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东青专利>正文

一种玩具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210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玩具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其齿轮传动组、转向控制机构及驱动左、右车轮的左、右驱动齿轮,其中左、右驱动齿轮分别为由具有不同传动比的至少二个同轴紧配合的齿轮组成的齿轮组,且齿轮传动组与各驱动齿轮之间设有由至少二个同轴转动的双联齿轮组成的可在转向控制机构作用下沿轴向直线滑动的二段变速齿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集中于一体结构,充分利用可滑轴线方向滑动的二段变速齿轮机构与两驱动齿轮相结合实现两种不同传动比的齿轮啮合来改变左、右两车轮的转动速度而可靠地实现两车轮的差速转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是一种玩具车或玩具机器人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遥控玩具的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都是分开的,其主要是利用驱动机构对后轮进行驱动以牵引玩具行走,利用前轮转向机构进行转向及回中以控制玩具的行走方向,而这种转向机构主要是在前轮车轴上安装转向连杆,利用电磁铁或转向电机带动转向连杆左右移动,从而传动左右前轮以车轴为中心向左或右摆动,实现玩具曲线行驶的目的。但这种结构的转向装置存在转向连杆在传动过程中回中不准确的问题,必须增加微调机构,即使如此仍然会造成玩具直线行驶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驱动和转向集中于一体的可单独控制前轮或单独控制后轮驱动车体行走和转向的、行驶稳定、转向可靠、回中准确的玩具用驱动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玩具用驱动装置,其特点是包括驱动电机及其齿轮传动组、转向控制机构及驱动左、右车轮的左、右驱动齿轮,其中左、右驱动齿轮分别为由具有不同传动比的至少二个同轴紧配合的齿轮组成的齿轮组,且齿轮传动组与各驱动齿轮之间设有由至少二个同轴转动的双联齿轮组成的可在转向控制机构作用下沿轴向直线滑动的二段变速齿轮机构。其中上述二段变速齿轮机构包括可轴向滑动并可自由转动地装置在玩具座体的左、右夹板轴孔内的传动轴、固定在传动轴中部的与齿轮传动组的未级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两端部的可分别与左、右驱动齿轮的两齿轮分别啮合的两双联齿轮。上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可绕轴转动地装置在玩具底座上的转向拔杆、固定在转向拔杆中心孔内的磁铁、安装在转向拔杆两侧的受控于玩具遥控电路的两线圈,其中转向拔杆的活动端位于上述二段变速齿轮机构中间并可带动该二段变速齿轮机构沿轴向直线滑动。本技术由于采用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集中于一体以单独控制前轮或后轮同时实现驱动和转向的结构,利用可沿轴线方向滑动的二段变速齿轮机构与分别由至少二个具有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成的两驱动齿轮相结合实现两种不同传动比的齿轮啮合来改变左、右两车轮的转动速度而可靠地实现两车轮的差速转动,从而既通过其与驱动电机及其齿轮传动组的结合驱动车体行走,又通过其驱动齿轮的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的啮合实现车体的转向,并且由于各对应齿轮相互之间的啮合范围大,在转向控制机构回中略有偏差也不会造成两车轮的速度差,从而充分保证玩具具有良好的直线行驶性能,且本技术结构巧妙紧凑、制作容易、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遥控玩具中。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驱动电机4及其齿轮传动组、转向控制机构及驱动左、右车轮15、16的左、右驱动齿轮11、12,其中左、右驱动齿轮11、12分别为由具有不同传动比的至少二个同轴紧配合的齿轮组成的齿轮组,且齿轮传动组与各驱动齿轮之间设有由至少二个同轴转动的双联齿轮9、10组成的可在转向控制机构作用下沿轴向直线滑动的二段变速齿轮机构。上述二段变速齿轮机构包括可轴向滑动并可自由转动地装置在玩具座体1的左、右夹板轴孔内的传动轴19、固定在传动轴19中部的与齿轮传动组的未级齿轮7啮合的传动齿轮8、固定在传动轴19两端部的可分别与左、右驱动齿轮11、12的两齿轮分别啮合的两双联齿轮9、10。上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可绕轴22转动地装置在玩具底座1上的转向拔杆21、固定在转向拔杆21中心孔内的磁铁25、安装在转向拔杆21两侧的受控于玩具遥控电路的两线圈23、24及套置在转向拔杆21两侧面的控制转向拔杆21回中的复位扭簧26,其中转向拔杆的活动端位于上述二段变速齿轮机构中间并可带动该二段变速齿轮机构沿轴向直线滑动。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其驱动装置传动可靠,上述齿轮传动组包括与驱动电机4连接齿轮5及双联齿轮6和双联齿轮7,其中双联齿轮7和左、右两驱动齿轮11、12同轴松配合装置在轴20上,且左、右两驱动齿轮11、12分别由同轴紧配合的齿轮11A、齿轮11B及齿轮12A、齿轮12B组成,且左、右两车轮15、16分别与两驱动齿轮11、12连接。本技术的基本工作过程及原理是电机4为动力源,通过齿轮5、6、7将运动传递给齿轮8。齿轮8带动齿轮9、10转动。拨杆21的一端在齿轮8与齿轮10间。在线圈不通电的时候,拨杆21在复位扭簧26的作用下处于中间位置,此时双联齿轮9和10的大齿分别与齿轮11A、12A啮合,齿轮11A、12A分别带动左、右轮转动。此时左右轮同速转动,车就可直线前进后退。当线圈24通电时产生磁力,在磁力的作用下,拨杆21绕轴22转动,并拨动二段变速齿轮机构向右滑动。此时,齿轮8与齿轮7继续保持啮合,双联齿轮9还与齿轮11A保持啮合,即左轮的转速与前进(或后退时)等速。而双联齿轮10的大齿轮与齿轮12A脱开,而双联齿轮10的小齿轮与齿轮12B啮合,传动比变大,齿轮12B与齿轮12A为紧固联结,齿轮12B带动齿轮12A转动,齿轮12A带动右后轮以比前进(或后退)速度小的速度转动。此时左轮的速度高于右轮的速度,此时玩具就会向右转向。反之向左转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玩具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4)及其齿轮传动组、转向控制机构及驱动左、右车轮(15、16)的左、右驱动齿轮(11、12),其中左、右驱动齿轮(11、12)分别为由具有不同传动比的至少二个同轴紧配合的齿轮组成的齿轮组,且齿轮传动组与各驱动齿轮(11、12)之间设有由至少二个同轴转动的双联齿轮(9、10)组成的可在转向控制机构作用下沿轴向直线滑动的二段变速齿轮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具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4)及其齿轮传动组、转向控制机构及驱动左、右车轮(15、16)的左、右驱动齿轮(11、12),其中左、右驱动齿轮(11、12)分别为由具有不同传动比的至少二个同轴紧配合的齿轮组成的齿轮组,且齿轮传动组与各驱动齿轮(11、12)之间设有由至少二个同轴转动的双联齿轮(9、10)组成的可在转向控制机构作用下沿轴向直线滑动的二段变速齿轮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段变速齿轮机构包括可轴向滑动并可自由转动地装置在玩具座体的左、右夹板轴孔内的传动轴(19)、固定在传动轴(19)中部的与齿轮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蔡东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