备上。上述屏幕防护结构包括壳体组件100、设置于壳体组件100内的屏幕构件200,壳体组件100包括前壳110和后壳120,前壳110与屏幕构件200之间设置有防护构件300。前壳110上开设有视窗通孔111,屏幕构件200设置于前壳110内侧且对应设置于视窗通孔111处。防护构件300用于保护屏幕构件200,屏幕构件 200可为液晶屏幕等,防护构件300—般为透明件,以便用户观看屏幕构件200显示的内容。 前壳110与防护构件300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密封构件410,第一弹性密封构件410呈封闭环状,其位于前壳110的内侧与防护构件300的外侧之间并环绕设置于视窗通孔111周围; 如图1和图2所示,防护构件300与屏幕构件200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缓冲构件510。第一弹性缓冲构件510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避免屏幕构件200与防护构件300之间刚性接触而导致屏幕构件200损坏,产品可靠性佳,可使产品应用于震动等恶劣环境下。前壳110 与后壳120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并将第一弹性密封构件410、防护构件300、第一弹性缓冲构件510和屏幕构件200压紧于前壳110与后壳120之间,结构小巧且合理可靠。具体应用中,前壳110与后壳120可通过卡扣连接或螺钉锁紧等合适方式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当前壳110与后壳120安装完成后,前壳110与后壳120可以将第一弹性密封构件410压紧于前壳110和防护构件300之间,从而防止外部的液体等从前壳110与防护构件300之间渗入壳体组件100内,密封性能可靠,无需在防护构件300四周点胶,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拆分前壳110与防护构件300。具体操作中,只需将前壳110与后壳120拆分开,便可很方便地将防护构件300和前壳110相分离,如果其中一零件损坏,无需整体更换防护构件300和前壳110,可保留没有损坏的零件,产品维护成本低。而且无需设置占用空间大的五金支架,符合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屏幕构件200的侧面与壳体组件10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缓冲构件520。第二弹性缓冲构件520起到一个缓冲保护的作用,可防止屏幕构件 200因电子设备受到外界的震动和冲击时损坏,可将产品应用于震动等恶劣环境下。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缓冲构件520设置有多数块,分别布置于屏幕构件200的四个侧面,使屏幕构件200可承受各个方向的冲击。另外地,也可以将第二弹性缓冲构件设置为整体的框套式并套设于屏幕构件200周围,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屏幕构件200与后壳120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缓冲构件530,第三弹性缓冲构件530起到一个缓冲保护的作用,可防止屏幕构件200因电子设备受到外界的震动和冲击时损坏,可将产品应用于震动等恶劣环境下。第三弹性缓冲构件 530设置有多数块且贴设于后壳120内,缓冲抗震效果好。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前壳110与后壳120之间夹设有第二弹性密封构件420,第二弹性密封构件420呈封闭环状,设置于前壳110的边缘与后壳120的边缘之间并由前壳 110与后壳120压紧,以防止液体从前壳110与后壳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包括壳体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屏幕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屏幕构件之间设置有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与防护构件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密封构件,所述防护构件与屏幕构件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缓冲构件,所述前壳与后壳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构件、防护构件、第一弹性缓冲构件和屏幕构件压紧于前壳与后壳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包括壳体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屏幕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屏幕构件之间设置有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与防护构件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密封构件,所述防护构件与屏幕构件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缓冲构件,所述前壳与后壳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构件、防护构件、 第一弹性缓冲构件和屏幕构件压紧于前壳与后壳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构件的压缩量大于所述第一弹性缓冲构件的压缩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构件的侧面与壳体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缓冲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缓冲构件设置有多数块,分别布置于所述屏幕构件的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列徐凯毛千飞
申请(专利权)人: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